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特别训练(2/2)
就这样,邓永辉继续给罗邦传授着枪械方面的技能和知识。罗邦也专心致志的听着,手上的实操训练也是没有落下。直到天色暗了下来,才结束。
出了这个训练场,罗邦还意犹未尽好。邓永辉看出了罗邦的兴奋,也理解。必定男生对枪械天生就会很兴奋。他伸手拍了拍罗邦的肩膀,说道:“走吧,先去吃晚饭,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训练。”
罗邦这才恋恋不舍地将目光从训练场的方向收回,跟着邓永辉和安叔来到了基地的食堂。食堂里人来人往,大家穿着统一的制服,虽然表情严肃,但彼此之间偶尔也会开几句玩笑,氛围轻松又不失纪律性。
邓永辉给罗邦打了一份饭菜,红烧肉的香气混合着青菜的清爽,让训练了一下午早已饥肠辘辘的罗邦胃口大开。他一边大口吃着,一边忍不住问道:“师兄,你们平时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有没有特别惊险的用枪经历啊?”
邓永辉嘴角勾起一抹回忆的笑意,放下筷子,缓缓说道:“有一次,我们追踪一伙跨国贩毒集团,在边境的丛林里展开了对峙。对方火力凶猛,我们被压制在一个土坡后面。当时我的狙击枪派上了大用场,在队友的掩护下,我找到一个绝佳的狙击位置,一枪就打掉了对方的机枪手,这才扭转了局势。”
罗邦听得眼睛都直了,嘴里还含着米饭就迫不及待地追问:“那后来呢?后来是不是把他们都抓住了?”
“哪有那么容易。”邓永辉笑着摇了摇头,“对方见势不妙,分散逃窜。我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追捕,过程中又发生了好几次交火。那次任务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最后成功捣毁了他们的窝点,抓获了主要头目。”
安叔在一旁听着,也忍不住补充道:“所以说,枪械是工具,更是责任。每一次扣动扳机,都关乎着生死,关乎着正义能否得到伸张。邦子,你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把安全和责任牢记在心。”
罗邦郑重地点点头,“安叔,我记住了。”
吃完晚饭,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邓永辉带着罗邦来到了宿舍,这里干净整洁,虽然陈设简单,但一应俱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你就住在这里。”邓永辉说道,“晚上好好休息,明天的训练强度会更大。”
罗邦躺在宿舍的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今天的经历就像一部精彩的电影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手中枪械的触感、实弹射击时的后坐力、命中靶心的喜悦……这些都让他激动不已。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掌握更多的枪械技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保镖。
次日清晨五点,南京郊外的国安训练基地还笼罩在薄雾中。罗邦已经做完三组体能训练,额头上挂着细密的汗珠。他站在射击场边,反复练习着邓永辉昨天教的手枪握持姿势。
起来得挺早。邓永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提着两个金属箱,腋下还夹着一台平板电脑。
罗邦收起姿势,向师兄行礼:早上好!我想多练练基础动作。
邓永辉点点头,将金属箱平放在桌上。箱子打开时发出气压释放的声,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枪械零件和电子设备,在晨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今天除了继续练习92式,还要教你使用这些。邓永辉指向箱子里几个火柴盒大小的黑色装置,微型通讯器、GpS追踪器和反监听扫描仪,现代保镖的必备工具。
罗邦好奇地拿起一个微型通讯器,它在指尖轻得几乎没有重量:这么小?怎么用?
贴在下颌骨这里。邓永辉示范着,通过骨传导传递声音,不需要耳机。按三下启动,长按五秒关闭。他突然压低声音,现在说句话试试。
罗邦按照指示操作,刚说了句,就听到邓永辉腰间传来清晰的回放。他惊讶地瞪大眼睛:这比武侠小说里的传音入密还厉害!
邓永辉难得露出一丝笑意:科技就是现代武学。接下来两周,你要掌握这些设备的操作,就像你练武时掌握每种兵器一样。
晨训从手枪拆解开始。邓永辉要求罗邦在三十秒内完成92式手枪的完全拆解和组装。罗邦的手指在精细零件间穿梭,额头渐渐渗出汗水。
二十七秒,比昨天快了三秒。邓永辉掐着秒表,但还不够。真正交火时,你可能要在黑暗或受伤状态下操作。他突然扔给罗邦一条黑布,蒙上眼睛再试。
黑暗中的拆装完全是另一种体验。罗邦不得不完全依赖触觉记忆,金属零件在指尖的温度和纹路成为唯一指引。第一次尝试花了近一分钟,还装错了一个弹簧。
专注。邓永辉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记住每个零件的触感,就像你练武时记住每个招式的感觉。
第三次尝试时,罗邦终于将时间控制在三十五秒内。当他扯下蒙眼布时,看到邓永辉微微点头,这简单的认可让他心头一热。
午休过后,训练转向高科技设备。邓永辉带罗邦进入一间布满电子设备的实验室,墙上显示屏正播放着各种监控画面。
这是热成像仪。邓永辉拿起一个类似望远镜的设备递给罗邦,能通过体温差异识别目标,有效范围两百米。
罗邦将眼睛凑上去,视野顿时变成深浅不一的红色色块。远处树丛中,一只鸟的轮廓清晰可见,甚至连它扑打翅膀时产生的热量变化都能看到。
太神奇了!罗邦忍不住惊叹,这要是用在夜间行动...
正是如此。邓永辉接过设备,调出一个新程序,现在试试这个——人脸识别同步系统。只要预先输入目标照片,设备能在人群中自动标记出目标。
罗邦操作着这个先进设备,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三师兄,这些高科技设备都需要电力支持,实战中怎么保证续航?
问得好。邓永辉从箱子里取出几个纽扣大小的金属片,这是最新型的无线充电贴片,贴在皮肤上能利用体温差发电,虽然功率不大,但足以维持微型设备运行72小时。
接下来的训练更加严苛。邓永辉设置了一个模拟营救人质的场景,要求罗邦在仅靠热成像仪和微型通讯器的辅助下,潜入一栋模拟建筑并定位。
第一次尝试,罗邦触发了三处激光警报;第二次,他在转角处暴露在视线下;第三次,他终于成功潜入目标房间,却发现只是一个热源假人。
失败原因?邓永辉冷声问道。
罗邦擦着汗回答:太过依赖设备,忽略了实际环境。那个转角处的通风口会产生热气流干扰,我应该提前注意到。
正确。邓永辉的表情略微缓和,科技设备只是工具,真正的武器在这里。他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和这里。又指了指心脏位置。
傍晚时分,安叔来到训练场观察罗邦的进展。他看到罗邦正在练习一种奇特的技巧——闭眼站立,仅凭耳中的微型通讯器反馈的声音提示,向不同方位的靶子射击。
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训练方法?安叔饶有兴趣地问道。
罗邦收起枪,向师父行礼:是的。三师兄说设备只是辅助,我想试试把听风辨位的功夫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
安叔满意地点点头,转向邓永辉:永辉,你觉得如何?
邓永辉难得地露出赞赏神色:有创意,而且有效。他刚才的命中率达到八成,对初学者来说很不错。
邦子有天赋。安叔拍拍罗邦的肩膀,但记住,真正的功夫不在炫技,而在千锤百炼后的本能反应。
当晚,罗邦在宿舍里反复练习着各种设备的快速操作。就在他第三次拆装手枪时,邓永辉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密封的黑色公文包。
额外课程。邓永辉将公文包放在桌上,指纹解锁后展开,露出里面精密的电子设备,这是国安最新研发的多功能战术眼镜,集成了夜视、热成像、测距和简易生命体征检测功能。
罗邦小心翼翼地捧起眼镜,它比普通墨镜略重,镜腿处有微型控制按钮。
明天开始,你要学习在复杂环境下同时运用多种设备。邓永辉的语气变得严肃,
罗邦认真点头:“师兄,你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掌握这些技能,一定不让你喝师父失望!”
专心训练。邓永辉眼神变得格外锐利,认真的说道:“ 接下来几天,训练强度会加倍。做好准备!
罗邦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手中的战术眼镜倒映着闪烁的光点。他知道,这些天学到的技能,一定会成为在他以后职业保镖生涯扭转战局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