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387章 蜀中困境,荆益裂隙

第387章 蜀中困境,荆益裂隙(2/2)

目录

关羽重重抱拳:“大哥放心,荆州在,云长在!只是……”他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说道,“蜀中诸公,若不明荆州之重,只知一味索求,恐伤将士之心。”

送走关羽,刘备独自一人在王府后园徘徊,心中充满了无力感。称王带来的短暂振奋早已消散,现实的困境如同冰冷的锁链,将他牢牢捆住。

与此同时,丞相府内,诸葛亮与法正对坐。

“孝直,今日之事,你怎么看?”诸葛亮揉着眉心,难得地显露出一丝疲惫。

法正咳嗽两声,冷笑道:“还能怎么看?东西离心,其势已成。关云长心高气傲,视荆州为禁脔,岂容他人染指,即便是大王之命,亦要打个折扣。而蜀中诸人,新败之余,惊魂未定,只盼荆州能输血的,大有人在。长此以往,祸起萧墙,并非危言耸听。”

诸葛亮叹息道:“我何尝不知?然大王基业,维系于荆益一体。若荆州有失,则困守蜀中,终难成大器。若益州不稳,则荆州孤悬在外,亦难持久。如今林凡势大,曹贼虎视,内部若再生乱,则大势去矣。”

“当务之急,”法正目光锐利,“并非纠结于那三成五成的钱粮。而是要让大王,让蜀中诸公,认清现实!林凡,已非疥癣之疾,乃心腹大患!与其内部争利,不若思索,如何在此强敌环伺下,寻得一线生机!是联曹?还是……另做他图?”

诸葛亮沉默片刻,羽扇停住,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联曹?恐是与虎谋皮。另做他图……谈何容易。眼下,唯有尽力斡旋,稳固内部,积蓄力量,以待天时了。”

然而,无论是诸葛亮还是法正都清楚,所谓的“天时”,在林凡这般恐怖的发展速度面前,显得如此渺茫。荆益之间的裂隙,在外部巨大的压力下,非但未能弥合,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名实之辨,隐患深种**

江陵,关羽府邸。

回到荆州的关羽,心情并未好转。看着案头来自成都的、催促钱粮以及询问荆州防务细节的文书,他心中一阵烦闷。

“大哥终究是信不过我么?”他放下文书,走到窗前,望着长江东流,丹凤眼中寒光闪烁,“蜀中那些人,只知躲在后面指手画脚,岂知我镇守荆州,直面强敌之压力?”

他又想起细作回报的,关于竟陵在荆南推行新政、百姓称颂的场景,一股无名火更是涌上心头。

“林凡……若非大哥与军师一再劝阻,某定要提一旅之师,与你见个高低!看看是你的奇技淫巧厉害,还是某的青龙偃月刀锋利!”

“父亲,”长子关平悄然入内,低声道,“听闻成都方面,对父亲此次只允诺三成钱粮,颇有微词,甚至有人言父亲……尾大不掉。”

“哼!”关羽猛地一拍窗棂,震得灰尘簌簌而下,“竖子不足与谋!他们懂什么?荆州若失,蜀中还能偏安几时?”

同样的,在成都,一些原本就对关羽傲慢性格不满的官员,也在私下议论。

“关云长也太过跋扈!大王有难,竟只肯出三成钱粮!”

“我看他是被林凡吓破了胆,只想守着荆州自家基业!”

“若无我益州支撑,他荆州早就……”

流言蜚语,在两地之间悄然传播。

刘备称王,本该是集团力量的凝聚与升华。然而,失去汉中的战略缓冲后,困守蜀中的窘迫与荆州面临的直接压力,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林凡这个强大的外部存在,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依靠“兴复汉室”口号和个人情谊维系的政治军事联盟之下,那日益清晰的裂痕。

荆益裂隙,已非隐患,而是正在演变成一场足以摧毁刘备集团根基的危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