第160章 前哨休整、分歧初显与远方的信号(1/2)
离开回声深渊的过程比下行时更加艰难。晁夜(本体)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大部分时间需要依靠艾拉的搀扶和化身在险峻处的拉拽。化身那新获得的“低级环境秩序协调”能力在此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它能在小范围内轻微平复混乱的能量乱流,稳定脚下松动的岩石,甚至驱散一些具有攻击性的深渊微生物,为他们开辟出一条相对安全些的撤离路径。
当他们终于攀上深渊边缘,重新感受到(相对)正常的、带着菌林腥甜和尘埃味道的空气时,仿佛过去了整整一个世纪。三人都疲惫不堪,尤其是晁夜,几乎到了极限。
他们没有返回荧光菌林,那里距离遗物会的活动区域太近。根据艾拉的建议,他们找到了一个位于深渊边缘另一侧、隐藏在巨大岩缝中的废弃前哨站。这里似乎是某个早已消亡的小型探索队建立的,设施简陋,但结构还算完整,能提供基本的遮蔽。
在前哨站破烂的营房里,晁夜终于得到了喘息之机。他几乎是一头栽倒在积满灰尘的简易床铺上,立刻陷入了半昏迷式的深度睡眠。即使在睡梦中,他也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条连接着深渊之底星炬核心的“纽带”,那缓慢而稳定的能量脉动如同摇篮曲,抚慰着他受损的精神,同时也带来一种奇异的“负重感”,仿佛他将那簇火焰的重量,也一并背负在了自己灵魂之上。
艾拉仔细地清理了前哨站,找到了一些过期但密封完好的军用口粮和净水片。她默默地负责起警戒和后勤,看着沉睡的晁夜和角落里静立不动、仿佛进入低功耗待机模式的化身,眼神复杂。
化身体表的暗绯色光泽在昏暗的营房内几乎看不见,但它面部那稳定旋转的暗金色几何符号,却如同黑暗中一颗冷静的眼睛,散发着微弱而神秘的光芒。它并非完全休眠,而是在持续不断地处理、整合着从星炬核心和“往昔回响”中获取的海量数据,并监控着晁夜的生命体征及周围环境。
十几个小时后,晁夜才从深沉的睡眠中醒来。身体的疲惫缓解了大半,但精神上的损耗和那种与星炬连接的奇异感觉依旧清晰。他尝试活动了一下手脚,力量恢复了一些,但距离巅峰状态还差得远。他看向自己的手掌,隐约感觉皮肤下似乎有极其微弱的、与星炬同源的乳白色光丝一闪而逝。
(晁夜内心os:这连接…比想象的更深…)
“你醒了?”艾拉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递过来一块用净水泡开的压缩口粮和一杯水,“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谢谢。”晁夜接过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饥饿感如同火烧。他一边吃,一边看向静立的化身,“它一直这样?”
“嗯,没动过,像块真正的石头。”艾拉点点头,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晁夜,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晁夜咀嚼的动作慢了下来。他知道艾拉在问什么。星炬暂时稳定了,但他们自身的危机并未解除,未来的道路也需要选择。
他咽下食物,看向化身:“调出星图,以及关于‘种子计划’和‘生命摇篮’的所有已知信息。”
化身面部的符号光芒微闪,那幅微缩星图再次投射在空气中,三个光点清晰可见。同时,关于“种子计划”那段残缺的信息也再次呈现。
“根据现有信息分析,”化身冰冷的意念响起,“前往‘节点三’(高辐射变异区)效率最高,但风险可控性低。探索‘种子计划’相关线索,潜在回报可能更高,但信息严重不足,不确定性极大。”
它将利弊摆在了台面上。
艾拉看着星图,眉头紧锁:“高辐射变异区…我知道一些关于那里的传闻。据说那里是旧时代一个大型能源中心的遗址,大寂灭时发生了最严重的泄漏和爆炸,环境极端恶劣,滋生了无数可怕的变异体,甚至有人说那里存在着拥有智慧的辐射生物群落。去那里…太冒险了。”
她更倾向于相对保守的选择,或者说,她更担心晁夜尚未恢复的状态无法应对那种极端环境。
晁夜沉默着。他理解艾拉的担忧。于理性而言,选择一个相对稳妥的节点进行初步探索,积累资源和情报,似乎是更明智的选择。但内心深处,那个关于“种子计划”和“生命摇篮”的线索,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彼岸”是走向毁灭的歧路,“守夜”是艰难悲壮的坚守,那么这个“种子计划”,是否代表着另一种可能?一条真正能打破僵局的道路?
(晁夜内心os:岳渊给了我玉佩,指引我找到星炬…但这‘基石编码’揭示的‘种子计划’,是否也是他布局的一部分?还是…意料之外的变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