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五行配伍,方剂雏形(2/2)
轩辕的目光扫过药架,落在块半大的石膏上。这石膏是从南山崖壁上凿来的,敲碎时像冰碴子,放进水里能让温水瞬间变凉。“加石膏如何?”他拿起一块,对着光看,石膏的断面在晨光里泛着清冷的光,“麻黄散寒是驱邪,石膏清热是防过燥,就像冬日烤火,总得离些距离,才不致被火星烫着。”
他又取了把杏仁,是前几日从杏林摘的,果仁饱满,带着淡淡的苦香。“杏仁能润肺止咳,助麻黄宣肺之力。”最后,他抓起几片甘草,“再用甘草调和,既能护着脾胃,又能让这几味药性子平和些。”
岐伯在石臼里捣药时,听着孩子渐渐平稳的呼吸声,忽然觉得这些草木像是活了过来。麻黄像个勇猛的武士在前开路,杏仁如灵巧的信使传递指令,石膏似冷静的谋士压制躁动,甘草则像宽厚的长者调和众人。石臼里的药末渐渐变成浅棕色,混杂着苦、辛、甘、寒的气息,竟生出一种奇异的和谐。
孩子服药半盏茶后,忽然咳出一口浓痰,紧接着打了个喷嚏,小脸渐渐舒展了。巫祝喜极而泣,要留下带来的野猪肉,却被轩辕摆手谢绝了。“你看,”他等巫祝走远,对岐伯道,“单味药就像孤勇的斗士,纵有一身武艺,也难敌千军万马。可若按五行生克配伍,就成了列阵的军队,各司其职,方能旗开得胜。”
他蹲下身,在地上用石子画出个五行图:木位写着柴胡、当归、茯苓,火位写着黄连、麦冬、甘草,土位、金位、水位也渐渐填满了字迹。石子划过地面的沙沙声,像春雨落在田垄上,催生着新的生机。
“这法子若能推广开来……”岐伯望着地上的图,忽然觉得眼前的石洞变得狭小了,仿佛能看到四方医者捧着药材配伍的样子,看到部落里的人们不再为杂病愁眉苦脸。
轩辕却捡起块石子,在火位的黄连旁重重画了个圈。“只是这配伍的分寸,还得细细琢磨。”他想起昨日那个心悸的老者,用了黄连配麦冬,本是想清心火、养心阴,却因麦冬用多了,反倒让老人觉得腹中冷胀,“就像调弦,松一分则音散,紧一分则弦断。”
暮色漫进石洞时,他们已配出五组药材,每组都用麻绳捆着,挂在洞壁的木钉上。风从洞口溜进来,吹动药材发出细微的声响,像是谁在低声诉说着什么。轩辕望着那些摇曳的药束,忽然觉得它们像是一串串等待奏响的音符,只待寻到最合适的韵律,便能唱出治愈病痛的歌谣。
只是,当他伸手去够那束治肝病的药材时,指尖刚触到当归的根茎,洞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是西边聚落的人,他们抬着个担架,担架上的人盖着厚厚的兽皮,却仍能听到压抑的呻吟声。
“是蛊毒……”为首的汉子声音发颤,“村里已经倒下三个了,浑身肿胀,皮肉下像有虫子在爬……”
轩辕的手僵在半空,目光落在那束柴胡当归上。他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些配伍的方剂,或许只是医道长河里的第一朵浪花。当更凶险的疾病袭来时,这些按五行配伍的草木,真的能抵挡得住吗?
洞口的风忽然变大了,吹得洞壁上的药材剧烈摇晃,发出细碎的碰撞声,像是在应答,又像是在发出无声的诘问。
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