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雨林识药,险中得获(2/2)
轩辕再次走到青蒿旁边,这次他更加小心了。他让石生小心地挖了三株青蒿,连带着根部的泥土一起放进陶罐里,又采摘了一些新鲜的叶片,用干净的树叶包好。“这青蒿的用法,你爷爷是怎么说的?”他问阿蛮。
阿蛮想了想道:“我爷爷说,取新鲜的叶子,捣碎了挤出汁,让病人喝下去,一天三次,喝个两三天,打摆子的症状就会减轻。要是没有新鲜的,晒干了煎水喝也管用,就是效果慢些。”
轩辕点点头,让风禾把用法记下来:“疟疾这病,在很多部落都有发生,只是叫法不同,症状都是发热恶寒交替出现,浑身乏力。这青蒿能治此病,真是一大发现。”他看着手中的青蒿叶片,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等回去之后,我要好好研究一下它的药性,看看能不能和其他草药配伍,让效果更好些。”
风禾在简册上记录着,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先生,您说这青蒿生长的地方常有毒蛇,会不会和它的药性有关?”
轩辕沉吟道:“有可能。万物相生相克,毒蛇出没之地,往往有能解其毒或克制其性的草木。这青蒿性苦寒,或许正能克制毒蛇所带的湿热之气,只是目前还不能确定,需要回去验证。”
石生已经将青蒿收拾妥当,藤筐里又多了几样宝贝。他抬头看了看天色,道:“先生,时辰不早了,咱们该往回走了,不然天黑前怕是出不了雨林。”
轩辕抬头看了看被树叶遮挡得只剩下零星光斑的天空,点点头:“好,咱们返程。”
阿蛮在前面带路,这次他走得更加谨慎,不时用砍刀拨开茂密的枝叶,探查前路。追风虽然有些疲惫,但依旧尽职尽责地在前面开路。轩辕走在中间,手里把玩着一片青蒿叶,脑海里不断思索着青蒿的药性和可能的配伍方法。风禾则在后面一边走一边整理刚才的记录,时不时和石生交流几句。
回程的路似乎比来时更难走,或许是因为经历了刚才的惊险,众人的神经都还紧绷着。走到一处陡坡时,风禾脚下一滑,手里的简册差点掉在地上,幸好石生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小心点,”轩辕回头叮嘱道,“这雨林里的路看着平坦,实则处处是陷阱,一步都不能大意。”
风禾脸色发白,点点头:“多谢先生提醒,弟子记下了。”他紧紧抱住简册,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这本简册上记录了他们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有各地的草药图谱,有独特的治疗方法,还有像今天这样的惊险经历,对他们来说,确实比珍宝还要珍贵。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前方终于传来了熟悉的人声。原来是部落里的人见他们迟迟未归,有些担心,便派了几个人出来接应。看到接应的人,众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回到部落时,天色已经擦黑。部落里升起了篝火,烤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首领见他们平安回来,还带回了青蒿,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让人准备食物,为他们接风洗尘。
晚饭时,轩辕把今天在雨林里的经历讲给了部落的长老听,重点描述了青蒿的形态和用法。长老听完,连连点头:“太好了,有了这青蒿,以后部落里再闹疟疾,就不用再求神拜佛了。轩辕先生,真是太感谢您了。”
轩辕摆摆手:“治病救人是医者的本分,长老不必客气。等我研究透了青蒿的药性,会把用法教给部落的医者,让更多人受益。”
晚饭后,轩辕没有休息,而是借着篝火的光芒,仔细研究起带回的青蒿。他将叶片捣碎,闻其气味,又取了一点汁液尝了尝,清苦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蔓延开来,直达舌根。他让风禾记录下味道和口感,然后又观察了根茎的形态,发现根茎呈须状,颜色较深,带有泥土的气息。
追风趴在他脚边,已经沉沉睡去,白天的激战显然消耗了它不少体力。轩辕摸了摸它的头,心中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追风,今天他们恐怕很难顺利得到青蒿,甚至可能有人受伤。
“先生,您说这青蒿能和什么草药配伍呢?”风禾看着轩辕专注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轩辕思索道:“疟疾多是湿热之邪侵入人体所致,青蒿苦寒,能清热祛湿,这是它的长处。但苦寒之药易伤脾胃,或许可以加一些甘草,既能调和药性,又能健脾护胃。另外,疟疾患者多有气血亏虚的症状,等热退之后,还可以加一些补气养血的草药,帮助病人恢复体力。”
他一边说,风禾一边记录,石生则在一旁准备明天需要用到的工具,打算将青蒿的叶片和根茎分开晾晒,以便日后研究。
篝火渐渐微弱,夜色越来越浓。轩辕看着手中的青蒿,仿佛看到了无数疟疾患者康复的笑脸。他知道,这小小的草药,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而他的周游之路,也因为这一次次的发现,变得更加有意义。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