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古人的智慧 > 第3章 第3集:崆峒初见

第3章 第3集:崆峒初见(2/2)

目录

轩辕抬起头,迎上老者的目光,坦诚道:“晚辈既不为争斗,也不为长生。部落里常有族人患病,或因风寒,或因劳作,或因忧思,巫祝的咒语止不住疼痛,草木的药性有时也救不了性命。晚辈想知道,人这肉身,究竟藏着什么道理?为何顺应天地时便安康,违逆天地时就病痛?”

他说着,想起去年冬天那个咳血的少年。那孩子不过十三岁,跟着狩猎队进山时受了寒,回来后日夜咳嗽,咳出的血染红了草席。轩辕试过岐伯教的草药,也学着巫祝的样子祈祷,可少年还是在一个雪夜里没了气息。少年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声,此刻仿佛还在耳边。

“我想知道,如何才能让族人少受些病痛的苦。”轩辕的声音低了些,带着难以掩饰的沉重,“哪怕不能长生,能让他们在活着的时候,少些煎熬,也是好的。”

老者听着,指尖的动作停了。他俯身从石缝里摘下一片翠绿的叶子,那叶子在他掌心轻轻舒展,竟像是有了生命。“你看这草叶,”他将叶子递到轩辕面前,“春生时,它顺着阳光往上长,哪怕石缝狭窄,也能寻到空隙;秋枯时,它便蜷起身子,任风霜吹打也不挣扎。它从不想着如何对抗天地,只想着如何与天地相融。”

轩辕盯着那片叶子,忽然想起自己带的药囊里,也常收着这样的草药。以前只知其性味,此刻却看懂了它的生存之道。

“人也一样。”老者收回手,将叶子放回石缝,“天地有常,日月有明,四时有序。人若顺着这‘常’,呼吸如风雨,作息如日月,情绪如四时,何病之有?可世人偏要逆着来——冬月贪凉,夏日畏热,该劳作时懒怠,该安歇时思虑,把自己活成了与天地较劲的石头,不生病才怪。”

他站起身,走到轩辕面前,伸出手。那手掌的温度透过衣袖传到轩辕额头,不烫,却像一股暖流,顺着眉心往下淌,流过喉咙时,连日的沙哑竟缓解了不少;流到胸口时,因赶路而急促的心跳渐渐平稳;流到膝盖时,麻木的酸痛竟也轻了许多。

“你求的不是治病的法子,是知‘道’的智慧。”老者的声音里带着笑意,“这崆峒山的风,吹了千年,看过无数来求道的人。有的为权,有的为利,有的为虚名,你是第一个为‘众人病痛’而来的。”

他扶起轩辕,指着远处的云海:“你看那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从不会为自己的形状烦恼;你看那山,高的自高,矮的自矮,从不会为自己的大小焦虑。人的心,若能像云一样自在,像山一样安稳,病邪便无处可藏。”

轩辕站在老者身边,望着云海翻涌,忽然明白了来时迷雾中那句“心不妄动,雾自散也”的深意。原来治病的根本,不在草药,不在咒语,而在这颗与天地相通的心。

“前辈愿意教我吗?”轩辕再次躬身,这一次,不是叩拜,而是求学的真诚。

老者望着他,目光里映着山光云影:“道在天地间,也在你心里。我能教你的,只是如何让你自己看见它。”他转身走回青石边,重新坐下,又开始捻着指尖,仿佛刚才的对话从未发生。

风又起了,松涛阵阵,像是在应和着什么。轩辕站在原地,望着老者的背影,忽然觉得肩上的重担轻了许多,而心里,却有什么东西正在像春日的草木般,悄悄萌发。

欲知广成子将以何种方式教导轩辕,且看下集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