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吴大师是吧?(1/1)
“吴大师是吧?”张闲平静地开口,走上前,“你说我这是邪功,无非是觉得它‘气息内收’,不符合你认知中‘外放舒展’的养生之道,对吧?”
“没错!”吴大师傲然道,“养生之道,在于通达舒展,岂有像你这般如同龟缩之理?”
张闲笑了笑,也不争辩。他随意地站定,摆出了养生操的一个起手式——抱元守一。动作依旧缓慢简单,但就在他摆定姿势的瞬间,周围关注着这里的人,包括那位吴大师,都清晰地感觉到,以张闲为中心,周围的空气仿佛微微凝滞了一下,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心安的“静”感弥漫开来。
更神奇的是,一些感觉敏锐的人,甚至能看到张闲身体周围,有极其淡薄、几乎不可见的白色雾气缓缓流转,如同呼吸般与他同步。
这不是灵气,而是张闲刻意收敛、仅展示自身气血圆融运转时,带动周围空气细微流动产生的现象,辅以一丝精神暗示。但对于普通人,甚至对于吴大师这样的传统练家子来说,这无异于传说中的“气感外显”!
“这……这是……”吴大师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他苦练内家拳数十年,也才勉强摸到“气感”的门槛,绝无可能如此清晰地外显!
张闲缓缓收势,那奇异的“静”感和白色雾气也随之消失。他看向吴大师,淡淡道:“养生之道,外练筋骨皮,内养一口气。我这套操,练的就是这内养的一口气,这口‘元气’。元气足,则精神旺,百病不侵。动作是内收,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涵养’,而非‘龟缩’。大师连这最基本的‘收’与‘放’的辩证关系都没弄明白,就妄断他人为邪功,是否太过武断了?”
吴大师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张闲那手“气感外显”彻底镇住了他,而那番话更是直指他功法中的缺陷——过于追求刚猛外放,忽略了内敛涵养,长此以往,确实容易火气攻心,损伤经脉。他回想起自己近来偶尔的胸闷气短,不禁冷汗涔涔。
“是在下……有眼无珠,冒犯了!”吴大师也是个光棍,意识到自己踢到了铁板,而且对方还点醒了自己,当即抱拳躬身,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不知先生可否……”
“推广养生操,只为强身健体,不为争强好胜。”张闲打断了他,语气依旧平和,“大师若感兴趣,也可一起练习,互相印证。”
吴大师又是惭愧又是感激,连连称是,带着徒弟灰溜溜地走了,临走前还表示以后会带更多人来学。
经过这么一闹,“玄氏养生操”的名声反而更响了。连“自然门”的吴大师都服软了,这操肯定是真的好啊!
公园推广的成功,让张闲看到了希望。但他也知道,光靠线下,影响范围有限。尤其是像陈明那样的年轻上班族,根本没时间一大清早去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