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汉纪十九】(2/2)
汉宣帝中宗孝宣皇帝 甘露元年(戊辰年,公元前53年)
淮阳宪王刘钦喜好法律,聪明通达有才能;他的母亲张婕妤特别受宣帝宠爱。宣帝因此疏远太子刘奭而偏爱淮阳宪王,多次赞叹宪王说:“真是我的儿子啊!”常常有意想立宪王为太子,然而因为太子出身微贱(其母许皇后被霍光妻毒杀),宣帝年轻时又依靠许氏(许皇后家族),等到即位时许皇后又被害死,所以不忍心废黜太子。过了很久,宣帝任命韦玄成为淮阳中尉,因为韦玄成曾将爵位让给兄长,想以此感化开导宪王(暗示其应安守本分)。从此太子的地位才得以安定。
匈奴呼韩邪单于兵败后,左伊秩訾王为呼韩邪出谋划策,劝他向汉朝称臣,入朝朝见,侍奉汉朝,寻求汉朝的帮助,这样才能使匈奴安定下来。呼韩邪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家都说:“不行。匈奴的习俗,向来崇尚勇力,轻视屈服于他人,以在马背上战斗立国,所以在各蛮族中享有威名。战死沙场,是壮士的本分。如今兄弟争夺国家,不是哥哥得胜就是弟弟得胜,即使战死也还有威名,子孙后代还能在各部族中称雄。汉朝虽然强大,仍不能吞并匈奴。为什么要扰乱祖先的制度,向汉朝称臣,使先代单于蒙受羞辱,被各国耻笑!即使这样能换来安宁,以后还凭什么再称雄于百蛮之中呢!”左伊秩訾说:“不对,强弱的形势会随着时间变化。如今汉朝正强盛,乌孙等有城郭的西域各国都已向汉朝称臣。自从且鞮侯单于以来,匈奴的势力日益削弱,不能恢复,虽然倔强地支撑到现在,却没有一天安宁过。现在侍奉汉朝就能平安生存,不侍奉就会危亡,还有什么计策能超过这个呢!”大臣们互相争辩了很久,呼韩邪最终采纳了左伊秩訾的建议,率领部众向南靠近边塞,派他的儿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到汉朝充当人质(入侍)。郅支单于也派他的儿子右大将驹于利受到汉朝充当人质。
二月,丁巳日,乐成敬侯许延寿去世。
夏季,四月,黄龙出现在新丰县。
丙申日,太上皇(刘邦之父刘太公)庙发生火灾;甲辰日,汉文帝庙发生火灾;宣帝穿素服五天(表示哀悼)。
乌孙狂王泥靡又娶楚公主解忧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鸱靡,但狂王与公主感情不和,又残暴凶恶,失去民心。汉朝派卫司马魏和意、副侯任昌出使乌孙。公主说:“狂王给乌孙带来祸患,很容易除掉。”于是策划设酒宴,派武士拔剑刺杀狂王。剑刺偏了,狂王受伤,骑马逃走。他的儿子细沈瘦集结军队将魏和意、任昌以及公主包围在赤谷城。几个月后,西域都护郑吉征调西域各国军队救援,才解围而去。汉朝派中郎将张遵带着医药去给狂王治伤,并赏赐黄金丝帛。同时逮捕了魏和意、任昌,给他们戴上枷锁,用囚车从尉犁押回长安,处死。
·
当初,肥王翁归靡与匈奴妻子所生的儿子乌就屠,在狂王受伤时,惊慌之下,与各部翎侯(贵族)一同逃到北山,扬言他母亲的娘家匈奴军队就要来了,所以部众纷纷归附他。后来他袭击并杀死了狂王,自立为昆弥。这一年,汉朝派破羌将军辛武贤率领一万五千士兵到达敦煌,开凿水渠,囤积粮食,准备讨伐乌就屠。
·
·
当初,楚公主解忧的侍女冯嫽,通晓史书,熟悉政事,曾手持汉节作为公主的使者出使西域各国,各国都很尊敬信任她,称她为“冯夫人”,后来嫁给了乌孙右大将为妻。右大将与乌就屠关系很好,都护郑吉便派冯夫人去劝说乌就屠,告诉他汉朝大军即将出动,他必定会被消灭,不如投降。乌就屠很害怕,说:“希望能保留一个小昆弥的称号,给我一个安身之处!”宣帝征召冯夫人入朝,亲自询问情况。然后派谒者(官名)竺次、期门郎(官名)甘延寿为副使,护送冯夫人回乌孙。冯夫人乘坐锦车,手持汉节,诏令乌就屠到长罗侯常惠(当时在赤谷城)驻地。汉朝立解忧公主之子元贵靡为大昆弥,乌就屠为小昆弥,都赐予印绶。破羌将军辛武贤的军队没有出塞就撤回了。后来乌就屠不肯完全归还各部翎侯的民众,汉朝又派长罗侯常惠率领三校(部)军队驻扎在赤谷城,为两位昆弥划分人民和地界,大昆弥统辖六万多户,小昆弥统辖四万多户。但民心大多归附小昆弥。
·
汉宣帝中宗孝宣皇帝 甘露二年(己巳年,公元前52年)
春季,正月,宣帝立皇子刘嚣为定陶王。
宣帝下诏大赦天下,减少百姓的人口税三十钱(原为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
珠厓郡(今海南岛)反叛。夏季,四月,派遣护军都尉张禄率兵讨伐。
杜延年因年老多病被免职。五月,己丑日,廷尉于定国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秋季,九月,宣帝立皇子刘宇为东平王。
冬季,十二月,宣帝巡幸萯阳宫、属玉观。
这一年,营平壮武侯赵充国去世。在此之前,赵充国因年老请求退休,宣帝赐给他安车、驷马、黄金,让他离职回家养老。朝廷每当有关于四方蛮夷的重大决策,还常常让他参与军事谋划,征询他的策略。
匈奴呼韩邪单于抵达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表示愿意奉献本国珍宝,于明年(甘露三年)正月来长安朝见。宣帝诏令有关部门商议朝见的礼仪。丞相和御史大夫说:“古代圣王的制度,先京师后诸侯,先诸侯后夷狄。匈奴单于来朝贺,他的礼仪应该和诸侯王相同,位次排在诸侯王之后。”太子太傅萧望之认为:“单于不是汉朝历法正朔所加的对象(即非汉朝臣属),所以应称为‘敌国’(地位对等的国家),应该用不把他当臣子看待的礼仪来接待,位次排在诸侯王之上。外夷叩首称臣归附,中原王朝谦让而不以臣属相待,这就能体现笼络牵制的恩义,获得谦让亨通的福运。《尚书》说:‘戎狄荒服’,意思是他们的归服反复无常。如果让匈奴的后代子孙万一像鸟兽一样逃窜躲藏起来,不再来朝贡,也不算叛臣,这才是万世长久之策。”宣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说:“匈奴单于自称北方藩属,将在正月来朝贺正旦(元旦)。朕德行浅薄,不能广施恩泽。应以宾礼接待,让单于的位次在诸侯王之上,拜见时只称‘臣’而不称名字。”
·
荀悦评论说:《春秋》的大义是,君王没有外族,想要使天下统一。戎狄路途遥远,人迹隔绝,所以中原历法正朔达不到那里,礼义教化施加不到那里,并非不尊重他们,而是形势使然。《诗经》说:“从那氐族和羌族,没有谁敢不来朝见君王。”所以极远地方的君主也必须向天子进贡。如果不尽职贡,就会有责备的号令施加给他们,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敌国。萧望之想用不把单于当臣子的礼仪接待,把他的位次放在王公之上,这是超越了制度,丧失了秩序,扰乱了天理常规,不合礼法!如果说是权宜之计,那就是另一种说法了。
·
宣帝下诏派车骑都尉韩昌前往迎接单于,征发单于沿途所经过的七个郡共二千名骑兵,排列在道路两旁(以示威仪)。
汉宣帝中宗孝宣皇帝 甘露三年(庚午年,公元前51年)
春季,正月,宣帝巡幸甘泉宫,在泰畤举行祭天典礼。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见,拜见时自称藩臣而不称名字。宣帝赏赐他冠帽、腰带、衣裳,黄金玺、绿色绶带(盭绶),玉具剑、佩刀,一张弓,四发箭(四枝箭),十支棨戟(仪仗用兵器),安车(坐乘之车)一辆,鞍辔一套,十五匹马,二十斤黄金,二十万钱,七十七套衣服被褥,八千匹锦绣、绮罗、杂色绸缎,六千斤丝绵。礼仪结束后,派使者引导单于先行,住宿在长平馆。宣帝从甘泉宫到池阳宫住宿。宣帝登上长平坡(阪),传诏单于不必拜见,让单于的随从官员(左右当户群臣)都可以列队参观,以及各蛮夷的君长、王、侯数万人,都在渭桥下迎接,夹道排列。宣帝登上渭桥,众人齐呼万岁。单于到长安的官邸住下。宣帝在建章宫设宴款待单于,并展示珍宝给他看。二月,送单于回国。单于自己请求“愿意留居大漠以南的光禄塞(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下;如有紧急情况,可退入汉朝的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自保。”汉朝派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和车骑都尉韩昌率领一万六千名骑兵,又征发边郡士兵数千人,护送单于出朔方郡的鸡鹿塞(今内蒙古磴口西北)。诏令董忠等人留下保卫单于,帮助他讨伐不服从的部众,又转运边郡的粮食前后共三万四千斛(hu,容量单位),供给他们食用。在此之前,从乌孙以西直到安息,靠近匈奴的各国,都畏惧匈奴而轻视汉朝,等到呼韩邪单于朝见汉朝后,就都尊崇汉朝了。
宣帝因四方戎狄都已归顺臣服,追念辅佐大臣的功绩(股肱之美),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上,绘制十一位功臣的画像,摹画他们的容貌,注明他们的官职、爵位和姓名。只有霍光不写名字,只写“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其次是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共十一人,都有功勋德行,是当世知名的大臣,所以表彰宣扬他们,明确表明他们是中兴汉朝的辅佐大臣,可以与周宣王时的方叔、召虎、仲山甫相比。
凤凰飞临新蔡县。
三月,己巳日,建成安侯黄霸去世。五月,甲午日,于定国被任命为丞相,封西平侯。太仆、沛郡人陈万年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宣帝下诏命儒生们讲论《五经》的异同,萧望之等人将讨论结果上奏,由宣帝亲自裁决(称制临决)。于是设立梁丘贺所传《易经》、夏侯胜(大夏侯)、夏侯建(小夏侯)所传《尚书》、谷梁赤所传《春秋》的博士官。
乌孙大昆弥元贵靡和鸱靡(解忧公主与狂王之子)都病死了。解忧公主上书说:“我年纪老了,思念故土,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返回汉朝,死后葬在汉朝的土地上!”宣帝怜悯她,便派人将她接回。冬季,公主回到京师长安,接待她的礼仪规格和公主一样。两年后去世。
元贵靡的儿子星靡继位为大昆弥,年纪尚小(弱)。冯夫人(冯嫽)上书:“愿意出使乌孙,镇守安抚星靡。”汉朝派她去了。都护韩宣上奏说,乌孙的大吏(高官)大禄、大监都可以赐给金印紫绶(高级官员标志),以尊崇并辅佐大昆弥。汉朝批准了。后来段会宗担任都护时,才招回逃亡叛离的人,使乌孙安定下来。星靡死后,他的儿子雌栗靡继位。
皇太子刘奭所宠爱的司马良娣病重,临死前对太子说:“我死并非天命,而是其他姬妾良人(妃嫔称号)轮番诅咒害死的。”太子信以为真。司马良娣死后,太子悲伤怨恨,因而生病,精神恍惚,闷闷不乐。宣帝于是命令皇后挑选后宫家人子(无职号的宫女)中能侍奉太子、使他开心的,选中了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王政君,送到太子宫中。王政君是原绣衣御史王贺的孙女。在太子宫的丙殿(侧殿)被太子召见,只侍宿一次,就怀孕了。这一年,王政君在甲馆画堂生下后来的汉成帝刘骜,号称“世嫡皇孙”(嫡长皇孙)。宣帝非常喜爱这个孙子,亲自给他取名叫刘骜(ào),字大孙,常常把他带在身边。
汉宣帝中宗孝宣皇帝 甘露四年(辛未年,公元前50年)
夏季,广川王刘海阳因犯禽兽之行(乱伦)、残杀无辜的罪行,被废黜王位,流放房陵(今湖北房县)。
冬季,十月,丁卯日,未央宫宣室殿的阁楼发生火灾。
这一年,改封定陶王刘嚣为楚王。
匈奴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都派使者来汉朝进贡,汉朝接待呼韩邪单于的使者更加优厚。
汉宣帝中宗孝宣皇帝 黄龙元年(壬申年,公元前49年)
春季,正月,宣帝巡幸甘泉宫,在泰畤举行祭天典礼。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见;二月,返回匈奴。
·
起初,郅支单于以为呼韩邪兵力衰弱,投降了汉朝,不可能再回到匈奴,便率领部众向西,打算攻占匈奴西部地区(右地)。恰好屠耆单于的小弟弟原来侍奉呼韩邪,也逃到西部地区,收集他两个哥哥(屠耆单于、闰振单于?)的残余部队,得到几千人,自立为伊利目单于;在路上遇到郅支单于,双方交战,郅支杀了伊利目单于,吞并了他的五万多军队。郅支听说汉朝出兵出粮帮助呼韩邪,便留居在西部地区;他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足以统一匈奴,于是继续向西,靠近乌孙,想与乌孙联合力量,派使者去见乌孙小昆弥乌就屠。乌就屠杀了郅支的使者,派出八千骑兵迎战郅支。郅支识破了他的计谋,指挥军队迎击乌孙军,打败了他们;于是乘势向北攻打乌揭(部落名)、坚昆(部落名)、丁令(部落名),吞并了这三个国家。郅支多次派兵攻打乌孙,常常获胜。坚昆东距单于王庭七千里,南距车师五千里,郅支便留在这里定都。
·
三月,彗星出现在王良星(属仙后座)、阁道星(属仙后座)之间,进入紫微垣(天帝居所)。
宣帝病重卧床,挑选可以托付后事的大臣,召来外戚侍中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太子少傅周堪到宫中,任命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周堪为光禄大夫,都接受遗诏辅佐朝政,兼管尚书奏章(领尚书事)。
冬季,十二月,甲戌日(初七日),宣帝在未央宫驾崩。
·
班固评论说:汉宣帝治理国家,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注重综合考核官员的名声与实际表现。处理政事的官员、研究儒家经典的学者、精通法令的司法官,都精通自己的专业。至于各种技巧、工匠、器械,从元帝、成帝时期以来,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这也足以证明官吏们能称职尽责,百姓能安居乐业。正遇上匈奴内乱分裂,宣帝对衰亡者(指呼韩邪)加以扶持,对生存者(指汉朝)予以巩固,在北方夷狄中树立了威信和声威,使匈奴单于仰慕仁义,叩首称臣。他的功业光耀祖宗,勋业垂范后世,可称得上是中兴之君,德行可与商高宗武丁、周宣王相比!
·
癸巳日(十二月二十六日),太子刘奭即皇帝位(汉元帝),拜谒高祖庙,尊奉皇太后(上官太皇太后,霍光外孙女)为太皇太后,皇后(王皇后)为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