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汉纪十一】(1/2)
[时间范围]起于丁巳年(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止于壬戌年(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共六年时间。?
汉武帝元朔五年(丁巳年,公元前124年)?
冬季,十一月,乙丑日(初五),丞相薛泽被免职。汉武帝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并封他为平津侯。?(自公孙弘开始,担任丞相的人才能被封侯爵。)?
当时汉武帝正致力于建功立业,公孙弘于是打开相府东门(东阁)来延揽各地贤能之士,让他们参与国家大事的谋划讨论。每次上朝奏事,公孙弘总是向皇帝陈述国家应当兴办的事情,汉武帝也常常让左右精通文墨的臣子与公孙弘辩论。公孙弘曾经上奏说:“十个强盗拉开强弓(彍弩),一百名官吏也不敢上前抓捕。臣请求禁止百姓携带弓箭,这样对治安有利。”汉武帝将他的建议交给大臣们讨论。侍中吾丘寿王反驳说:“臣听说古代制造五种兵器(矛、戟、弓、剑、戈),不是为了相互伤害,而是为了制止暴力、讨伐邪恶。秦朝吞并天下后,销毁了铠甲兵器,折断了刀锋;但后来百姓却用农具(櫌鉏)、棍棒(棰梃)互相攻击,犯法的人越来越多,盗贼防不胜防,秦朝最终因此引发动乱而灭亡。所以圣明的君主致力于教化百姓而减少禁令防范,因为他们知道禁令是不能完全依靠的。古礼书上说:‘男孩出生时,用桑木做的弓和蓬草茎做的箭(桑弧、蓬矢)射向天地四方’,这是表明他将来要承担保家卫国的责任。举行庄重的射箭仪式(大射礼),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参与,这是夏、商、周三代的传统。愚臣听说圣明的君主通过射礼来彰明教化,没听说过禁止使用弓箭。况且之所以要禁止,是因为怕盗贼用来抢劫;抢劫的罪行按律当处死刑,然而仍然有人铤而走险,是因为大奸大恶之人并不惧怕严厉的惩罚。臣担心坏人照样携带弓箭而官吏无法禁止,善良的百姓为了自卫却反而触犯了禁令,这等于帮助盗贼逞威风,剥夺了百姓自卫的权利。臣私下认为这非常不妥当。”奏章呈上后,汉武帝拿来质问公孙弘,公孙弘无言以对,只好认输。
公孙弘生性猜忌,表面宽和,内心刻薄。凡是与他有过节的人,不论关系远近,他表面上虽然装作友好,但最终总会找机会报复。董仲舒为人清廉正直,认为公孙弘善于阿谀奉承,公孙弘因此嫉恨他。胶西王刘端骄横放纵,多次犯法,被他杀害、伤害的二千石(郡守级)官员很多。公孙弘就推荐董仲舒去做胶西国相;董仲舒便称病辞职了。汲黯经常抨击儒家学说,当面指责公孙弘,公孙弘想找借口杀掉他,于是向汉武帝建议说:“右内史管辖的地界内有许多皇亲国戚、宗室成员,很难治理,不是德高望重的大臣不能胜任,请调汲黯担任右内史。”汉武帝同意了。
春季,发生大旱灾。
匈奴右贤王屡次侵扰朔方郡。汉武帝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塞出击;任命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国丞相李蔡为轻车将军,都隶属车骑将军卫青,一同从朔方郡出击;任命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从右北平郡出击;总计十多万人马,攻打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距离遥远,不可能到达,便饮酒作乐,喝得大醉。卫青等率军出塞六七百里,乘夜赶到,包围了右贤王的王庭。右贤王大惊,连夜逃跑,只带着几百名精壮骑兵仓皇突围向北逃窜。汉军俘获右贤王手下的小王十多人,匈奴男女部众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数百万头,于是班师回朝。
大军回到边塞,汉武帝派使者带着大将军的印信,就在军中任命卫青为大将军,各路将领都归他统领。夏季,四月,乙未日(初八),又加封卫青食邑八千七百户,同时封卫青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都为列侯。卫青坚决推辞说:“臣有幸在军中效力,仰仗陛下的神灵,军队才获得大胜,这都是诸位校尉奋力拼杀的功劳啊。陛下已经加封了臣的食邑;臣的儿子们还在襁褓之中,没有任何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三人为侯,这不符合臣在军中效力用以勉励将士奋力作战的本意。”汉武帝说:“我并没有忘记各位校尉的功劳。”于是封护军都尉公孙敖为合骑侯,都尉韩说为龙頟侯,公孙贺为南窌侯,李蔡为乐安侯,校尉李朔为涉轵侯,赵不虞为随成侯,公孙戎奴为从平侯,李沮、李息以及校尉豆如意都被赐予关内侯的爵位。
从此,卫青更加受到尊崇宠信,在群臣中地位无人能及,公卿以下官员都向他卑躬屈膝表示恭敬,唯独汲黯与他行平等之礼(只作揖不跪拜)。有人劝汲黯说:“天子想让群臣都尊重大将军,大将军地位尊贵,您不可以不跪拜。”汲黯说:“大将军有能对他只作揖不跪拜的朋友,难道不更显得他尊贵吗?”卫青听说后,更加认为汲黯贤明,多次向他请教国家朝廷的疑难大事,对待汲黯比平日更加尊重。大将军卫青虽然地位显贵,但有时入宫侍奉,汉武帝会蹲在厕所里召见他;丞相公孙弘在非正式场合谒见时,汉武帝有时连帽子也不戴;至于汲黯谒见时,汉武帝不戴好帽子就不接见他。有一次汉武帝坐在武帐中,汲黯前来奏事,汉武帝没戴帽子,远远看见汲黯来了,立刻躲到帐幕后面,让别人代为批准汲黯的奏章。汲黯被尊敬礼遇到了这种程度。
夏季,六月,汉武帝下诏说:“朕听说要用礼仪来引导百姓,用音乐来教化百姓。如今礼仪遭到破坏,乐教也衰败了,朕深感忧虑。命令主管礼仪的官员劝导人们学习,提倡礼仪,给天下做出表率!”于是丞相公孙弘等人上奏:“请求为博士官设置五十名弟子,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根据他们学习成绩的优劣,依次授予郎中、文学、掌故等官职;其中如有才能特别突出、学识优异的,随时上报举荐;那些不好好学习、才能低下的,立即罢斥。另外,官吏中凡精通一种以上技艺的,请都选拔出来,授予更高的官职。”汉武帝采纳了这些建议。从此,上至公卿、大夫、士人,下至官吏,涌现出许多温文尔雅、精通文法学问的人士。
秋季,匈奴一万骑兵侵入代郡,杀死都尉朱英,掳掠一千多人。
当初,淮南王刘安,喜欢读书作文,热衷于树立名声,招揽了宾客、方术之士几千人。他的大臣和宾客中,大多是长江、淮河一带的轻浮士人,常常用淮南厉王刘长(刘安之父)因谋反被流放途中绝食而死的事情来刺激刘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天空出现彗星,有人对淮南王说:“先前吴王刘濞起兵时,彗星出现,只有几尺长,尚且流血千里。如今彗星贯穿整个天空,天下恐怕要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了。”淮南王心里也这样认为,于是更加积极地准备攻战的器械,积蓄金钱财物。
郎中雷被得罪了太子刘迁。当时正好有诏令,凡愿意参军攻打匈奴的人即可到长安报到,雷被立即表示愿意参军去奋力抗击匈奴。太子刘迁在淮南王面前诋毁雷被,淮南王便斥责雷被,免了他的官职,想以此制止其他人效仿。这一年,雷被逃到长安,上书为自己申辩。汉武帝将此事交给廷尉审理,追查过程中牵连到淮南王刘安,公卿大臣请求逮捕刘安治罪。太子刘迁密谋让人穿上卫士服装,手持长戟站在淮南王身旁,如果朝廷派来的使者有不尊重淮南王的举动,就立即刺杀他,然后趁机发兵反叛。汉武帝派中尉段宏去淮南国审讯刘安,刘安见中尉态度温和,便没有动手。公卿大臣上奏:“刘安阻扰自愿参军奋力出击匈奴的雷被,抗拒圣明的诏令,罪当处死弃市。”汉武帝下诏削去淮南国两个县的封地。事后,刘安自己感到伤悲,说:“我推行仁义,反而被削夺封地。”他深以为耻,于是加紧策划谋反。刘安与衡山王刘赐互相指责埋怨,在礼节上互不相让。衡山王听说淮南王有反叛的图谋,害怕被他吞并,也结交宾客,准备反叛的器具,认为淮南王一旦西进攻打长安,他就乘机发兵平定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并占有它。衡山王王后徐来在衡山王面前诬陷太子刘爽,想废掉太子改立她的儿子刘孝为太子。衡山王便囚禁了刘爽,并将王印交给刘孝,命他延揽宾客。投奔来的宾客们隐约听说淮南王、衡山王都有反叛的打算,就日夜怂恿鼓动他们。衡山王于是让刘孝的宾客江都人枚赫、陈喜制造战车(輣车)、箭头,私刻皇帝印玺和将、相、军吏的官印。秋季,按照惯例,衡山王应当入朝觐见,途中将经过淮南国;淮南王便说了些兄弟情谊的话(昆弟语),消除了以前的嫌隙,约定共同制造反叛的器具。衡山王当即上书称病,汉武帝赐书信允许他不必入朝。
汉武帝元朔六年(戊午年,公元前123年)?
春季,二月,大将军卫青从定襄郡出兵,攻打匈奴;任命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都隶属大将军卫青指挥。斩杀匈奴数千人后凯旋,在定襄、云中、雁门三郡休整兵马。
朝廷下令大赦天下。
夏季,四月,卫青再次率领六位将军从定襄郡出兵,攻打匈奴,斩杀俘虏一万多人。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两支军队合并为一部,共三千多骑兵,单独遭遇了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激战一天多,汉军伤亡殆尽。赵信原本是匈奴的小王,投降汉朝后被封为翕侯,现在战败,匈奴引诱他,于是他率领剩下的约八百名骑兵投降了匈奴。苏建的军队全军覆没,他只身逃脱,独自回到大将军卫青营中。
议郎周霸说:“自从大将军出征以来,从未斩杀过副将。如今苏建丢弃全军,独自逃回,应该斩首,以显示将军的威严。”军正(军法官)闳、长史(大将军属官)安反驳说:“不对!《兵法》上说:‘小股部队即使再顽强,也会被大部队擒获。’现在苏建以几千兵力抵挡单于几万大军,血战一天多,士兵全部阵亡也没有二心,他自己逃回来,如果杀掉他,就是告诉后来的人一旦战败就别回来了,所以不应该杀。”大将军卫青说:“我卫青有幸凭借皇亲身份(肺腑)在军中效力,不担心没有威严。周霸劝我用杀人来树立威严,这很失为臣之道。况且即使我的职责有权斩杀将领,但以我受到的尊宠和信任,也不敢擅自在国境之外诛杀将领,而应当把情况详细报告天子,由天子亲自裁决,以此表明作为臣子不敢专权,不也是可以的吗?”军官们都说:“好!”于是把苏建囚禁起来,押解到汉武帝所在的地方。
霍去病的崛起与淮南王谋反案
早年背景:?
平阳县小吏霍仲孺在平阳侯府当差时,与卫青的姐姐卫少儿私通,生下霍去病。霍去病十八岁担任侍中,擅长骑射,两次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任票姚校尉。他率八百轻骑勇士脱离大军数百里突袭,斩杀敌军数量远超己方损失。汉武帝称赞:票姚校尉霍去病斩敌二千余人,擒获匈奴相国、当户等官,斩杀单于祖父辈的藉若侯产,生擒单于叔父罗姑,两次战功冠绝全军!遂封霍去病为冠军侯。上谷太守郝贤四次随卫青出征,俘斩二千余人,封众利侯。
元朔六年战况(前123年):?
本年汉军损失两将军(苏建、赵信),翕侯赵信投降,战果有限,因此卫青未获加封,仅赏千金。右将军苏建逃回后,汉武帝免其死罪,贬为平民。
匈奴动向:?
单于得到降将赵信,封他为自次王(仅次于单于),将姐姐嫁给他,共谋对付汉朝。赵信建议匈奴北迁至大漠深处,诱使汉军疲惫远征时再反击,避免靠近边塞。单于采纳此计。
汉朝财政危机:?
连年征战消耗巨大:汉军累计发兵十余万,赏赐将士黄金二十余万斤,而战死士兵与马匹逾十万,军械粮草转运费用尚未计入。大司农国库枯竭,无力支撑军费。六月,汉武帝下诏:允许百姓买爵位或赎罪行(包括免除贪腐罪)。设武功爵(十七级,总价三十余万金),买爵至级别者可优先任官。此举导致官吏选拔混乱,行政效率低下。
元狩元年(己未,前122年)
冬季祥瑞:?
十月,汉武帝赴雍县祭祀五帝,猎获独角五蹄异兽。官员宣称:陛下虔诚祭祀,天帝赐此麒麟祥瑞!遂增祭品庆祝。后官员建议以祥瑞命名年号(此前年号含数字),故改元。
淮南王谋反:?
淮南王刘安与宾客左吴等日夜策划谋反,在地图上部署进军路线。凡长安使者说皇上无子,朝政混乱,刘安则喜;若说朝政清明,皇子健壮,刘安便怒斥其造谣。
伍被的劝谏:?
刘安召中郎伍被商议谋反,伍被痛斥:这是亡国之言!臣仿佛已见王宫生荆棘、露水沾衣的惨景!刘安囚禁其父母。三个月后伍被被迫进言:秦末民心思反,高祖乘势而起。如今大王兵力不及当年吴楚叛乱的十分之一,天下却比那时安定万倍!若执意谋反,恐将招致灭族之祸!刘安听后泪流满面。
家庭内乱:?
刘安庶长子刘不害不受宠爱,其子刘建才能出众,怨恨太子刘迁。刘建暗中举报太子曾密谋杀害汉中尉,朝廷下令彻查。
谋反计划败露:?
刘安欲起兵,伍被假意献策:可伪造丞相文书,强迁豪强至朔方,再假造诏书逮捕诸侯太子亲信,以此激起民怨。同时派刺客诈降卫青,伺机行刺。刘安却自信无需此计,私刻皇帝玉玺及百官印信,并说:朝中除汲黯忠直难骗,公孙弘之辈如揭枯叶般容易对付!
当廷尉逮捕太子的诏令抵达,刘安欲杀国相与内史起兵。但内史称病未至,刘安犹豫不决,太子刘迁自杀未遂。伍被自首告发谋反,汉廷搜出罪证。刘安闻讯自刎,王后荼、太子迁及所有参与谋反者均被灭族。伍被虽曾赞颂汉德,仍因主谋罪被诛;与刘安交好的侍中庄助亦被处死。
衡山王案牵连:?
衡山王刘赐上书请求废太子刘爽,改立刘孝。刘爽派心腹赴长安举报刘孝私造战车、与父王侍妾通奸。恰逢淮南谋反案牵连出藏匿在刘孝家的陈喜,刘孝为自保抢先告发同党枚赫、陈喜。衡山王刘赐自杀,王后徐来、太子刘爽、刘孝皆被公开处决,涉案者全族诛灭。
两案总计诛杀列侯、二千石官员、豪杰等数万人。?
后续事件:?
夏四月,大赦天下。
四月丁卯,立七岁皇子刘据为太子。
五月乙巳,日食。
匈奴万骑攻入上谷,杀数百人。
张骞西域见闻
西域探索:?
张骞从月氏归国后,向汉武帝报告西域诸国风俗:
大宛?(今费尔干纳):位于汉西万里,定居农耕,产汗血宝马,城郭似中原。
乌孙?、?于窴?(今和田):于窴以西河流西注西海(今里海\/咸海),以东河流注入盐泽(罗布泊)。盐泽地下暗河为黄河源头,距长安五千里。
匈奴势力?:控制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族,隔绝汉道。
游牧诸国?(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风俗同匈奴。
大夏?(巴克特里亚):在大宛西南,风俗类大宛。张骞在当地见蜀地竹杖、布匹,商贾称购自身毒(印度)。由此推断身毒距蜀地不远,建议经蜀郡开辟通西域新路,避免羌地险阻与匈奴拦截。
汉武帝的雄心:?
得知大宛、大夏、安息等富庶大国崇尚汉物,北方大月氏、康居兵强可利诱归附,汉武帝决心广地万里,威德遍四海。他命张骞派使者分四路从蜀郡出发,探寻身毒国。虽昆明部族劫杀使者阻挠,汉朝却意外打通与滇国(云南)的联系。滇王问汉与滇谁大?夜郎侯亦如此,因道路闭塞不知汉疆辽阔。使者盛赞滇国潜力,促使汉武帝重启经略西南夷。
汉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年,公元前121年)?
冬季,十月:? 汉武帝刘彻前往雍县(今陕西凤翔),祭祀五畤(祭祀五位天帝的场所)。
三月:?
戊寅日:? 平津献侯公孙弘去世。
壬辰日:? 任命御史大夫乐安侯李蔡为丞相,廷尉(最高司法官)张汤为御史大夫(最高监察官)。
霍去病出击匈奴(春季行动):?
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出发,进攻匈奴。他们穿越了五个匈奴王国,激战六天,越过焉支山(在今甘肃山丹东南)一千多里。
在这次行动中,汉军斩杀了折兰王、卢侯王,俘虏了浑邪王的儿子、相国、都尉,斩首和俘获敌军八千九百多人,并缴获了休屠王用于祭天的金质神像。
汉武帝下诏,加封霍去病食邑二千户。
夏季,汉军分路出击匈奴:?
霍去病再次与合骑侯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一同从北地郡(今甘肃庆阳西北)出发,但分道行进。
同时,卫尉(宫廷卫队长)张骞、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李广一起从右北平郡(今辽宁凌源西南)出发,也分道进军。
李广遭遇战:? 李广带领四千骑兵先行,推进了数百里,张骞率一万骑兵在后跟进。匈奴左贤王率领四万骑兵包围了李广。李广的士兵都很恐慌;李广便派儿子李敢独自率领几十名骑兵快速冲击匈奴骑兵阵列,穿透敌阵,从其左右两翼杀出返回,报告李广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军心这才安定下来。李广命令士兵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外抵御。匈奴猛烈进攻,箭如雨下。汉兵死亡过半,箭也快射完了。李广于是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发射,自己亲自用威力强大的“大黄”弩弓射杀匈奴的副将,接连射死数人,匈奴军的攻势才逐渐松懈下来。此时天色已晚,将士们吓得面无人色,只有李广神态自若,更加精神抖擞地整顿部队,军中将士都佩服他的勇气。第二天,汉军再次奋力作战,死亡人数又超过一半,但杀伤敌人的数量也超过了自己的损失。恰好博望侯张骞率领的军队赶到,匈奴军队才解围撤退。汉军疲惫不堪,无力追击,于是收兵而归。
战后处置:? 根据汉朝法令:博望侯张骞因行军迟缓,延误日期,应当处死,花钱赎罪,贬为平民。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得到封赏。
霍去病的战果:? 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匈奴二千多里,未能与公孙敖会师。霍去病越过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经过小月氏(西域古国名),挺进到祁连山(今甘肃、青海间山脉),俘获了单桓王、酋涂王,以及相国、都尉率领部众投降的共二千五百人,斩首和俘获敌军三万零二百人,擒获匈奴小王七十余人。
封赏与处罚:? 汉武帝加封霍去病食邑五千户。封其部下有功的将领鹰击司马赵破奴为从骠侯,校尉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为煇渠侯。合骑侯公孙敖因行军滞留延误,未能与骠骑将军会师,依法当斩,花钱赎罪,贬为平民。
对霍去病的评价:?
当时,各位老将所率领的兵士、马匹、装备都不如霍去病。霍去病所率领的常常是挑选出来的精兵锐卒,但他也敢于深入敌境,常常率领精锐骑兵冲在大军前面;他的部队似乎也有天佑,从未陷入绝境。
而那些老将却常常因行动迟缓落后而错失战机。因此,霍去病日益受到武帝的亲近宠爱,地位日益显贵,几乎与大将军卫青相当了。
匈奴入侵:? 匈奴入侵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南),杀死俘掠数百人。
江都王刘建谋反案:?
江都王刘建与父亲刘非(易王)宠爱的淖姬等人以及自己的妹妹征臣通奸。
刘建在游览雷陂(在今江苏扬州)时,遇到大风,他派两名郎官乘坐小船进入湖中。小船被风吹翻,两人落水,紧紧抓着船边,在波浪中时沉时浮。刘建在岸边观看大笑,下令不准救援,结果两人都被淹死。
刘建总共杀害无辜者三十五人,一心沉溺于荒淫暴虐。他知道自己罪行深重,害怕被诛杀,便与王后成光一起指使越地婢女(通晓巫术)请神降祸,诅咒汉武帝。
他又听说淮南王、衡山王有谋反阴谋,自己也打造兵器,刻制皇帝印玺,准备造反工具。
事情败露后,主管官员请求逮捕诛杀刘建。刘建自杀,王后成光等人都被处死(弃市),江都国被废除。
胶东康王刘寄去世。?
秋季,匈奴浑邪王投降:?
当时,匈奴单于因浑邪王、休屠王在西部被汉军杀死俘虏数万人而大怒,想召他们回去处死。浑邪王与休屠王感到恐惧,商议投降汉朝,先派使者到边境拦截汉人,让他们向汉武帝报告。
当时大行令(主管少数民族事务)李息正在黄河岸边筑城,见到了浑邪王的使者,便立即派驿车火速向朝廷报告。
汉武帝听到消息,担心匈奴诈降偷袭边境,就命令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前去迎接。
休屠王临阵反悔,浑邪王将他杀死,吞并了他的部众。
霍去病渡过黄河后,与浑邪王及其部众遥遥相望。浑邪王的副将们见到汉军,很多人不愿意投降,纷纷逃走。霍去病便纵马驰入匈奴军中,得以与浑邪王见面,斩杀了那些想逃跑的八千人(指带头逃跑者或其部众),然后让浑邪王独自乘坐驿车先到皇帝巡行所在地(行在所),自己则带领浑邪王的全部部众渡过黄河。
投降的匈奴人共有四万多名,对外号称十万。他们到达长安后,汉武帝赏赐的财物价值数十亿钱(巨万);封浑邪王为漯阴侯,食邑一万户,封其手下小王呼毒尼等四人为列侯。加封霍去病食邑一千七百户。
关于安置降者的争议:?
为运送浑邪王的降部,汉朝征调了两万辆车子(每车配马)。官府没钱支付,就向百姓赊借马匹,有的百姓把马藏起来,结果马匹凑不够数。
汉武帝大怒,想处斩长安县令(负责京城行政)。右内史(负责京城东半部行政)汲黯说:“长安县令没有罪,只有把我汲黯杀了,百姓才肯交出马匹。何况匈奴人背叛他们的君主来投降汉朝,朝廷可以慢慢地由沿途各县依次将他们转送来,何至于搞得全国骚动不安,使我国疲惫不堪,去侍奉这些外族降人呢!”汉武帝默不作声。
不久,浑邪王一行到达长安,商贩们因与匈奴人做买卖而被判处死刑的有五百多人(违禁与胡人交易或交易物品非法出关)。汲黯请求在未央宫高门殿(一说是皇宫侧门)单独进见汉武帝,说:“匈奴攻打我们的要塞,断绝和亲(友好关系),我国兴兵讨伐,死伤将士不计其数,耗费的钱财更是高达百亿巨万。我认为陛下抓获了匈奴人,应该全部没收为奴婢,赏赐给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家属;所缴获的战利品,也一并分给他们,以此告慰天下百姓的苦难,满足民心。现在纵然不能做到这样,浑邪王率领几万人来投降,陛下不惜掏空府库来赏赐他们,征调老实本分的百姓去伺候供养他们,如同奉养骄纵的孩子一般。无知百姓哪里懂得在长安城中做买卖,会被执法官视为将财物非法走私出关而判罪呢?陛下既不能用缴获的匈奴资财来抚慰天下百姓,又凭着微不足道的法律条文杀掉无知百姓五百多人,这正是人们常说的‘为保护树叶而损伤树枝’(本末倒置)啊!我私下认为陛下的做法不妥。”汉武帝沉默不语,没有同意,过了会儿说:“我很久没听到汲黯讲话了,今天他又胡说八道了。”不久之后,汉武帝将归降的匈奴人分别迁徙到沿边五郡(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原来的边塞之外,但都在黄河以南(当时河套地区),保持他们原有的风俗习惯,设立五个“属国”来管辖。从此,从金城郡(今甘肃兰州西北)沿黄河向西,直到南山(祁连山)到盐泽(罗布泊),空旷之地再无匈奴踪迹,匈奴偶尔派侦察兵来,也很稀少了。
金日磾的际遇:?
休屠王太子金日磾(日磾,i di)和他的母亲阏氏、弟弟金伦一同被罚没入官府为奴,送到黄门(皇宫官署)饲养马匹。
过了很久,汉武帝在一次游乐宴饮中检阅马匹,后宫妃嫔满列两旁。金日磾等几十人牵着马从殿下经过,没有人不偷偷观看(宫女),只有金日磾不敢抬头看(宫女)。
金日磾身高八尺二寸(约1.89米),容貌威严,所养的马匹又肥又好。汉武帝感到惊奇,便询问他,金日磾将自己的身世原原本本禀告。汉武帝觉得他很不一般,当天就赐给他沐浴更衣的用具(汤沐)、衣帽,任命他为马监(掌管马匹),后又升迁为侍中(皇帝近侍)、驸马都尉(掌管副车之马)、光禄大夫(顾问官)。金日磾得以亲近皇帝之后,从没有过失,汉武帝对他非常信任喜爱,赏赐累积达千金之多,出行时就让他陪乘(骖乘),入宫则侍奉左右。
皇亲贵戚多有私下抱怨的,说:“陛下随便得到一个胡人小子,反而这么器重他!”汉武帝听说后,对金日磾更加优厚了。因为休屠王曾制造金人(神像)祭祀天神,所以汉武帝赐金日磾姓“金”。
汉武帝元狩三年(辛酉年,公元前120年)?
春季:? 有彗星出现在东方天空。
夏季,五月:? 大赦天下。
胶东王刘寄相关事件:?
当初淮南王刘安谋反时,胶东康王刘寄隐约听到一点风声,就暗中制造作战和防守的器具。等到司法官吏审理淮南王案件时,供词牵连到刘寄(暴露了刘寄的防备行为)。
刘寄的母亲王夫人(王儿姁),是皇太后的妹妹(汉武帝的姨妈),与武帝关系最亲近。刘寄因此内心忧伤恐惧,发病而死,死前不敢指定继承人(暗示有罪不敢)。
汉武帝听说后很怜悯他,就立刘寄的长子刘贤为胶东王。又封刘寄生前最疼爱的小儿子刘庆为六安王,统辖原来衡山王刘赐的封地。
秋季:? 匈奴分别入侵右北平郡(今辽宁凌源西南)、定襄郡(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各出动骑兵数万,杀死俘掠一千多人。
山东水灾与移民:?
崤山以东地区发生特大水灾,百姓大多饥乏困苦。
汉武帝派出使者,命令各地官府打开粮仓(仓廥)赈济贫民,但仍不够用。又鼓励富豪官吏百姓能借贷粮食给贫民的,将其姓名上报朝廷,但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于是汉武帝下令将贫民迁徙到函谷关以西地区(关中)以及朔方郡以南的新秦中地区(今内蒙古河套至甘肃东部一带),共七十多万人。所需衣食全部由官府供给,数年之内官府还借贷给他们生产资料(产业)。
朝廷派出使者分区负责管理(分部护之),派出的使者车辆在路上络绎不绝(冠盖相望)。所花费的钱财高达亿计,多得无法计算。
边防调整:? 汉朝夺得浑邪王故地后,陇西、北地、上郡受匈奴侵扰的情况大为减少。汉武帝下诏将这三郡戍卒(边防军)的数量裁减一半,以减轻天下百姓的徭役负担。
修建昆明池与相关措施:?
汉武帝将要讨伐西南夷的昆明国(在今云南),因为昆明国有个方圆三百里的滇池(今昆明滇池),于是下令在长安西南挖掘一个模仿滇池的人工湖——昆明池,用以训练水军。
当时法令越来越严苛,官吏被免职的很多。战争接连不断(兵革数动),百姓买取免除赋役的“复”(买复)以及达到“五大夫”(第九等爵位)爵位的人很多,可供征调入伍的人(征发之士)日益减少。
于是朝廷任命享有“千夫”和“五大夫”爵位的人为官吏(吏),凡不愿为官的必须献出马匹。又因为官吏玩弄法令(弄法),将他们一律贬谪到上林苑(皇家园林)去砍伐荆棘,或者负责挖掘昆明池的工作。
获得神马与乐府诗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