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戴高乐机场的阳光(2/2)
可看着那些说着法语的小朋友,砚砚心里又有些忐忑:万一他们不喜欢恐龙怎么办?万一我说不好法语,他们听不懂怎么办?
“怎么了,砚砚?”陆沉从后视镜里看到他紧绷的小脸,轻声问道。
砚砚抿了抿嘴,小声说:“爸爸,我要是跟法国小朋友说话,他们听不懂怎么办?”
陆沉笑了,从副驾驶座上拿起一张法语卡片——正是王雪准备的那张,上面画着恐龙,写着“我喜欢恐龙,你呢?”。他把卡片递给砚砚:“别担心,你看,王雪阿姨都帮你准备好了。而且,恐龙是全世界小朋友都喜欢的,就算不说法语,你把雷克斯拿出来,他们肯定会围过来的。”
陆沉父亲也转头安慰道:“砚砚不用怕,法国的小朋友都很友好。爷爷年轻时在巴黎,不会说法语,就靠手势和画画,也交到了很多朋友。你这么可爱,还有恐龙玩偶帮忙,肯定能交到好朋友。”
砚砚接过卡片,看着上面圆滚滚的恐龙图案,心里的担心少了些。他把卡片放进牛仔裤的口袋里,又摸了摸背包上的恐龙钥匙扣——阳光照在钥匙扣上,三角龙的眼睛真的泛着淡淡的光,像在给他加油打气。
车子穿过塞纳河上的桥,远处的埃菲尔铁塔渐渐映入眼帘。铁塔在阳光下泛着银灰色的光,笔直地矗立在河畔,像一个巨大的钢铁巨人。“爷爷,你看!是埃菲尔铁塔!”砚砚指着远处,兴奋地喊道。
陆沉父亲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笑着说:“这就是你爸爸小时候画成恐龙犄角的铁塔。当年他说,铁塔太高了,恐龙的犄角也这么高,肯定能看到全巴黎。”
“我觉得铁塔比恐龙还高!”珩珩趴在车窗上,目不转睛地看着铁塔,“爸爸,我们什么时候去铁塔
“明天下午就去,”陆沉说,“等我们吃完杜邦爷爷的可颂,就去塞纳河畔散步,近距离看铁塔,还能坐船游河呢。”
“太好了!”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欢呼起来。
车子拐进一条更窄的小巷,尽头就是陆沉父亲的公寓。公寓是一栋老式的五层小楼,外墙爬着绿色的常春藤,门口有一个小小的花园,里面种着玫瑰和薰衣草,香气扑鼻。陆沉把车停在门口,拎起行李,陆沉父亲则牵着孩子们的手,推开了花园的铁门。
“到家啦!”陆沉父亲推开门,率先走了进去,“我让钟点工阿姨做了你们爱吃的红烧肉,还有珩珩喜欢的番茄炒蛋,都是家里的味道。”
珩珩和砚砚跟着跑进去,立刻被客厅墙上的照片吸引住了——那是一面“家庭照片墙”,上面有陆沉小时候在巴黎的照片,穿着小小的西装,站在铁塔前,手里拿着一个铁塔模型;有许杰和陆沉的结婚照,背景是上海的外滩;还有珩珩和砚砚从小到大的成长记录,从襁褓里的婴儿到背着书包的幼儿园小朋友。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张刚洗出来的全家福,是上次视频时用截图合成的,现在终于能补上真正的合影了。
“爷爷,这是我!”砚砚指着照片里自己的笑脸,又指了指窗外的埃菲尔铁塔,“爸爸,我们明天一定要去铁塔下拍照,把真正的全家福挂在这里。”
陆沉走过来,揉了揉他的头:“好,明天就去。今天我们先好好休息,倒倒时差,晚上带你去塞纳河边散步,看看铁塔的夜景——比白天更漂亮,灯光亮起来的时候,像撒了一层星星。”
砚砚点点头,从背包里掏出自己的手绘日记,翻到空白的一页,用铅笔写下:“巴黎的阳光有黄油味,爷爷的钥匙扣会发光,铁塔比恐龙还高。”写完,他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正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照片墙上,落在爷爷的笑容里,落在他的恐龙钥匙扣上,温暖而明亮。
陆沉父亲走进厨房,从冰箱里拿出刚切好的水果,放在盘子里端出来:“孩子们,先吃点水果垫垫肚子,晚饭马上就好。”他看着孩子们围在水果盘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巴黎的见闻,心里满是欣慰。他转身走进书房,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来,里面是一个手工雕刻的剪纸龙小摆件,龙的鳞片刻得细密,眼睛用红玛瑙镶嵌,栩栩如生——这是他特意给许杰的设计师准备的,想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中国剪纸的魅力。
“阿沉,”他把陆沉叫进书房,把木盒递给她,“这个你明天带给许杰的设计师,让他们参考参考,剪纸龙的寓意我都写在纸条上了,放在盒子里。”
陆沉接过木盒,打开看了看,笑着说:“爸,您想得真周到,许杰肯定会很高兴的。”
“都是为了孩子们,为了你们的事业,”陆沉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要你们好好的,孩子们健康快乐,我就放心了。”
晚饭时,餐桌上摆满了家常菜,红烧肉炖得软烂,番茄炒蛋酸甜可口,还有一盘清炒时蔬,都是孩子们爱吃的味道。陆沉父亲不停地给孩子们夹菜,嘴里念叨着:“多吃点,长途飞行肯定饿坏了。”
珩珩一边吃着红烧肉,一边说:“爷爷,你的红烧肉比血蹄叔叔的糖醋排骨还好吃。”
砚砚则夹了一块番茄炒蛋,点点头:“嗯,和王雪阿姨做的一样香。”
陆沉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暖暖的。这趟巴黎行,不仅是孩子们的成长之旅,更是这个“跨国家庭”的团聚之旅。机场的拥抱、车程的闲聊、餐桌上的饭菜,每一个细节都透着温暖,每一份牵挂都落到了实处。
晚饭后,陆沉带着孩子们去塞纳河畔散步。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碎金。埃菲尔铁塔在夕阳的映照下,变成了金黄色,格外壮观。河边有很多散步的人,有情侣牵手漫步,有老人推着婴儿车,还有街头艺人在弹奏吉他,悠扬的旋律在空气中流淌。
珩珩和砚砚拉着爷爷的手,沿着河岸慢慢走着,偶尔停下来捡起一块光滑的鹅卵石,说要带回去给王雪阿姨和血蹄叔叔当礼物。“爷爷,你看,河里有船!”砚砚指着河面上驶过的游船,兴奋地喊道。
“那是游塞纳河的船,”陆沉父亲说,“明天我们也坐船,从河里看铁塔,又是另一种样子。”
陆沉掏出手机,拍下夕阳下的铁塔,拍下孩子们和爷爷的背影,发给许杰和王雪,配文:“塞纳河畔的日落,孩子们很开心,明天去面包店和铁塔,后续文创素材陆续奉上。”
王雪很快回复,发来一张照片,照片里是她办公桌上的恐龙尾巴,配文:“看到你们的照片,真为你们开心!砚砚的法语说得真棒,记得让他每天跟我视频打卡。”
血蹄也回复:“孩子们想吃恐龙饼干了吧?等你们回来,我给你们烤个超大的恐龙面包!”
陆沉把手机递给孩子们看,珩珩和砚砚看着王雪和血蹄的消息,笑着说:“我们明天就去买恐龙饼干,拍照片发给他们看。”
夕阳渐渐落下,埃菲尔铁塔的灯光亮了起来,一闪一闪的,像星星在眨眼睛。孩子们站在河畔,仰着头看着铁塔,眼里满是惊叹。陆沉父亲牵着他们的手,陆沉站在旁边,掏出手机,按下了快门——一张新的全家福,在巴黎的夜色里,在铁塔的灯光下,定格成了永恒的温暖。
这一天,戴高乐机场的阳光带着黄油香气,巴黎的街景满是风情,塞纳河畔的夜色温柔浪漫。而比这一切更温暖的,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光,是跨洋牵挂的落地,是这个“跨国家庭”在巴黎开启的新故事。
明天,他们会去杜邦面包店,尝尝恐龙形状的黄油饼干;会去埃菲尔铁塔下拍照,完成珩珩的恐龙路线图;会去自然历史博物馆,寻找砚砚心心念念的恐龙骨架。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他们最珍贵的回忆,成为跨洋联结中最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