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邱姐的故事(1/2)
魏光荣这个神秘女人,今次,她又因要事,急着离开了马飞飞,回老家了。
上海滩,这座繁华与黑暗交织的城市,见证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挣扎。在这里,有这样一位女子,她的名字叫邱姐,人称“十三太保”里唯一的“女太保”。早年跟着老头子打天下,在上海滩黑白两道都能说上话。她有着涂着大红唇、烫着波浪卷的外表,开着锃亮的小轿车,行事作风大胆泼辣,让人又爱又恨。
一、初遇马飞飞
马飞飞,上海滩地下党成员,军统高级特工,山城八卦门主,青铜罗盘碎片持有者。他表面在上海滩经营着一家绸缎庄。他面容清秀,眼神坚定,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邱姐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那天,她开着车在街头闲逛,看到马飞飞在绸缎庄门口忙碌着,阳光洒在他身上,显得格外耀眼。邱姐心中一动,决定去了解一下这个年轻人。
从那以后,邱姐三天两头往马飞飞的绸缎庄跑。她总是找各种借口接近他,一会儿说要买绸缎,一会儿说要请教生意经。马飞飞虽然对她热情,但始终保持着距离,这让邱姐更加好奇。
“马弟弟,”邱姐掐灭手里的香烟,猩红的指甲敲了敲车窗,“姐姐请你去百乐门喝杯咖啡,赏个脸?”她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挑逗,仿佛在挑战马飞飞的底线。
“邱姐,我忙着呢。”马飞飞微微一笑,试图躲避她的纠缠。他心里清楚,邱姐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她的接近背后一定有别的目的。
邱姐却毫不在意,下了车,踩着高跟鞋走到他面前,香水味呛得人慌:“忙着想那个安徽女人?马弟弟,不是姐姐说你,那种乡下女人,能懂什么叫‘风月’?”她伸手想碰马飞飞的脸,却被他侧身躲开。
“邱姐,我心里有人了。”马飞飞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
邱姐咯咯笑起来,涂着蔻丹的手指点了点他:“有人?在这上海滩,什么人不能换?”她凑近一步,声音压低,带着一丝威胁,“听说你绸缎庄的洋布批文有点麻烦?姐姐我跟工部局的人还算熟……”
马飞飞明白了,这不是简单的示好,而是一场交易。他看着邱姐精心描画的眉眼,那里面没有真情,只有生意场上的算计和几分不甘寂寞的空虚。“邱姐的好意心领了,”他挺直腰板,“我的事,自己能解决。”
邱姐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叹了口气,往后退了一步:“行,算你有种。不过马弟弟,”她转身上车,临关门前丢下一句,“这上海滩的水,深着呢。别为了一棵树,淹死在江里。”
车开走了,留下一地的烟蒂和若有似无的香水味。马飞飞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握紧了拳头——他等的人,一定会回来的。
二、魏光荣的回归
魏光荣,马飞飞深爱的女人,曾经是安徽的一个农村妇女。她为了摆脱与梁武的婚姻束缚,回到安徽老家祠堂里说清楚了,并按乡规立了字据,还去县里补了离婚手续。她带着对马飞飞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回上海滩的路。
开春的时候,黄浦江面上的冰化了。马飞飞收到一封从安徽寄来的信,信纸边缘带着潮气,是魏光荣的笔迹,字写得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认真:“飞飞,事了了。我在十六铺码头等你。”
他几乎是一路跑着到了码头。午后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远处一艘从内地来的货船刚刚靠岸,人群熙攘。他在攒动的人头里搜寻,直到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她还是穿着那件旧工装,手里提着一个用蓝布巾包着的包袱,站在码头的石阶上,望着江面,眼神里有期待,也有一丝忐忑。
“光荣!”他喊了一声。
魏光荣猛地回头,看见他,先是愣住,随即脸上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像春天第一朵绽放的油菜花。她扔下包袱,朝他跑过来,脚下一滑,差点摔倒,被他稳稳接住。
“你回来了。”马飞飞的声音有些哽咽,紧紧抱住她,仿佛要把这几个月的思念都揉进怀里。
“我回来了,”魏光荣埋在他胸口,声音闷闷的,“再也不走了。”她抬起头,眼里闪着光,“我跟梁武在老家祠堂里说清楚了,按乡规立了字据,还去县里补了离婚手续。现在,我是干干净净的魏光荣了。”
江风拂过,带着水汽的湿润,吹乱了他们的头发。马飞飞看着魏光荣被风吹红的脸颊,看着她眼里映出的自己,突然觉得,这上海滩的风波也好,磨难也罢,终究是值得的。
远处,海关大楼的钟声悠扬响起,惊起一群盘旋的海鸥。他们牵着手,慢慢走在码头的青石板路上,身后是来来往往的货船,身前是望不到头的黄浦江——这充满机遇与危险的上海滩,从此对他而言,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因为在这片风浪里,他终于找到了那个能与他并肩而立、共渡沧海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