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朱紫国怪疾,暗手种混沌(1/2)
小雷音寺的虚妄与凶险,如同潮水般退去,只留下满地狼藉与师徒几人心中难以磨灭的波澜。弥勒佛来得突兀,去得洒脱,将那黄眉童儿连同两件厉害法宝一并收回,看似云淡风轻地化解了一场泼天大祸。
然而,无论是孙悟空火眼金睛中残留的疑虑,还是沙僧弱水大道对那混沌阵法的本能悸动,都昭示着此事绝非“童子偷宝下界”这般简单。那地底深处被引动又强行镇压的混沌魔神残力,如同一根毒刺,深深扎在知情者的心头。
唐僧受了这番惊吓,越发沉默,只是每日诵经愈发勤恳,仿佛唯有佛前青灯方能驱散他心中的不安。猪八戒倒是恢复得快,劫后余生,只顾着庆幸,又开始琢磨起下一顿斋饭在何方。
唯有孙悟空与沙僧,默契地保持着警惕。孙悟空不时以火眼金睛扫视四方,对任何一丝不谐的气息都报以最大的戒备。沙僧则更加沉静,体内弱水大道如同经过淬炼的寒铁,愈发凝实内敛,那初窥门径的“御”之境界,虽未再次施展,却已在他道基中生根发芽,让他对周遭天地,尤其是水汽与某些隐晦能量的流动,感知得愈发清晰。
如此又行了一月有余,虽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遭遇些不成气候的山精野怪,却再无类似小雷音寺那般凶险的劫难。然而,这份看似平静的西行路,却总让人感觉像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安宁。
这一日,前方现出一座城池,气象恢宏,人烟稠密。城楼之上,旗帜招展,守卫森严,城门匾额上书三个鎏金大字——朱紫国。
师徒几人行至城下,但见城门处车马络绎,商旅往来,看似一片繁华。然而,细看之下,却能发现行人脸上大多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色,城头巡逻的兵士眼神中也隐含疲惫与焦虑。
“这朱紫国……似乎有些不对。”孙悟空金睛闪烁,低声道。
沙僧默默点头,他虽未刻意探查,但体内弱水大道对气息的敏感,让他察觉到这繁华都城的上空,隐隐笼罩着一层难以察觉的、混合着病气与淡淡妖氛的晦暗云团。
入得城来,更是印证了他们的猜测。街市虽热闹,却少了几分寻常都城的鲜活气,叫卖声有气无力,行人步履匆匆,眉宇间锁着愁云。更时不时能听到一些窃窃私语,提及“陛下”、“怪病”、“三年”等字眼,伴随着无奈的叹息。
唐僧心善,见状便道:“我等既到此地,当入朝倒换关文,若国王有疾,或可探问一二,尽些心力。”
几人遂前往皇宫,递上关文求见。不多时,有内侍引他们入殿。只见那金銮殿上,宝象国国王(非前文碗子山波月洞的宝象国,此为朱紫国国王)端坐龙椅,却是一副病恹恹的模样,面色蜡黄,眼窝深陷,气息虚弱,虽强打精神,却难掩眉宇间的痛苦与憔悴。两旁文武大臣,亦是面带忧色。
国王见唐僧仪表不凡,又有东土大唐文书,勉强振作精神,吩咐用印。交换关文之际,唐僧合十问道:“陛下龙体似乎欠安,贫僧观这满城百姓亦面带忧色,不知所患何疾?贫僧略通医理,或可一试。”
国王闻言,长叹一声,蜡黄的脸上露出悲苦之色:“圣僧有所不知。朕此病……唉,非药石能医也。”
原来,三年前,朱紫国国王与金圣宫娘娘于端阳节在御花园饮酒看龙舟,忽然一阵狂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风停后,金圣宫娘娘竟凭空消失,不知所踪!国王受此惊吓,又思妻成疾,便落下这心口疼痛、茶饭不思的怪病,三年来遍请名医,用尽良药,皆无效果。更诡异的是,自那以后,朱紫国境内便时常有孩童无故失踪,闹得人心惶惶。
“有这等事?”孙悟空眼中精光一闪,“陛下可知那妖风来历?”
国王摇头苦笑:“朕亦不知。只恍惚听得那风中似有铃铛声响,具体如何,却记不真切了。”
孙悟空与沙僧对视一眼,心中皆有了计较。掳掠皇后,盗取孩童,这行事风格,绝非善类。
倒换关文已毕,师徒几人出了皇宫,在驿馆住下。
是夜,月黑风高。
孙悟空对沙僧和猪八戒道:“你二人护好师父,俺老孙去探探那妖风的根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