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墨踪潜鳞(1/2)
一、海底洞天
马飞飞在岩洞深处究竟待了多久,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自悟出那套“润笔”心法后,他便让内力在体内缓缓流转——恰似春日融雪渗进冻土,温和又绵密,一点点滋养着受损的经脉。膝头摊着剑谱,先前看得云里雾里的图文,此刻在心头清明如镜。他这才恍然,“剑影迷踪”的精髓从不在单靠幻影惑敌,而是要“化实为虚,纳虚为实”:与天地间的气流、周遭的景致共振,方能隐身、卸力,甚至借力打力,臻至神妙之境。
伤势好转比预想中快得多。有时他以指代剑,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划,指尖轨迹幽微,竟能引动些许气流,在岩壁上留下水墨画般的淡痕,转瞬又消散无踪。
渴了便接岩壁渗下的淡水,饿了就捉洞里的盲虾蟹生吃。最让他提心吊胆的,是洞外偶尔掠过的日军巡逻艇引擎声。每逢这时,他便立刻敛去全身气息,将自己藏进岩石阴影里,活像一块无生命的礁石。
几日后,他自觉恢复了七成气力,对剑谱新境的领悟也愈深。他知道,该离开了。
这夜月色昏沉,星子稀疏,海风带着几分急劲。马飞飞悄然从岩洞滑出,身形如墨色游鱼,无声没入冰冷的海水。
二、渔火谍影
凭仗过人水性与对洋流的敏锐感知,马飞飞避开主航道,朝大陆游去。天快亮时,前方出现一艘中型渔船——船头挂着面破旧的膏药旗,船身吃水却深,绝非普通捕鱼船。
他心起疑窦,悄悄靠近。依剑谱“匿息凝影”之法敛去存在感,贴在船边,耳畔却捕捉着船上动静。
舱内传来压低的日语对话:
“吉田少佐令,重点排查西岸林家坳渔港,据报有可疑人曾在此购粮药……”
“江北指挥部近来异动频繁,或许与失踪剑谱有关……”
“宫冷月提供的线索,那铁掌汉子或走此线……”
马飞飞心头一紧:追捕竟未松懈,敌人已大致锁定他逃亡方向,甚至可能摸到了联络点区域。他必须更快。
待渔船驶远,他加速向前。又过半日,终见海岸线轮廓。靠近一处偏僻小湾时,却见湾内气氛紧张——数艘快艇堵在出口,日军正盘查归港渔船。
他潜至湾边峭壁,如壁虎般攀援而上,躲进树丛。观察片刻,见盘查极严:对照渔民面容与良民证,稍有可疑便扣人。
正思忖对策,一艘刚过检的小船朝简陋码头驶来。船老大是个寡言汉子,收网时一个小动作引了他注意——那汉子似不经意地用枚贝壳在船舷敲了三下,码头上补网的老渔民抬眼瞥了瞥,微微点头。
是暗号!这两人怕不是自己人,或是与抗日力量有联络。
三、暗流接引
夜幕降临时,盘查日军撤了大半,只留几个岗哨。马飞飞如鬼魅般靠近小船,轻敲船舷:三短一长。
舱内立刻有了动静,船老大警惕探出头,手中紧攥鱼叉。马飞飞低声道:“惊鸿掠影,墨润山河。”
这是他与江北指挥部约定的紧急暗语。
船老大眼神骤变,迅速扫过四周,压着声音:“山河破碎,笔扫烽烟!快进来!”
船舱狭小,只点一盏昏黄油灯。马飞飞说明身份与遭遇(未提剑谱细节):“我得尽快寻到同伴或联络组织,敌人已察觉撤离路线了。”
船老大连眉都沉了:“近来鬼子查得紧,各关口都有眼线。林家坳联络站前天遭了破坏,损失不小。老陈(指码头老渔民)刚传信,鬼子似在重点找个使铁掌的壮汉,说他带了要紧东西。”
马飞飞心一沉:冚家铲危险了!
“可有办法送我出去?”
船老大沉吟片刻:“明早有船海货要送县城‘蓬莱居’酒楼,那是咱们秘密接头点,掌柜可靠。你混在送货队里进城,县城情报站或许知那铁掌好汉消息,也能帮你联系上级。”
马飞飞点头:“多谢同志!”
“叫我老海便是。”船老大递过干粮与水,“歇会儿,天亮出发。”
四、蓬莱疑云
次日清晨,马飞飞换上渔民旧衣,脸上抹了些煤灰,混在两个伙计中,低头扛着鱼筐。卡车摇摇晃晃往县城去。
到了盘查站,日军逐一检查良民证,眼神锐利。老海赔着笑上前,偷偷塞了几包烟。日军曹长瞥了眼腥臭的鱼筐与几个“木讷”的渔民,挥挥手放行了。
“蓬莱居”酒楼生意红火。后院里,老海与胖掌柜快速交接货物。听闻马飞飞身份,胖掌柜脸色骤紧,忙将他引进密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