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蓝蝶茶殇:死神在人间的八种形态 > 第21章 文明该有的温度

第21章 文明该有的温度(2/2)

目录

无数行代码重组,变成了全新的“可能性评估系统”。

这个系统不再预测恐惧,而是分析人类在面对生死时的选择,为那些陷入迷茫的人,提供关于生命价值的参考。

阿迪缇看着闪烁的屏幕,轻声说:

“这才是科技该有的温度。”

法典的升华

三条法则在水晶碑上流转融合,原本透明的碑体逐渐变得更加澄澈,内部浮现出动态的星河图景。

无数细小的光点在星河中穿梭,每个光点都是一个被重新理解的生死故事。

有的是恋人的告别,有的是亲人的重逢,有的是陌生人的守望。

未来AI的全息投影出现在法庭中央,它的电子音不再是冰冷的机械声,而是第一次流露出类似感动的波动:

“这不是约束,而是解放。人类终于挣脱了对死亡的枷锁,找到了与生死相处的方式。”

一位二战幸存者坐在轮椅上,被护工推到水晶碑前。

他轻轻抚摸着自己手腕上已淡化的集中营编号,那道刻痕曾是他一生的噩梦,代表着死亡与绝望。

而此刻,看着碑上的法则,他的眼中泛起泪光,声音颤抖:

“原来我们可以选择不再恐惧,原来那些逝去的人,从未真正离开。”

文明的共鸣

新法典没有任何强制力,既没有法律的条文约束,也没有权力的机关执行,却在全球引发了自发的遵从。

因为它并非来自某个权威的制定,而是源于人类集体灵魂的共鸣,是每个生命对生死的重新理解。

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在看到新法典的瞬间,纷纷叫停了“寿命期货”的交易。

这种以人类寿命为赌注的金融产品,曾是华尔街最热门的投资项目。

而如今,他们开始将资金转向“生命价值基金”,用于资助医疗研究、教育事业与公益项目。

用财富去守护生命的价值,而非赌上生命的长度。

各国的教育部门连夜召开会议,组织专家修订教科书里与死亡相关的章节。

那些曾经将死亡描述为“终结”“消失”的文字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对生命循环的解读,对记忆与传承的阐释。

孩子们从课本里,第一次读懂了死亡的温柔与庄严。

虚拟世界的游戏公司里,玩家们自发发起了一场设计大赛,为游戏中的Npc设计充满诗意的“死亡仪式”。

有的Npc死亡后,会化作游戏里的星辰,照亮玩家的冒险之路;

有的Npc会留下一封书信,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有的Npc会在玩家的记忆里出现,给予新的任务与指引。

虚拟世界的死亡,也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延续。

最动人的画面,发生在非洲撒哈拉边缘的某个小村庄。

村里的百岁老人在睡梦中自然离世,村民们没有哭泣,而是穿上色彩鲜艳的衣裳,敲响了牛皮鼓,为老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典。

他们围着老人的遗体唱歌,歌声穿过村庄的茅草屋,飘向远方的沙漠:

“您变成我们的记忆,我们成为您的延续。您的智慧在我们口中流传,您的善良在我们手中延续,死亡只是一场温柔的远行。”

法典的永恒演化

水晶碑并非一成不变的完成体,而是一块持续生长的生命之碑。

它随着人类对生死的理解不断进化,永远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每天日出时分,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水晶碑上,碑体就会新增一条来自人类集体智慧的补充条款。

这些条款有的来自孩子的童言,有的来自学者的研究,有的来自普通人的生活感悟。

它们像树叶一样,为法典增添着新的脉络。

每逢月圆之夜,水晶碑上那些过于僵化的表述,会在月光的洗礼下自动修正。

因为人类对生死的理解,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个固定的阶段。

法典也需要随着文明的进步,不断调整着表达的方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