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宫闱寒夜缝征衣,教场阅兵壮三军(2/2)
马万年单膝跪地,双手捧着白杆兵的调兵虎符,递到岳承嗣面前,声音比平日更显铿锵:“岳将军,末将马万年,率两千白杆兵听候调遣!阵前若有差池,甘受军法,绝不给母亲、不给白杆兵丢脸!”
岳承嗣接过虎符,郑重地拍了拍马万年的肩膀:“秦侯爷放心,我与万年兄弟同赴潼关,定是同生共死的交情。白杆兵的威名,绝不会在这一战中受损。”
秦良玉点了点头,转身看向两千白杆兵,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沙场老将的威严:“你们跟着万年,要像跟着我一样,与其他弟兄们同心协力。守住潼关,就是守住西安,守住你们在家乡的亲人!若有人敢临阵退缩,军法处置!”
“遵侯爷令!” 白杆兵齐声应答,声浪震得积雪微颤,长枪上的红缨在风雪中猎猎作响。
不多时,朱由检身着龙袍,腰佩天子剑登上高台。他目光扫过下方的将士与后宫众人,声音如同惊雷般在教场回荡:“将士们!李自成困西安,刘文秀率五万闯兵北上驰援,若让他们合兵一处,陕西百姓就要遭难,大明的西北门户就要洞开!今日你们出征,是为解西安之围,是为把闯贼赶出大明的土地,是为了让天下人知道 ——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明土!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存!”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存!” 三万将士齐声高呼,连嫔妃们都跟着红了眼眶,用力挥动着手中的绢帕,将宫闱的暖意与朝堂的决心,紧紧拧在一起。
朱由检拔出天子剑,剑身在阳光下泛着冷芒:“朕赐你们‘靖难讨贼’旗!岳承嗣为主将,曹变蛟、周遇吉、马万年为副将,率部驰援潼关,解西安之围!朕在京师等着你们,等你们带着捷报,陪朕一起祭告太庙,告慰列祖列宗!”
岳承嗣四人策马来到高台下,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岳承嗣作为主将,率先举起盛满酒的碗 —— 酒里浸着他刺破指尖滴入的血,红得格外刺眼:“臣岳承嗣,以血为誓!定挡闯贼于潼关,不解西安之围,誓不还朝!”
曹变蛟、周遇吉、马万年也同时举起血酒,齐声应和:“定挡闯贼!誓不还朝!”
四人饮尽血酒,酒液顺着嘴角滑落,混着雪水,却燃得人心头发烫。他们翻身上马,岳承嗣抽出佩刀,指向朝阳门的方向:“全军出发!”
马蹄踏过积雪的 “咯吱” 声中,队伍缓缓前行。白杆兵里的老兵王二柱,把护耳塞给冻得嘴唇发紫的流民新兵李狗儿:“拿着!你小子年纪小,耳朵冻坏了怎么听号令?等杀了闯贼,我带你回四川吃辣锅!” 李狗儿攥着护耳,又从怀里掏出半块还带着体温的麦饼递回去:“叔,这个给您,我娘说吃了麦饼,打仗有力气!”
前方,曹变蛟拍了拍岳承嗣的肩膀,笑着打趣:“岳将军,方才教场那阵仗,连我家边军都被后宫娘娘们的心意暖到了,这一战咱们要是输了,都对不起娘娘们缝的棉衣!” 周遇吉跟着点头,目光望向西安的方向:“等解了西安之围,咱们还得请孙侯爷(孙承宗)喝一杯,让他看看咱们这些年轻将领,也能撑起大明的江山!” 马万年也凑过来,眼神明亮得像燃着的火:“我白杆兵的长枪,定先捅破刘文秀的阵脚,给咱们大军开道!”
岳承嗣望着身边的三人,又看向身后绵延数里的队伍 —— 流民兵握着磨亮的刀,边军兵紧了紧铠甲的系带,白杆兵挺着重枪,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同一种坚定。远处高台上,朱由检与周皇后仍在目送,风雪虽寒,却挡不住三万将士的热血,挡不住大明君臣同心、后宫与前线相守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