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141章 【齐纪七】

第141章 【齐纪七】(2/2)

目录

高宗明皇帝下永泰元年(戊寅年,公元 498 年)

春季正月癸未日初一,齐朝实行大赦。

明帝加授中军将军徐孝嗣为开府仪同三司,徐孝嗣坚决推辞。

北魏将领李佐攻打新野,丁亥日,攻克新野,活捉刘思忌,问他:“现在想投降吗?” 刘思忌说:“我宁可做南方的鬼,也不做北方的臣!” 于是李佐杀死刘思忌。从此沔水以北地区大为震动。戊子日,湖阳戍主蔡道福,辛卯日,赭阳戍主成公期,壬辰日,舞阴戍主黄瑶起、南乡太守席谦,相继向南逃跑。黄瑶起被北魏俘获,北魏主把他赐给王肃,王肃把他切成肉块吃了。乙巳日,明帝命令太尉陈显达救援雍州。

明帝身患疾病,因近亲势力薄弱,猜忌高帝、武帝的子孙。当时高帝、武帝的子孙还有十位亲王,每次初一、十五入朝,明帝返回后宫后总会叹息说:“我和司徒(萧子良)的儿子们都年幼,高帝、武帝的子孙却越来越大!” 明帝想把高帝、武帝的家族全部除掉,用含蓄的话询问陈显达,陈显达回答:“这些人不值得担忧!” 又询问扬州刺史始安王萧遥光,萧遥光认为应当按顺序逐步除掉。萧遥光有脚病,明帝常让他乘车从望贤门入宫。每次萧遥光和明帝屏退旁人长时间交谈后,明帝就索要香火,呜咽流泪,第二天必定有人被诛杀。

恰逢明帝病情突然加重,昏死后又苏醒过来,萧遥光于是实施他的计划。丁未日,明帝派人杀死河东王萧铉、临贺王萧子岳、西阳王萧子文、永阳王萧子峻、南康王萧子琳、衡阳王萧子珉、湘东王萧子建、南郡王萧子夏、桂阳王萧昭粲、巴陵王萧昭秀,从此齐太祖、齐世祖和齐世宗的儿子们全部被诛杀。萧铉等人死后,明帝才让公卿大臣上奏他们的罪状,请求诛杀他们,明帝下诏不允许;大臣们再次上奏,然后才批准。南康王的侍读济阳江泌为萧子琳痛哭,眼泪流干后,接着流出血来;他亲自为萧子琳办理完殡葬事宜后,才离开。

庚戌日,北魏主前往南阳。二月癸丑日,明帝下诏命令左卫将军萧惠休等人救援寿阳。甲子日,北魏军队攻克宛城北城,房伯玉反绑双手出城投降。房伯玉的堂弟房思安是北魏的中统军,多次为房伯玉哭着求情,北魏主才赦免房伯玉。庚午日,北魏主前往新野。辛巳日,北魏任命彭城王元勰为使持节、都督南征诸军事、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三月壬午日初一,崔慧景、萧衍在邓城大败。当时崔慧景抵达襄阳时,沔水以北的五个郡已经沦陷,崔慧景与萧衍以及军主刘山阳、傅法宪等人率领五千多人进军邓城,北魏几万骑兵突然赶到,齐军登上城墙防守。当时将士们没吃饱就仓促行军,都面带饥饿恐惧的神色。萧衍想出战,崔慧景说:“敌军不会夜间包围城池,等天黑后自然会撤离。” 不久后北魏军队越来越多。崔慧景从南门领兵逃走,其他各军不知道情况,也相继逃跑。北魏军队从北门入城,刘山阳和几百名部下断后死战,一边作战一边撤退。

崔慧景途经闹沟时,士兵互相踩踏,桥梁都被压断。北魏军队在道路两侧射箭,杀死傅法宪,士兵跳进沟中淹死的尸体堆积如山,刘山阳用衣服和武器填满沟壑,踩着过去,才得以逃脱。北魏主率领大军追击,傍晚时分抵达沔水。刘山阳据城苦战,到天黑时,北魏军队才撤退。齐军各部队都很恐惧,当天夜里,全部乘船返回襄阳。

庚寅日,北魏主率领十万大军,带着仪仗华盖,包围樊城,曹虎关闭城门坚守。北魏主来到沔水岸边,眺望襄阳城后,才离开,前往湖阳;辛亥日,抵达悬瓠。

北魏镇南将军王肃攻打义阳,裴叔业率领五万士兵包围涡阳,以救援义阳。北魏南兖州刺史济北人孟表驻守涡阳,粮食耗尽,只能吃草木的皮和叶子。裴叔业把杀死的北魏士兵的尸体堆积到五丈高,让城中人看到;又派军主萧璝等人攻打龙亢,北魏广陵王元羽率军救援。裴叔业领兵攻击元羽,大败北魏军,追击并缴获了元羽的符节。

北魏主派安远将军傅永、征虏将军刘藻、暂任辅国将军高聪等人救援涡阳,都受王肃指挥。裴叔业迎击,大败北魏军,高聪逃到悬瓠,傅永收集逃散的士兵慢慢返回。裴叔业再次出战,共斩杀北魏士兵一万人,俘获三千多人,缴获的武器、牲畜和财物数以千万计。北魏主下令把三位将领用枷锁押到悬瓠。刘藻、高聪被免死,流放到平州;傅永被削去官爵;王肃被降为平南将军。

王肃上奏表请求再派军队救援涡阳,北魏主回复说:“看你的意思,一定是因刘藻等人刚战败,所以难以再出兵。朕现在少分兵,不足以制服敌人;多分兵,京城的警卫部队就会空缺,你仔细考虑吧。义阳能守就守,不能守就放弃;如果丢失涡阳,就是你的过错。” 王肃于是解除对义阳的包围,与统军杨大眼、奚康生等人率领十几万步兵骑兵救援涡阳。裴叔业见北魏军队势大,连夜领兵撤退;第二天,齐军士兵溃散逃跑,北魏军队追击,齐军死伤不计其数。裴叔业返回,坚守涡口。

起初,北魏中尉李彪,家世贫寒,在朝中没有亲信支持;最初游历代都时,因清渊文穆公李冲喜好人才,就倾心依附李冲。李冲也看重李彪的才学,对他礼遇优厚,把他推荐给北魏主,还在朝中为他宣扬名声,无论公事私事都扶持他。等到李彪担任中尉后,弹劾官员不避皇亲贵戚,北魏主认为他贤明,把他比作汉代的汲黯。李彪自认为得到君主的赏识,不再依靠李冲,渐渐疏远他,只是在公开场合整理衣袖表示礼貌而已,不再有尊重的态度,李冲渐渐对他怀恨在心。

等到北魏主南征,李彪与李冲、任城王元澄共同掌管留守事务。李彪性情刚直豪放,意见常与其他人不同,多次与李冲争辩,声色俱厉;他自认为是执法官员,没人能弹劾自己,处理事务时常独断专行。李冲忍无可忍,于是收集李彪以往的过错,把李彪囚禁在尚书省,上奏表弹劾李彪:“李彪傲慢无礼,行为僭越放纵,在宫中乘坐轿子,私自取用官府财物,还擅自乘坐皇帝专用的黄盖车,毫无忌惮。臣已召集尚书以下、令史以上的官员在尚书省大堂,把李彪的罪状告知他,审问虚实,李彪都认罪。请求根据这些事实,免去李彪的官职,交付廷尉治罪。”

李冲又上奏表说:“臣与李彪相识以来,已近二十年。起初见他才华出众、学识渊博,议论刚正,臣真心认为他是出类拔萃、公正清廉的人。后来渐渐发现他为人苛刻急躁,仍认为他优点多于缺点。自从陛下南征以来,李彪兼任尚书,朝夕共事,臣才知道他专横放纵、毫无顾忌,抬高自己、轻视他人;听他的话,像古代忠诚宽厚的贤士,考察他的行为,实际是天下奸佞残暴的恶人。臣与任城王弯腰曲身,像顺从的弟弟侍奉残暴的兄长,他想要做的事,即使不合情理,也无不屈从。根据事实核查,都有证据。如果臣列举的情况属实,就应把李彪流放到北方荒野,以清除扰乱朝政的奸臣;如果臣列举的情况没有证据,就应把臣流放到四方边远之地,以制止谗言陷害。” 这封奏表是李冲亲手撰写的,家人都不知道。

北魏主看了奏表,叹息惆怅很久,说:“没想到留守朝廷的人会闹到这种地步!” 接着又说:“李彪(字道固)可以说是过分了,但仆射(李冲)也太满溢了。” 黄门侍郎宋弁一向怨恨李冲,而与李彪是同州老乡,关系友好,暗中为李彪说情。有关部门判处李彪死刑,北魏主赦免了他,只除名为民。

李冲一向性情温和宽厚,等到逮捕李彪时,却亲自列举李彪的前后过失,瞪着眼睛大喊,摔碎桌案,御史们都叩头至地、反绑双手请罪。李冲肆意辱骂李彪,随后突发心悸病,言语错乱,时常捶胸顿足大骂,喊着 “李彪小人”,医药都无法治疗,有人认为是肝气破裂,十多天后就去世了。北魏主为他痛哭,悲伤不已,追赠他为司空。

李冲勤奋机敏、精力充沛,长期担任要职,公文堆积如山,他整天处理事务,从不厌倦,政绩卓着,才四十岁头发就白了。他有六个兄弟,出自四位母亲,小时候兄弟间常发生争执。等到李冲显贵后,把俸禄赏赐都分给兄弟们,兄弟关系变得和睦。但他常引荐宗族姻亲,私下授予官爵,一家人每年的俸禄超过一万匹绢,当时人因此轻视他。

北魏主任命彭城王元勰为宗师,下诏让他监督宗室子弟,有不遵守教化的就上报。

夏季四月甲寅日,齐朝改年号为永泰。

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自认为是高帝、武帝时期的旧将,必定不能自安。明帝虽然表面上对他礼遇优厚,内心却猜忌防备,多次询问王敬则的饮食情况和身体状况。听说王敬则衰老,而且居住在内地,明帝才稍微放宽心。两年前,明帝派领军将军萧坦之率领五百名宫廷侍卫前往武进陵,王敬则的儿子们在京城,担忧恐惧,无计可施。明帝知道后,派王敬则的世子王仲雄入宫安慰他们。

王仲雄擅长弹琴,明帝把蔡邕制作的焦尾琴借给他。王仲雄在明帝面前弹琴,弹奏《懊憹歌》,唱道:“常叹你负心,郎君果然如此。” 又唱道:“你行事不诚心,怎能得到晋人的题咏!” 明帝更加猜忌惭愧。

明帝的病情多次危急,于是任命光禄大夫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配备军队和僚属,秘密防备王敬则。朝廷内外传言,明帝将对王敬则采取特别措施。王敬则听说后,私下说:“东边现在有谁,只是想平定我罢了;东边又哪那么容易平定!我终究不会接受金罂(指毒酒)!”

王敬则的女儿是徐州行事谢朓的妻子,王敬则的儿子太子洗马王幼隆派正员将军徐岳把情况告诉谢朓,说:“如果愿意共同谋划,就请回报王敬则。” 谢朓抓住徐岳,骑马飞驰入宫奏报。王敬则的城局参军徐庶,家在京口。他的儿子秘密把消息告诉徐庶,徐庶又告诉王敬则的五官掾王公林。王公林是王敬则的族侄,常被王敬则信任托付。王公林劝王敬则立即上奏明帝,请求赐儿子们死,然后独自乘船连夜返回京城。王敬则让司马张思祖起草奏表,不久后又说:“如果这样做,儿子们在京城,总该有消息,姑且再忍一晚。”

当天夜里,王敬则召集僚属和文武官员玩樗蒲(一种赌博游戏),对众人说:“你们想让我做什么打算?” 没人敢先回答。防阁丁兴怀说:“您只能起兵反抗!” 王敬则没有回应。第二天早晨,王敬则召见山阴县令王询、台传御史钟离祖愿,他横刀斜坐,问王询等人:“能征调多少壮丁?府库中现在有多少财物?” 王询说 “县里的壮丁仓促间无法聚集”;钟离祖愿说 “府库中的财物大多还没入库”。王敬则发怒,要把他们拉出去斩首,王公林又劝谏说:“凡事都可以后悔,只有这件事不能后悔;您难道不再考虑考虑!” 王敬则朝他脸上吐唾沫,说:“我做事,和你这小子有什么关系!” 丁卯日,王敬则起兵反叛,招集士兵,发放武器铠甲,两三天内就出发了。

前中书令何胤,辞官隐居在若邪山,王敬则想劫持他担任尚书令。长史王弄璋等人劝谏说:“何令志行高洁,一定不会顺从;不顺从,就应该杀死他。举大事先杀名士贤人,事情必定不能成功。” 王敬则才放弃这个想法。何胤是何尚之的孙子。

庚午日,北魏征发各州郡士兵二十万人,约定八月中旬在悬瓠集结。

北魏赵郡灵王元干去世。

齐明帝听说王敬则谋反,立即逮捕王敬则的儿子王幼隆,以及他的哥哥员外郎王世雄、记室参军王季哲、弟弟太子舍人王少安等人,全部处死。王敬则的长子黄门郎王元迁,正率领一千人在徐州攻打北魏,明帝下令让徐州刺史徐玄庆杀死他。

前吴郡太守南康侯萧子恪是萧嶷的儿子,王敬则起兵时,以拥立萧子恪为名义;萧子恪逃走,没人知道他的去向。始安王萧遥光劝明帝把高帝、武帝的子孙全部杀掉,明帝于是召集所有王侯入宫。晋安王萧宝义、江陵公萧宝览等人被安置在中书省,高帝、武帝的孙子们被安置在西省,明帝下令每个人只能带两名随从,超过人数就按军法处置;年幼的王侯连同乳母一起入宫。

当天夜里,明帝命令太医煮两斛花椒(有毒,可制毒酒),都水官准备几十具棺材,计划到三更时分,把王侯们全部杀死。这时萧子恪光着脚自己回来,二更时分到达建阳门,递上名帖求见。约定的杀人时刻已到,可明帝却睡着了没醒,中书舍人沈徽孚和明帝的亲信侍从单景隽商量,决定暂时延缓这件事。不久,明帝醒来,单景隽禀报萧子恪已到。明帝惊讶地问:“还没杀吗?还没杀吗?” 单景隽把情况详细说明。明帝拍着床说:“萧遥光差点误了大事!” 于是下令给王侯们供应饮食,第二天,把他们全部送回府第。任命萧子恪为太子中庶子。萧宝览是萧缅的儿子。

王敬则率领一万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渡过浙江。张瑰派三千士兵在松江抵抗王敬则,士兵们听到王敬则军队的鼓声,一下子就溃散逃跑,张瑰放弃郡城,逃到民间躲藏。王敬则以老将身份起兵,百姓们扛着竹篙、拿着铁锹,跟随他的人有十几万;抵达晋陵时,南沙人范修化杀死县令公上延孙,响应王敬则。王敬则走到武进陵口(高帝、武帝的陵墓所在地),痛哭着经过。

乌程人丘仲孚担任曲阿县令,王敬则的前锋突然抵达,丘仲孚对官吏百姓说:“叛军虽然乘胜而来,气势锐利,但都是乌合之众,容易离散。现在如果收集船舰,凿开长冈埭,放干渎水来阻断他们的去路,能拖延几天,朝廷大军必定赶到,这样一来,大事就能成功了。” 王敬则的军队赶到时,恰逢渎水干涸,果然停滞不前,无法前进。

五月壬午日,明帝下诏命前军司马左兴盛、后军将军崔恭祖、辅国将军刘山阳、龙骧将军兼马军主胡松,在曲阿长冈修筑营垒;任命右仆射沈文季为持节都督,驻守湖头,防备王敬则从京口进军。崔恭祖是崔慧景的族人。

王敬则猛攻左兴盛、刘山阳两座营垒,朝廷军队抵挡不住,想撤退却无法冲出包围,只好拼死作战。胡松率领骑兵从叛军后方突袭,叛军大多是平民,没有武器,全都惊慌溃散。王敬则的军队大败,他想找马再上阵,却没找到,崔恭祖冲上去把他刺倒在地,左兴盛的随从袁文旷上前斩下他的首级。乙酉日,王敬则的首级被送到建康。

当时明帝的病情已经很重,王敬则突然从东边起兵,朝廷上下震惊恐惧。太子萧宝卷让人爬上屋顶,看到征虏亭失火,以为是王敬则来了,急忙收拾行装想逃跑。王敬则听说后,高兴地说:“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我看你们父子也只能逃跑了!” 这是当时人讥讽檀道济躲避北魏的话。王敬则起兵时声势浩大,可没过几天就失败了。

朝廷军队讨伐王敬则的党羽,晋陵地区因依附王敬则而应被处死的百姓很多。太守王瞻上奏说:“愚昧的百姓容易被煽动,不值得用严厉的刑法追究。” 明帝批准了他的奏请,因此保全性命的百姓数以万计。王瞻是王弘之的侄孙。

明帝奖赏谢朓的功劳,升任他为尚书吏部郎。谢朓上奏表三次推辞,明帝不允许。中书省的官员疑惑谢朓的官职还没到需要推辞的级别,国子祭酒沈约说:“近代以来,小官不推辞,已经成了惯例。谢吏部这次被破格提拔,他推辞是另有深意。推辞体现的是人情,和官职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谢朓的妻子常常怀揣刀子想杀他,谢朓不敢和她见面。

秋季七月,北魏彭城王元勰上奏表,请求把自己一年的封国赋税、官职俸禄和亲信的抚恤费用,全部捐献出来补充军国开支。北魏主(孝文帝)下诏说:“牺牲自身利益保全国家,这是深远的大义。你的官职俸禄就暂停发放,封国赋税和亲信抚恤费用允许你留下三分之一。” 壬午日,北魏主又下诏,削减皇后私人府库的一半财物,六宫妃嫔、五服之内亲属的抚恤费用也减半,军中人员的抚恤费用减三分之一,用节省下来的财物赏赐军队。

癸卯日,齐朝任命太子中庶子萧衍为雍州刺史。

己酉日,齐明帝在正福殿去世。遗诏说:“徐孝嗣可重申之前的任命(开府仪同三司)。沈文季可任左仆射,江祏可任右仆射,江祀可任侍中,刘暄可任卫尉。军政事务可委托太尉陈显达;朝廷内外各种事务,无论大小,都委托徐孝嗣、萧遥光、萧坦之、江祏处理,重大事务要和沈文季、江祀、刘暄共同商议。心腹重任可委托刘悛、萧惠休、崔慧景。”

明帝性情猜忌多疑,很少外出,最终也没举行过郊天祭祀。他还深信巫师,每次外出前都要占卜吉凶,想往东去却谎称往西,想往南去却谎称往北。起初生病时,他把病情隐瞒得很严实,仍然处理政务不停。过了很久,他下令在尚书省的文书档案中寻找白鱼(据说可入药)治病,外界才知道他生病了。

太子萧宝卷即位(即东昏侯)。

八月辛亥日,北魏太子元恪从洛阳前往悬瓠朝见北魏主。

壬子日,齐朝奉朝请邓学献出齐兴郡,投降北魏。

北魏主入侵齐朝时,曾派人征调高车部落的士兵。高车人害怕远征,拥戴袁纥树者为首领,一起向北反叛。北魏主派征北将军宇文福讨伐,大败而回,宇文福因此被罢官。北魏主又任命平北将军江阳王元继为都督北讨诸军事,讨伐高车,从怀朔镇以东的地区,都受元继指挥,同时让他代理镇守平城。元继是元熙的曾孙。

八月,齐朝将明帝安葬在兴安陵,庙号高宗。东昏侯讨厌明帝的灵柩停放在太极殿,想尽快下葬。徐孝嗣坚决反对,才得以拖延一个多月。东昏侯每次该哭丧时,总说喉咙痛。太中大夫羊阐入宫哭丧,他没有头发,痛哭时俯仰起身,头巾掉落在地上。东昏侯停止哭泣,大笑起来,对身边人说:“秃鹫来哭丧了!”

九月己亥日,北魏主听说齐明帝去世,下诏称 “按礼仪不应讨伐有丧事的国家”,率军返回。庚子日,北魏主下诏北伐高车。

北魏主的病情加重,十天没接见大臣,身边只有彭城王元勰等几个人。元勰在内侍奉医药,在外总领军国事务,朝廷内外秩序井然,没人有异议。右军将军丹阳人徐謇擅长医术,当时在洛阳,北魏主紧急召他前来。徐謇到后,元勰哭着握住他的手说:“你如果能治好皇上的病,会得到意外的赏赐;如果治不好,会有不可预测的诛杀。这不仅关系到你的荣辱,还关系到皇上的生死。” 元勰又秘密在汝水岸边筑起祭坛,依照周公的旧例,向天地和显祖(北魏献文帝)祷告,请求用自己的性命代替北魏主。北魏主的病情稍有好转,丙午日,从悬瓠出发,在汝水岸边停留,召集百官,让徐謇坐在上座,称赞他的功劳,任命他为鸿胪卿,封为金乡县伯,赏赐一万缗钱;各亲王另外赠送的财物,每人都不少于一千匹绢。

冬季十一月辛巳日,北魏主抵达邺城。

戊子日,东昏侯立妃子褚氏为皇后。

北魏江阳王元继上奏说:“高车人愚昧顽固,为逃避劳役而叛乱,如果把他们全部追捕诛杀,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骚乱。请派使者到各军镇分别核查,只斩杀为首的一人,其余的人加以安抚。如果有人悔悟愿意服役,就立即让他们赶赴军营。” 北魏主下诏批准。于是反叛的高车人大多自行归附。元继先派人安抚劝说袁纥树者,袁纥树者逃到柔然,不久又后悔,率领部众出来投降。北魏主称赞元继说:“江阳王可以担当大任啊。” 十二月甲寅日,北魏主从邺城班师回洛阳。

林邑王范诸农入朝南齐,在海上遇到大风,溺水而死,南齐任命他的儿子范文款为林邑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