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 第9章 【汉纪一】

第9章 【汉纪一】(2/2)

目录

过了一两天,萧何前来拜见汉王。汉王又生气又高兴,骂萧何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啊。”汉王问:“你追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将领们逃跑的有十多个,你都不追;去追韩信,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都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全国找不出第二个的奇才。大王您如果只想长久地在汉中称王,那自然用不着韩信;但如果想争夺天下,那么除了韩信,就没有能和您谋划大事的人了。就看大王您如何决策了。”汉王说:“我当然也想向东发展啊,哪能郁郁久居此地呢!”萧何说:“如果决计要向东争夺天下,那么能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果不能重用他,他终究还是会逃走的。”汉王说:“我看在你的面上,让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的。”汉王说:“那就任命他为大将。”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想召见韩信任命他。

萧何说:“大王您一向待人傲慢无礼。如今任命大将,如同召唤小孩儿一样,这正是韩信所以要离开的原因啊。大王如果真要任命他,就该选择一个良辰吉日,自己斋戒沐浴,设置拜将坛,按照任命大将的完备礼仪,这才行啊。”汉王答应了。

将领们听说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当大将。等到任命大将时,竟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

任命韩信的仪式结束后,韩信上座。汉王说:“丞相多次称赞将军,将军将用什么计策来教导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就问汉王道:“如今向东去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大王自己估计,在勇猛、强悍、仁爱、刚强等方面,与项王相比谁更强?”汉王沉默了很久,说:“我不如他。”韩信拜了两拜赞许道:“我也认为大王您不如他。不过我曾经侍奉过项王,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项王厉声怒喝时,上千人都吓得不敢动,但是他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人生了病,他会同情流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病人;可是到了该封赏功臣时,他却把刻好的印章攥在手里,棱角都磨圆了还舍不得给(印刓敝),这就是所谓的妇道人家的仁慈心肠。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他不占据关中而定都彭城;背弃了当初义帝‘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却把他亲近喜爱的人分封为王,很不公平;驱逐原来的诸侯王,而让他们的将领做王,又把义帝迁徙驱逐到江南;他的军队所过之处,没有不被摧残毁灭的,老百姓都不亲近归附他,只是迫于他的威势勉强服从罢了。他名义上虽然是霸主,实际上却已经失去了天下人心,所以他的强大很容易转化为衰弱。现在大王您如果真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诛灭!把天下的城邑封赏给有功之臣,还有什么人会不心服!用正义战争顺从将士们思念东归故乡的心愿,还有什么敌军不能击溃!况且分封在关中的三秦王(章邯、司马欣、董翳),原是秦朝的将领,他们率领秦地的子弟兵打仗多年,死伤逃亡不计其数;后来他们又欺骗部下投降项羽,结果到了新安,项王用欺诈手段坑杀了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得以脱身。秦地的父老兄弟怨恨他们三个人,恨入骨髓。如今项羽倚仗威势,强行封这三人为王,秦地的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而大王您进入武关时,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严刑苛法,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谁不希望大王在秦地称王的。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应在关中称王,关中百姓都知道这一点;大王失掉应有的职位进入汉中,秦地百姓没有谁不感到遗憾。如今大王您起兵东进,三秦之地只要发布一道檄文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汉王非常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就听从了韩信的计策,部署各路将领准备出击。留下萧何收取巴、蜀两郡的租赋,为军队供给粮食。

汉高帝元年(乙未,公元前206年)?

八月,? 汉王刘邦率军从故道(地名,今陕西凤县西北)出击,偷袭雍地(章邯的封地)。雍王章邯在陈仓(今陕西宝鸡东)迎击汉军。雍军战败,向后撤退;在好畤(今陕西乾县东)停下来再战,又被打败,章邯逃往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汉王于是平定了雍地,向东推进到咸阳,率军将雍王章邯包围在废丘,同时派遣其他将领攻占各地。

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都投降了汉王。汉王将他们的封地设置为渭南郡(后称京兆尹)、河上郡(后称左冯翊)、上郡。

将军薛欧、王吸率军出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想借助王陵的军队(驻扎在南阳)去沛县迎接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后。项羽得知后,派兵在阳夏(今河南太康)阻截,汉军无法前进。王陵是沛县人,早先聚集了数千人的队伍,占据南阳,这时才率领部队归属于汉王。项羽把王陵的母亲抓来安置在军营中(作为人质)。当王陵的使者到来时,项羽让王陵的母亲面朝东坐着(表示尊敬),想以此招降王陵。王陵的母亲私下送别使者时,哭着说:“替我告诉陵儿:好好侍奉汉王,汉王是位忠厚长者,最终会得到天下的,不要因为老身的缘故而三心二意。我以一死来为你送行!”说完就伏剑自杀了。项羽大怒,下令将王陵母亲的尸体烹煮(以示惩罚和泄愤)。

项羽任命原吴县县令郑昌为韩王,让他抵御汉军。

张良写信给项羽说:“汉王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关中王职位(指按照怀王之约),现在只想得到关中,一旦实现(原来的)约定就会停止,不敢再向东进兵。”又把齐国、梁国(实指彭越)反叛楚国(项羽)的书信送给项羽看,信中说:“齐国打算和赵国联合起来共同灭掉楚国。”项羽因此打消了西进攻打汉王的念头,转而率兵北上攻打齐国。

燕王韩广不肯迁移到辽东(去做辽东王),(新任)燕王臧荼攻击并杀死了韩广,吞并了他的封地。

这一年,(汉王)任命内史周苛(沛县人)为御史大夫。

项羽催促(被尊为)义帝的熊心赶快迁往江南,义帝的群臣和近侍们逐渐背叛了他。

汉高帝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

冬季,十月,? 项羽暗中命令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在长江中截杀义帝(熊心)。

陈馀调动了他封地(南皮三县)的所有兵力,与齐军联合袭击常山国。常山王张耳战败,逃奔汉国,在废丘谒见汉王刘邦,汉王对他优厚相待。陈馀从代地把原来的赵王歇迎接回来(到赵国),重新立为赵王。赵王感激陈馀,封陈馀为代王。陈馀认为赵王势力较弱,赵国刚刚恢复,就没有去代国就任,留下来辅佐赵王;而派夏说以相国的身份驻守代国。

张良从韩国(韩王成被杀后)抄小路秘密回到汉国,汉王封他为成信侯。张良体弱多病,从未独自领兵作战,常常作为谋士,时时跟随在汉王身边。

汉王刘邦前往陕县(今河南三门峡西),安抚关外(函谷关以东)的父老乡亲。

河南王申阳投降汉王,汉王在其地设置河南郡。

汉王任命韩襄王的孙子韩信(为区别于大将军韩信,后世常称其为韩王信)为韩国的太尉,率军攻取韩国故地。(韩王)信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猛烈攻击韩王郑昌,郑昌投降。

十一月,? 汉王立(韩王)信为韩王,(韩王信)经常率领韩国军队跟随汉王作战。

汉王返回栎阳(今陕西西安阎良区,此时为汉临时都城)建都。

汉军将领们攻占了陇西地区。

春季,正月,? 项羽率军北上到达城阳(今山东莒县)。齐王田荣领兵与项羽会战,战败,逃往平原(今山东平原南),平原的百姓杀死了田荣。项羽重新立田假为齐王。接着项羽向北打到北海(今山东北部)一带,焚烧夷平城郭房屋,坑杀田荣的降兵,掳掠当地的老弱妇幼,所过之处多遭毁灭。齐国百姓于是聚集起来反抗项羽。

汉军将领攻占了北地郡(今甘肃东部),俘虏了雍王章邯的弟弟章平。

三月,? 汉王从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渡过黄河。魏王魏豹投降,率领军队跟随汉王;汉军攻下河内郡(今河南黄河以北),俘虏了殷王司马卬,设置河内郡。

(插入陈平事迹)? 当初,阳武(今河南原阳)人陈平,家境贫寒,喜爱读书。乡里祭祀土地神时,陈平主持分配祭肉,分得非常公平。父老们称赞说:“好啊,陈家的孩子分肉分得真公平!”陈平感慨道:“唉,假使我陈平有机会治理天下,也会像分这肉一样公平合理!”等到诸侯起兵反秦,陈平在临济(今河南封丘东)投靠魏王魏咎,任太仆一职,他向魏王进言,魏王不听。有人还在魏王面前诽谤他,陈平就逃离了魏国。后来投奔项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殷王司马卬反叛楚国时,项羽派陈平去攻打并降服了他。陈平回来后被任命为都尉,赏赐黄金二十镒。没过多久,汉王攻占了殷地。项羽大怒,要诛杀上次平定殷地的将官(包括陈平)。陈平害怕了,便将所得的黄金和印章封好,派人送还项羽;自己单身持剑抄小路逃走,渡过黄河,到修武(今河南获嘉)归顺了汉王刘邦,通过魏无知的关系求见汉王。汉王召他进去,赐给他饭食,然后让他到客舍休息。陈平说:“我是为要事而来的,要说的话不能拖过今天。”于是汉王就与他交谈,谈得很投机。汉王问道:“你在楚军担任什么官职?”陈平说:“都尉。”当天,汉王就任命陈平为都尉,让他做自己的陪乘官(参乘),负责监护军队。将领们一片哗然,都说:“大王您刚得到一个楚军的逃兵,还不知道他能力高低,就和他同乘一辆车,还要让他来监督我们这些老将!”汉王听到这些议论后,反而更加亲近重用陈平了。

汉王向南渡过平阴津(古渡口,今河南孟津东),到达洛阳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当地的三老(掌管教化的乡官)董公拦住汉王劝说道:“我听说‘顺应仁德的昌盛,违背仁德的灭亡’;‘师出无名,事情就难以成功’。所以说:‘指明对方是叛逆贼寇,敌人才可以被征服。’项羽行事无道,放逐并杀害了他的君主(义帝),是天下的大逆贼。行仁政不靠勇猛,行正义不靠武力,(为义帝报仇)大王您应该率领三军将士为义帝穿上丧服,通告诸侯共同讨伐项羽,那么四海之内都将敬仰您的德行,这是夏禹、商汤、周文王那样的义举啊!”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露左臂痛哭,哀悼三天,并派使者通告各路诸侯说:“天下共同拥立义帝,(我们都)北面称臣侍奉他。如今项羽在江南放逐杀害了义帝,真是大逆不道!我调动了关中的所有军队,收拢河南、河东、河内三郡的士兵,将要沿长江、汉水南下,愿意跟随各位诸侯王一起攻打楚国那个杀害义帝的凶手!”使者到了赵国,陈馀说:“汉王杀了张耳,我就出兵。”于是汉王找到一个相貌和张耳相似的人斩首,派人拿着人头送给陈馀;陈馀这才派兵援助汉军。

田荣的弟弟田横收集齐国溃散的士卒,得到几万人,在城阳(今山东莒县)起兵。

夏季,四月,? 田横拥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以抵抗楚军。项羽因此留在齐国(作战),连续打了好几仗,未能攻下城阳。虽然听说汉王挥师东进,但既然已经开始攻打齐国,就想先平定齐国再回头迎击汉军。汉王因此得以率领各路诸侯(归附汉王的诸侯)的军队共五十六万人大举进攻楚国。(汉军)到达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时,彭越率领他的三万多人马归附了汉王。汉王说:“彭将军收复了魏地十几座城池,想赶快拥立魏王的后代。如今西魏王魏豹,是真正的魏国王室后裔。”就任命彭越为魏国的相国,让他独立指挥自己的部队去攻占平定梁地(原魏国地区)。汉王接着率军攻入彭城(今江苏徐州),搜罗财宝美女,天天设置酒宴盛会(庆祝)。

项羽得知后,命令手下诸将继续攻打齐国,自己则亲率精兵三万人向南回师,从鲁县(今山东曲阜)穿过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到达萧县(今安徽萧县西北)。

清晨,? 项羽向东进攻驻扎在彭城的汉军,

中午时分,? 就大败汉军。汉军将士纷纷逃跑,相互拥挤掉进谷水、泗水(均在彭城附近),淹死的士兵有十几万人。汉军士兵都向南往山里逃跑,楚军又追击到灵壁(今安徽宿州西北)以东的睢水岸边;汉军被迫后退,被楚军挤压逼迫,又有十多万人落入睢水,尸体堵塞得睢水都流不动了。楚军将汉王重重包围了起来。正在这时,忽然刮起猛烈的西北风,折断树木,掀开屋顶,飞沙走石,天色昏黑如同黑夜,(这阵大风)迎面向楚军刮去,楚军被吹得阵脚大乱,溃不成军,汉王才得以带着几十名骑兵乘机逃走。汉王想经过沛县带上家眷,但楚军也派人到沛县去抓汉王的家眷;家眷们都逃走了,没能与汉王相见。汉王在路上遇到了儿子刘盈(后来的汉惠帝)和女儿(后来的鲁元公主),就用车载着他们一起走。楚军骑兵追赶上来,汉王急了,把两个孩子推下车去。太仆(掌管车马)夏侯婴(滕公)总是下车把他们重新抱上车载着。这样反复了好几次,夏侯婴说:“眼下虽然危急,(车)赶不快,但怎么能抛弃孩子呢?”所以车子一直慢慢行进。汉王非常愤怒,有十多次想斩杀夏侯婴;但夏侯婴最终还是保护(两个孩子)脱了险。审食其(yi ji)带着刘太公和吕后抄小路寻找汉王,没能找到汉王,反而遇到了楚军。楚军就把他们带回去,项羽经常把他们安置在军营中作为人质。

这时,吕后的哥哥周吕侯(吕泽)作为汉军将领领兵驻扎在下邑(今安徽砀山)。汉王抄小路去投奔他,逐渐收集溃散的士卒。其他诸侯王(看到汉军大败)都背叛了汉王,重新依附楚国。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也逃出汉军,投降了楚国。

(在齐国)田横进攻逃到楚国寻求庇护的齐王田假,田假逃到楚国,楚国人杀了他。田横于是重新平定了三齐(齐、胶东、济北)的土地。

汉王问群臣道:“我愿意舍弃函谷关以东的土地作为封赏,谁能和我共同建功立业(消灭项羽)呢?”张良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最勇猛的将领,与项羽有嫌隙;彭越正与齐国联合在梁地反叛楚国;这两个人现在就可以立即联络使用。而大王您手下的将领中,只有韩信可以托付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您真打算舍弃关东土地,就把它们封给这三个人,那么楚国就可以打败了!”

(插入英布背景)? 当初,项羽攻打齐国时,向九江王英布征兵,英布推说有病,没有亲自前去,只派将领率几千人随行。汉军在彭城打败楚军时,英布又借口生病不肯援助楚国。项王因此怨恨英布,多次派使者去责备他,并召他前来。英布更加恐慌,不敢前去。项王当时正担忧北面的齐、赵两国,西面忧虑汉国,能够依靠的只有九江王英布;又很欣赏英布的才能,想亲近重用他,因此没有派兵攻打他。汉王从下邑移师驻扎砀县(今河南永城北),接着到达虞县(今河南虞城北),对身边的人说:“像你们这些人(指当时身边的谋臣将领),不足以商议天下大事!”谒者(掌管传达)随何上前说:“不明白陛下说的是什么意思。”汉王说:“谁能为我去出使九江,让英布发兵背叛楚国?只要能把项王拖住几个月,我夺取天下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了。”随何说:“我请求出使!”汉王就派了二十个人随同他一起去。

五月,? 汉王到达荥阳(今河南荥阳),各路溃败的军队都已会合到这里,萧何也从关中征发了所有未载入服役名册的老弱之人(不符合服役年龄的青壮年)全部送到荥阳,汉军于是声势重振。楚军从彭城出发,常常乘胜追击败逃的汉军,与汉军在荥阳南面的京邑(今河南荥阳东南)、索亭(今河南荥阳)之间交战。(当时)楚军骑兵众多,汉王挑选军中能够担任骑兵将领的人,大家都推荐原秦军骑士重泉(今陕西蒲城东南)人李必、骆甲。汉王想任命他们,李必、骆甲说:“我们原是秦地百姓,恐怕军中将士不信任我们;希望得到大王您身边善于骑射的人来做我们的助手。”(汉王)于是任命灌婴为中大夫(后称中大夫令,掌议论),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率领骑兵在荥阳东面迎击楚军骑兵,大败楚军,楚军因此无法越过荥阳西进。汉王驻军荥阳,修筑两边筑有墙壁的甬道连接到黄河边,以便从敖仓(秦朝修建的着名大粮仓,在荥阳西北)运输粮食。

周勃、灌婴等人对汉王说:“陈平虽然外表俊美如同帽子上装饰的美玉,但腹中未必有真才实学。我们听说陈平在家时曾和他嫂子私通;侍奉魏王不被容纳,逃去归附楚王;在楚国又不中用,再逃来归附汉王。如今大王您却推崇他,让他做高官,还让他监督各部将领。我们听说陈平收受将领们的金钱,送金钱多的就得到好的待遇,送金钱少的就得到差的待遇。陈平,是个反复无常、制造祸乱的臣子,希望大王明察!”汉王于是对陈平产生了怀疑,召来魏无知(当初引荐陈平的人)责备他。魏无知说:“我向您推荐的是他的才能,陛下您现在责问的是他的品行。现在即使有像尾生(守信)、孝己(孝顺)那样高尚品行的人,但对决定战争胜负的策略毫无用处,陛下哪有闲功夫去用他们呢!楚汉相持不下,我推荐的奇谋之士,关键在于他的计谋是否确实有利于国家。至于私通嫂子、接受钱财,又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汉王又召来陈平责备道:“先生侍奉魏王不合意,侍奉楚王又半途离去,如今又来跟随我,讲信用的人难道是这样三心二意的吗!”陈平说:“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纳我的建议,所以我离开他;侍奉项王,项王不能信任人,他所信任宠爱的,不是项氏宗族便是妻子的兄弟,即使有奇才也不能任用。我听说汉王能够任用人才,所以来归附大王。我是空身而来的,不接受钱财就没有办事的费用。如果我的计谋确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如果毫无可取之处,那么我所收的钱财都原封未动,请允许我封好送到官府,并请求辞去官职,保全我的骸骨回家。”汉王于是向他道歉,给予丰厚的赏赐,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和协调各将领的军官),负责监督全军将领。将领们这才不敢再说什么了。

魏王魏豹向汉王请示回魏国探望生病的亲人(父母);一回到魏国(平阳,今山西临汾),就立即封锁了黄河渡口,背叛汉王,归附了楚国。

六月,? 汉王回到栎阳。

初六(壬午日),? 汉王立儿子刘盈为太子;大赦罪犯。

(在废丘)汉兵引来河水淹灌废丘城,废丘城投降,章邯自杀身亡。至此,雍地全部平定,汉王设置了中地郡(后称右扶风)、北地郡、陇西郡。

汉高帝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

关中大饥荒,一斛(约120斤)米价格高达一万钱,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汉王(刘邦)命令百姓前往粮食相对充裕的蜀郡、汉中郡谋生。

(插叙一段轶事)? 当初,秦朝灭亡时,豪强们都争相夺取金玉珍宝,只有宣曲(地名,约在今陕西西安西)的任氏一家独独挖地窖储藏粮食。等到楚、汉两军在荥阳长期对峙,百姓无法耕种(粮食短缺),那些豪强手中的金玉珍宝就全都流向了任氏(用来换取粮食),任氏因此发家致富,其家族富裕了好几代。

秋季,八月,? 汉王抵达荥阳前线,命令丞相萧何留守关中(大本营),辅佐太子(刘盈),制定法令规章,(负责)建立宗庙、社稷(祭祀场所)、宫室、县邑的事务;遇到来不及上奏请示裁决的事情,允许他根据实际情况先行处理,等汉王回来后,再报告。萧何(在关中)统计户口,通过水路(漕运)和陆路转运粮草,征调兵员补充前线军队,后勤供应从未短缺或中断过。

汉王派谋士郦食其(li yi ji)前去游说魏王魏豹(希望他重新归汉),并召他前来荥阳。魏豹不听,说:“汉王傲慢无礼,侮辱别人,责骂诸侯王和群臣就像骂奴才一样,我实在受不了再见到他了。”于是汉王任命韩信为左丞相,与灌婴、曹参一起率军攻打魏国。

出兵前,汉王问郦食其:“魏国的大将是谁?”郦食其回答:“是柏直。”汉王说:“这还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怎能抵挡得了韩信!他们的骑兵将领是谁?”答:“是冯敬。”汉王说:“他是秦将冯无择的儿子,虽然有点才能,但挡不住灌婴。”“步兵将领是谁?”答:“项佗(tuo)。”汉王说:“他更不是曹参的对手。这样我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韩信也问郦食其:“魏国该不会任用周叔为大将吧?”郦食其说:“主将是柏直。”韩信于是说:“不过是个无能小子罢了。”随即挥师进军。

魏王魏豹在蒲坂(今山西永济西黄河渡口)部署重兵,封锁了通往临晋关(今陕西大荔东)的黄河渡口。韩信便增设疑兵(制造假象),在临晋关对岸排列战船,摆出要强渡黄河的架势;同时暗中派遣伏兵从上游的夏阳(今陕西韩城南)渡口,用木筏绑着大瓦瓮(木罂)作为简易渡船,悄悄渡过黄河,突然袭击魏国的后方重镇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王魏豹大惊失色,急忙领兵回援迎战韩信。

九月,? 韩信打败魏军并俘虏了魏豹,(派人)将他押送到荥阳;(韩信)平定了魏国全境,设立河东、上党、太原三个郡。

(补叙背景)早在汉军在彭城战败向西撤退时,陈馀也察觉到了张耳其实没有死(汉王曾用假人头骗他),于是就背叛了汉王。如今韩信平定了魏地后,派人向汉王请求增兵三万人,打算向北攻取燕国、赵国,向东进攻齐国,再向南切断楚军的粮道。汉王批准了他的计划,就派张耳(与韩信有旧交,熟悉赵国情况)和他一同进军,率领部队向东挺进,然后挥师北上攻打赵国和代国。

闰九月(后九月),? 韩信击败代国军队,在阏与(yu yu,今山西和顺)生擒代国的相国夏说。

韩信攻下魏国、击破代国期间,汉王每次都派人来接收他部队中的精锐士兵,调往荥阳前线去抵抗楚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