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大明仙缘:我的皇孙在幕后 > 第386章 上朝!

第386章 上朝!(2/2)

目录

杨士奇谨慎地扫视侧旁,低声说道:“茹大人与秦大人都未到场。”

此言一出,解缙等人面色骤变。

再度环顾,果然不见茹瑞与秦文用身影。

反倒是齐泰、方孝孺等人,端坐于往日六部尚书专属之位。

尤为关键的是——

詹徽竟退居次席。堂堂六部之首、吏部尚书,如今却立于齐泰与方孝孺身后。

而高台之上,朱允炆并未登上御座,却伫立其侧。

此位置,本应为储君所立。

目睹此景,满朝文武瞬间了然。

联想到昨夜以来种种变故,以及江夏侯方才的举动。

即便心中早有预感,此刻,仍不免各怀心思。

以儒家正统自居的“衍圣公”孔讷,连同翰林院、国子监诸多硕儒,脸上不自觉浮现喜色,挺直了脊背。

局势显然已倾向二皇孙。

而另一边,与茹瑞、秦文用交情深厚的一众官员,终于按捺不住,急忙出列发问。

“殿下,斗胆请问,兵部尚书茹瑞、工部尚书秦文用两位大人,如今身在何处?”

发问者,乃大明长兴侯耿炳文。

五军都督府分前、中、后、左、右五军。

朝廷功臣勋贵之家,多有子弟任职其中,以示殊荣。

耿炳文执掌前军,李景隆统领中军!

然而,近年来朱元璋明里暗中削弱勋贵将领之权,转而强化兵部。

致使今日勋贵仅有爵位,无实职掌控。

虽冠以“统帅”“总领”之名,却早已不必赴军营理事,只须安居侯府即可。

为避嫌、免遭帝王猜忌,他们能避则避,最多遣子孙代为履职。

这正是为何开国武将威名赫赫,其后代却被世人讥为“虎父犬子”的根源所在。

若无外敌侵扰,勋贵难以如世家般绵延掌权。

否则,必成大患。

也因此,长兴侯耿炳文与李景隆,并未真正执掌军权。

此时身处大殿,更难有所作为。

但眼下,耿炳文这一问,恰是群臣共同心声。

所有人的目光齐聚朱允炆,静候答复。

“殿下昨夜为皇爷失踪之事彻夜未眠。”

此时,齐泰越众而出。

“大明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内忧外患交迫,不可一日无主心骨!”

“故而……”

“由詹大人牵头,拟定国策纲要,务求政局安稳!”

“皇爷无故杳然,此事断不可轻忽。”

“因此,今日朝议,聚焦两点。”

齐泰竖起两指。

“其一,大明需定主心骨!”

“其二,有功者赏,有过者罚!”

话音落下,殿内鸦雀无声。

齐泰!

他不过一介翰林学士,越权僭言尚且罢了,

如今竟抢先回应大臣质询。

换作往日,已是大不敬之罪。

可此刻——

群臣皆望向朱允炆。

既然事已至此,有些话,终究需由他亲自点头默许。

“詹大人,您来说吧。”

这时,朱允炆缓缓开口。

詹徽面露苦涩,只得缓步出列。

自昨夜起,他心神交瘁,始终难决何去何从。

宫中每一分变动,对臣子而言,皆如雷霆压顶、风雪扑面。

他虽为吏部尚书,蒙皇爷亲手提拔,却非茹瑞那等浮泛党羽。

他更明白——君为君,臣为臣,父为父,子为子。

国不可一日无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