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89章 【晋纪十一】

第89章 【晋纪十一】(1/2)

目录

从甲戌年(公元314年)开始,到丙子年(公元316年)结束,共计三年。

孝愍皇帝下 建兴二年(甲戌,公元314年)

春季,正月

初七(辛未),有一个像太阳一样的物体坠落在地;又有三个太阳相连出现,从西方升起并向东行进。

十三(丁丑),朝廷宣布大赦。

有流星从牵牛星方向出现,进入紫微星区,光芒照亮大地,坠落在平阳城北,化为肉块,长三十步,宽二十七步。汉主刘聪对此感到厌恶,询问公卿大臣。陈元达认为:“这是女宠过盛,国家将亡的征兆。”刘聪说:“这只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无关!”刘聪的皇后刘氏贤明,刘聪行为不端时,刘氏常劝诫纠正。二十五(己丑),刘氏去世,谥号武宣。从此宠妃争相进用,后宫秩序混乱。

刘聪设置丞相以下七公官职;又设辅汉等十六大将军,各配兵二千,由自己的儿子担任;另设左右司隶,各管辖二十余万户,每一万户设一内史;单于左右辅,各管理六夷十万部落,每一万部落设一都尉;左右选曹尚书,共同负责官员选拔。自司隶以下六官,职位均次于仆射。任命儿子刘粲为丞相、兼大将军、录尚书事,进封晋王。江都王刘延年录尚书六条事,汝阴王刘景为太师,王育为太傅,任顗为太保,马景为大司徒,朱纪为大司空,中山王刘曜为大司马。二十八(壬辰),王子春等人及王浚的使者到达襄国,石勒隐藏精锐部队,以老弱士卒和空虚府库示人,面向北方跪拜使者接受书信。王浚赠给石勒麈尾,石勒假装不敢手持,将其悬挂在墙上,早晚跪拜,说:“我不能见到王公,见到他的赐物,如同见到他本人。”又派遣董肇向王浚奉上表章,约定三月中旬亲自到幽州奉上尊号;同时致信枣嵩,请求担任并州牧、广平公。

石勒向王子春询问王浚的政事,子春说:“幽州去年遭水灾,百姓无粮,王浚囤积百万粮食却不赈济,刑政苛刻残酷,赋役繁重,忠贤内部分离,夷狄外部反叛。人人都知他将灭亡,而王浚却安然自若,毫无惧心,正在大肆修建官署,设置百官,自以为汉高祖、魏武帝也不及他。”石勒拍案笑道:“王彭祖(王浚)确实可擒!”王浚的使者返回蓟城,详细报告“石勒兵力薄弱,诚意无二”。王浚大喜,更加骄纵懈怠,不再设防。

杨虎劫掠汉中官吏百姓投奔成汉,梁州人张咸等起兵驱逐杨难敌。杨难敌逃走,张咸将此地归附成汉,于是汉嘉、涪陵、汉中之地都被成汉占据。成汉主李雄任命李凤为梁州刺史,任回为宁州刺史,李恭为荆州刺史。

李雄虚心纳贤,根据才能授职;命太傅李骧在内安抚百姓,李凤等在外招抚怀柔;刑政宽简,监狱无滞留囚犯;兴办学校,设置史官。百姓赋税,男丁每年缴谷三斛,女丁减半,病者再减半。户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事务稀少徭役轻简,百姓大多富裕,新归附者均免除赋役。当时天下大乱,而蜀地独享太平,连年丰收,甚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汉嘉夷王冲归、朱提审炤、建宁爨畺皆归附成汉。巴郡曾告急,称有晋兵来袭。李雄说:“我常担忧琅邪王微弱,被石勒所灭,心中不安,不料竟能出兵,令人欣喜。”然而李雄朝廷缺乏礼仪,爵位滥授;官吏无俸禄,靠百姓供给;军队无编制,号令不严;这是他的缺点。

二月

初九(壬寅),朝廷任命张轨为太尉、凉州牧,封西平郡公;王浚为大司马、都督幽冀诸军事;荀组为司空、领尚书左仆射兼司隶校尉,代理留台事务;刘琨为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朝廷因张轨年老多病,任命其子张实为副刺史。

石勒整军备战,准备袭击王浚,但犹豫未决。张宾说:“袭击敌人,当出其不意。如今军队集结多日却未行动,难道是担心刘琨和鲜卑、乌桓袭击后方吗?”石勒说:“是的。该怎么办?”张宾说:“三方势力的智勇都不及将军,将军虽远出,他们必不敢动,况且他们不认为将军能孤军千里取幽州。轻装往返,不超过二十天,即使他们有行动意图,等其商议出兵时,我军已返回。况且刘琨、王浚虽同为晋臣,实为仇敌。若致信刘琨,送人质请和,刘琨必喜于我归附而乐见王浚灭亡,绝不会救王浚而袭我。用兵贵神速,勿失时机。”石勒说:“我所虑之事,右候(张宾)已解决,我还有何疑!”

于是连夜火速行军,至柏人县,杀主簿游纶,因其兄游统在范阳,恐泄露军机。派使者送信和人质给刘琨,自陈罪过,请求讨伐王浚以效忠。刘琨大喜,传檄州郡,称“正与猗卢商议讨伐石勒,石勒走投无路,请求攻取幽州赎罪。现即派六修南袭平阳,清除逆类,降服亡命之羯。顺天应人,辅佐皇家,此乃多年诚心所致!”

三月

石勒军抵达易水,王浚督护孙纬急报王浚,请求率军阻击,游统禁止。王浚部将都说:“胡人贪婪无信,必有诡计,请攻击。”王浚怒道:“石公前来,正是要拥戴我!敢言攻击者斩!”众人不敢再言。王浚设宴等待。初三(壬申),石勒清晨至蓟城,喝令守门者开门;又疑有伏兵,先驱赶数千头牛羊,声称献礼,实为堵塞街巷。王浚始觉恐惧,坐立不安。石勒入城后纵兵大肆劫掠,王浚左右请求抵抗,王浚仍不允许。石勒登上王浚厅堂,王浚走出堂外,被石勒部众抓获。石勒召王浚妻,与她同坐,押王浚立于面前。王浚骂道:“胡奴戏弄你父,为何如此凶逆!”石勒说:“你身居高位,手握强兵,坐观朝廷倾覆,不救援,竟想自立为天子,难道不是凶逆吗?又任用奸贪,残虐百姓,迫害忠良,祸害燕土,这是谁的罪!”命部将王洛生率五百骑先将王浚押送襄国。王浚投水自尽,被捆缚捞出,在襄国街市斩首。

石勒杀王浚部下精兵万人,王浚将佐争相到军门谢罪,馈赠贿赂络绎不绝;唯有前尚书裴宪、从事中郎荀绰未到。石勒召来责备道:“王浚暴虐,我讨伐诛杀他,众人皆来庆贺谢罪,二位却与他同恶,如何逃脱一死!”二人答:“我等世代为晋臣,享受荣禄,王浚虽凶暴,仍是晋朝藩臣,故我等跟随,不敢有二心。明公若不修德义,专事威刑,则我等死得其所,何必逃脱!请处死。”未跪拜而出。石勒召他们回来道歉,以客礼相待。荀绰是荀勖之孙。石勒斥责朱硕、枣嵩等人受贿乱政,祸害幽州,责备游统不忠,皆处斩。抄没王浚将佐、亲戚家产,均至巨万,唯裴宪、荀绰仅有书百余帙、盐米各十余斛。石勒说:“我不喜得幽州,喜得二位君子。”任命裴宪为从事中郎,荀绰为参军。分发流民各回乡里。石勒在蓟城停留两日,焚烧王浚宫殿,以原尚书燕国人刘翰代理幽州刺史,戍守蓟城,设置守宰后返回。孙纬半路截击,石勒仅以身免。

石勒到襄国,派使者献王浚首级向汉报捷,汉任命石勒为大都督、督陕东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单于,增封十二郡;石勒坚决推辞,只接受两郡。

刘琨向拓跋猗卢请兵攻汉,恰逢猗卢部下万余家杂胡密谋响应石勒,猗卢全部诛杀,未能赴刘琨之约。刘琨知石勒无降意,大为恐惧,上表称:“东北八州,石勒灭其七;朝廷所授官员,仅存臣一人。石勒据襄国,与臣仅隔一山,朝夕可至,城乡惊恐,虽怀忠愤,力不从心!”

刘翰不愿归附石勒,投奔段匹磾,段匹磾于是占据蓟城。王浚从事中郎阳裕(阳耽之侄)逃奔令支,依附段疾陆眷。会稽人朱左车、鲁国人孔纂、泰山人胡母翼从蓟城逃奔昌黎,依附慕容廆。此时中原数万家流民归附慕容廆,慕容廆设冀阳郡(冀州人)、成周郡(豫州人)、营丘郡(青州人)、唐国郡(并州人)。当初,王浚任命邵续为乐陵太守,屯驻厌次。王浚败后,邵续归附石勒,石勒以邵续之子邵乂为督护。王浚所署勃海太守东莱人刘胤弃郡投靠邵续,对邵续说:“立大功必仗大义。您是晋朝忠臣,为何从贼自污?”恰逢段匹磾致信邀邵续同归左丞相司马睿,邵续同意。部下都说:“如今弃石勒归段匹磾,邵乂怎么办?”邵续泣道:“我岂能顾惜儿子而做叛臣!”杀数名异议者。石勒闻讯,杀邵乂。邵续派刘胤出使江东,司马睿任命刘胤为参军,邵续为平原太守。石勒派兵围邵续,段匹磾派弟段文鸯救援,石勒退兵。

襄国大饥荒,一升谷值一斤银,一斤肉值一两银。

杜苾部将王真在休障袭击陶侃,陶侃逃奔滠中。周访救援陶侃,击破杜苾兵。

夏季,五月

西平武穆公张轨病重,遗令:“文武官员务必安抚百姓,上思报国,下宁家室。”十八(己丑),张轨去世;长史张玺等表奏世子张实代理父职。

汉中山王刘曜、赵染进犯长安。六月,刘曜屯兵渭汭,赵染屯兵新丰,索纟林率兵抵御。赵染轻视索纟林,长史鲁徽说:“晋君臣自知强弱不敌,将拼死一战,不可轻敌。”赵染说:“以司马模之强,我取之如摧枯朽;索纟林小子,岂能玷污我马蹄刀刃!”清晨率数百轻骑迎战,说:“要擒获索纟林后再吃饭。”索纟林与他在城西交战,赵染败归,后悔道:“我不听鲁徽之言至此,有何面目见他!”先下令斩鲁徽。鲁徽说:“将军愚顽致败,却忌恨前谏,杀忠良泄愤,天地有知,将军岂能善终!”诏加索纟林为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录尚书,承制行事。

刘曜、赵染又与将军殷凯率数万军攻长安,麹允在冯翊迎战,麹允败退收兵;夜袭殷凯营,殷凯败死。刘曜转攻河内太守郭默于怀县,列三屯围城。郭默粮尽,送妻儿为人质,向刘曜求粮;得粮后继续固守。刘曜怒,将郭默妻儿沉河并攻城。郭默欲投奔新郑李矩,李矩派甥郭诵迎接。兵少不敢进。恰逢刘琨派参军张肇率鲜卑五百余骑赴长安,道路不通返回,过李矩营,李矩劝张肇击汉兵。汉兵见鲜卑骑兵,不战而逃,郭默率众归李矩。汉主刘聪召刘曜回屯蒲坂。

秋季

赵染攻北地,麹允抵御,赵染中弩而死。

石勒开始命州核核实户口,每户征帛二匹、谷二斛。

冬季,十月

朝廷任命张实为都督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西平公。

十一月

汉主刘聪任命晋王刘粲为相国、大单于,总领百官。刘粲年少有才,任宰相后骄奢专横,疏远贤良亲近奸佞,严苛拒谏,国人开始厌恶他。

周勰依父亲遗言,利用吴人怨愤谋反;派吴兴功曹徐馥假称叔父丞相从事中郎周札之命,聚众讨伐王导、刁协,豪杰纷纷依附,孙皓族人孙弼也在广德起兵响应。

---

孝愍皇帝下 建兴三年(乙亥,公元315年)

春季,正月

徐馥杀吴兴太守袁琇,有众数千,欲奉周札为主。周札闻讯大惊,告知义兴太守孔侃。周勰知周札无意,不敢发动。徐馥部众恐惧,攻杀徐馥;孙弼也死。周札之子周续聚众响应徐馥,左丞相司马睿议发兵讨伐。王导说:“少发兵不足平寇,多发兵则后方空虚。周续族弟黄门侍郎周莚,忠勇有谋,独派周莚前往足可诛周续。”司马睿同意。周莚昼夜兼程至郡,将入城时在城门遇周续,对周续说:“愿与您同见孔府君议事。”周续不肯入,周莚强拉同行。坐定后,周莚对孔侃说:“府君为何让贼人坐此?”周续常怀藏刀,即拔刀逼周莚,周莚喝令郡传教吴曾格杀周续。周莚欲诛周勰,周札不同意,归罪于堂兄周邵并杀之。周莚不归家探母,径直离去,母亲狼狈追赶。司马睿任命周札为吴兴太守,周莚为太子右卫率。因周氏为吴地豪族,故不深究,待周勰如旧。

诏平东将军宋哲屯华阴。

成汉主李雄立任氏为皇后。

二月

十二(丙子),任命琅邪王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南阳王司马保为相国,荀组为太尉、领豫州牧,刘琨为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刘琨推辞司空不受。

南阳王司马模兵败后,都尉陈安往秦州投奔世子司马保,司马保命陈安率千余人讨叛羌,宠待甚厚。部将张春嫉妒,诬陷陈安有异心,请求除掉,司马保不许;张春派刺客刺陈安。陈安受伤驰还陇城,派使者向司马保进贡不绝。

诏进拓跋猗卢爵为代王,设置官属,以代郡、常山郡为食邑。猗卢向刘琨请求并州从事雁门人莫含,刘琨派莫含前往。莫含不愿行,刘琨说:“并州势弱,我无才能,却能存于胡羯之间,全靠代王之力。我倾尽财力,以长子为质奉侍他,盼为朝廷雪耻。卿欲为忠臣,何必惜共事之小诚而忘殉国之大节?去侍奉代王,成为心腹,乃一州之所赖。”莫含遂行。猗卢甚重用他,常参与大计。

猗卢用法严厉,国人犯法常全族诛杀,老幼相携而行,人间:“去何处?”答:“去受死。”无一人敢逃匿。

王敦派陶侃、甘卓等讨杜弢,前后数十战,杜弢将士多死,于是向丞相司马睿请降,司马睿不许。杜弢致信南平太守应詹,自陈昔日与应詹“共讨乐乡,休戚与共。后在湘中为求生而聚众。若念旧情,为我明辩,使我归顺朝廷,列于义军,或北清中原,或西取李雄,以赎前罪,虽死犹生!”应詹转呈其书信,并言“杜弢是益州秀才,素有清望,为乡人所逼。今悔过归善,应派使接纳,以安江湘百姓!”司马睿乃派前南海太守王运受杜弢降,赦免其反逆之罪,任命为巴东监军。杜弢受命后,诸将仍不断攻击。杜弢愤怒,杀王运复反,派部将杜弘、张彦杀临川内史谢擒,攻陷豫章。三月,周访击张彦,斩之,杜弘奔临贺。

汉大赦,改元建元。

汉东宫延明殿降血雨,太弟刘乂厌恶,问太傅崔玮、太保许遐。崔玮、许遐劝刘乂说:“主上昔日立殿下为太弟,为安众心;其志在晋王已久,王公以下皆阿附晋王。今又以晋王为相国,仪仗威重超过东宫,政务皆由他处理,诸王皆置营兵为羽翼,大势已去;殿下不仅不得立,且朝夕有危,不如早做打算。今四卫精兵不下五千,相国轻佻,只需一刺客。大将军每日外出,其营可袭取;其余诸王年幼,易制服。若殿下有意,二万精兵顷刻可得,鼓行入云龙门,宿卫谁不倒戈迎殿下!大司马不会反对。”刘乂不听。东宫舍人荀裕告崔玮、许遐劝刘乂谋反,汉主刘聪收崔玮、许遐下诏狱,借故杀之。派冠威将军卜抽率兵监守东宫,禁止刘乂朝会。刘乂忧惧不知所为,上表乞为庶人,并请削诸子封爵,褒美晋王,请立为嗣;卜抽压表不报。

汉青州刺史曹嶷尽占齐鲁间郡县,镇守临菑,有众十余万,临河设戍。石勒上表称:“曹嶷有独占东方之志,请讨伐。”汉主刘聪恐石勒灭曹嶷后难以控制,不许。

刘聪纳中护军靳准二女月光、月华,立月光为上皇后,刘贵妃为左皇后,月华为右皇后。左司隶陈元达极力劝谏,认为“并立三后不合礼制。”刘聪不悦,任命陈元达为右光禄大夫,外示尊崇,实夺其权。太尉范隆等皆请让位给陈元达,刘聪乃复以陈元达为御史大夫、仪同三司。月光有污行,陈元达奏劾,刘聪不得已废后,月光惭愤自杀,刘聪怨恨陈元达。

夏季,四月

大赦。

六月

盗掘汉霸陵、杜陵及薄太后陵,得金帛甚多,朝廷因用度不足,诏收其余财充实内府。

二十(辛巳),大赦。

汉大司马刘曜攻上党,八月,初二(癸亥),在襄垣击败刘琨部众。刘曜欲攻阳曲,汉主刘聪遣使说:“长安未平,应优先解决。”刘曜乃还屯蒲坂。

陶侃与杜弢相攻,杜弢派王贡挑战,陶侃遥呼:“杜弢是益州小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为何跟随他!天下岂有白头贼?”王贡初时横脚马上,闻陶侃言,收敛容态放下脚。陶侃知可劝降,再派使晓谕,截发为信,王贡遂降陶侃。杜弢部众溃散,逃亡中死去。陶侃与南平太守应詹进克长沙,湘州平定。丞相司马睿承制赦免部众,进王敦为镇东大将军,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王敦开始自选刺史以下官员,日渐骄横。

当初,王如投降后,王敦从弟王棱爱王如骁勇,请王敦分配给自己部下。王敦说:“此辈险悍难驯,你性急躁,不能容养,反成祸端。”王棱坚持请求,王敦同意。王棱安置左右,甚加宠遇。王如常与王敦诸将比射争斗,王棱杖责,王如深以为耻。及至王敦暗怀异志,王棱常劝谏。王敦怒其异己,密使人激王如杀王棱。王如借宴饮机会请舞剑助兴,王棱同意。王如舞剑渐前,王棱厌恶呵斥,王如直前杀王棱。王敦闻讯,佯装震惊,捕杀王如。

当初,朝廷闻张光死,以侍中第五猗为安南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从武关出。杜曾在襄阳迎第五猗,为侄子娶第五猗女,于是聚兵万人,与第五猗分据汉水、沔水。

陶侃破杜弢后,乘胜进击杜曾,有轻视之意。司马鲁恬谏道:“凡战当先料其将。今我军诸将无人及杜曾,不可轻敌。”陶侃不听,进围杜曾于石城。杜曾军多骑兵,密开城门突击陶侃阵,绕至其后反击,陶侃兵死者数百人。杜曾欲往顺阳,下马拜陶侃告辞而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