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这是我的诗啊!(1/2)
许都。
曹操府内,寒气逼人。
曹操身着一袭常服,正端坐于案前,审阅着从兖州各地送来的军政要务。
炭火在铜盆里烧得正旺,却驱不散他眉宇间那一抹凝重。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被亲卫领了进来,他单膝跪地,声音因急促的呼吸而显得有些不稳。
“报!”
“禀丞相,洛阳十万火急军情!”
曹操缓缓抬起头。
“讲。”
“大将军刘景……不,是冀王刘景,于日前在洛阳德阳殿,受封为王!”
斥候的话音刚落,曹操握着笔简的手猛然一紧。
“王?”
“是的,冀王!”
“由太傅卢植、太保皇甫嵩、司徒王允、太常蔡邕四位元老联名上奏,百官附议,何太后当庭准奏!”
“册封刘景为冀王,食邑五万户,加九锡,建王都于邺城,开府置官,仪同三司!”
“哐当!”
曹操手中的竹简被狠狠掼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他猛地站起身,胸膛剧烈起伏,双目赤红。
“卢植!王允!”
“一群老匹夫!”
“竖子!昏聩!!”
他咆哮着,声音在空旷的书房内回荡,充满了无尽的愤怒与失望。
“蠢货!一群蠢货!”
“他们这是在助纣为虐!这是在为国贼披上龙袍!”
他一脚踹翻了身前的火盆,滚烫的炭火混着灰烬洒了一地,发出“滋滋”的声响。
斥候被这股滔天的怒气吓得伏在地上,头都不敢抬。
曹操在室内来回踱步,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他本以为,自己才是匡扶汉室、扫平寰宇的天命之人。
可刘景,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皇室宗亲,却一步步走在了他的前面。
如今,更是直接称王!
这彻底打乱了他所有的部署,也狠狠地刺痛了他那颗骄傲的心。
“还有什么?”
曹操停下脚步,声音嘶哑地问。
斥候不敢怠慢,连忙回道:
“冀王大宴群臣,席间……席间横槊赋诗一首,名动洛阳。”
“诗?”
曹操皱起了眉头。
“念。”
斥候定了定神,开始用一种抑扬顿挫的语调,将那首诗背诵出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这第一句从斥候口中吐出时,曹操的怒火瞬间凝固了。
他的身体僵在原地,脸上满是错愕。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的瞳孔开始收缩,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这诗……
这诗句,这意境,这苍凉又雄浑的气魄……
斥候还在继续背诵。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月明星稀,玄鸟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当最后一句“天下归心”落下时,曹操的脸色已经由红转白,由白转青。
他踉跄着后退两步,一屁股坐倒在席塌上,眼中满是失魂落魄的震惊。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这首诗,这每一句,每一个字,都像是从他自己灵魂最深处呐喊出的声音!
是他这些年来求贤若渴、渴望建功立业的内心写照!
他甚至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刻,脑海中都曾闪过类似的词句,只是还未曾将其完整地串联成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