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起居有常,初验成效(2/2)
他拿起身边一根刚抽芽的谷穗:“你们看这谷子,白天晒太阳,夜里借着露水扎根,才能长得饱满。人也一样,顺应着日升月落来作息,身体才能结实,少生病。”
人群里响起一阵恍然大悟的声音。黑石不知何时也来了,站在最前面,大声道:“俺信先生的!俺这两天早睡,头真不疼了,干活也有力气了。昨天白天去打猎,还打着了一头野猪呢!”
“真的?”有人惊讶地问。
“那还有假?”黑石拍着胸脯,“先生说了,早睡不是偷懒,是为了白天更有劲儿干活!”
轩辕笑着补充:“不光是早睡早起,冬天天寒,就得早点窝在屋里取暖;夏天天热,中午可以歇会儿避避暑。就像蛇冬天要冬眠,鸟儿夏天要换毛,都是顺应时节的理儿。”
他让人取来几块木板,当场用炭笔写下“起居有常”“冬避寒,夏避暑”几个大字,让族人钉在部落入口的树干上。“大家记着这几句话,照着做,保管身子骨越来越硬朗。”
接下来的日子,轩辕每天都会在部落里巡查,看看大家是否真的改变了作息。他发现,越来越多的草屋在入夜后就熄了火,晒谷场上清晨的人影也多了起来。有一次,他深夜路过猎户的聚居地,竟没听到往常的狩猎号角声,只闻见此起彼伏的鼾声。
半月后,医庐里因头痛、乏力来看病的人明显少了。阿禾整理医案时,兴奋地对轩辕说:“先生,您看,这半个月的头痛病例,比上个月少了快一半!”
轩辕接过医案,看着上面稀疏的记录,心里暖意融融。他想起自己年少时,部落里的人总说“生病是山神降罚”,如今大家却开始明白,很多病痛其实与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关。这种转变,比治好几个病人更让他欣慰。
这天午后,一个年轻媳妇抱着孩子匆匆来到医庐,脸上满是焦急。“先生,您快看看俺娃,总哭闹,还发烧。”
轩辕接过孩子,摸了摸他的额头,果然滚烫。他仔细查看孩子的舌苔,又问:“这几天孩子作息咋样?”
媳妇红了脸:“前几天娘家送了些新布,俺贪黑给他做新衣裳,孩子也跟着熬到半夜……”
“症结就在这了。”轩辕解开孩子的襁褓,见他身上出了些红疹,“孩子还小,脏腑娇嫩,哪经得起熬夜?夜里本是长身子的时候,熬着不睡,火气就憋在身子里,能不发烧出疹吗?”
他取来些清热的草药,嘱咐道:“回去后,你和孩子都早点睡,药熬好了给孩子喝,再用温水擦擦身子。不出三天,准好。”
媳妇连连点头,抱着孩子千恩万谢地走了。轩辕望着她的背影,心里琢磨着,该给族里的孩童也定些起居规矩。孩子是部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更不能马虎。
傍晚时分,夕阳把医庐的影子拉得很长。轩辕坐在门槛上,看着弟子们将新采的艾草挂在屋檐下——这是为了让族人夏天用来驱蚊,好睡个安稳觉。追风趴在他脚边,懒洋洋地甩着尾巴,时不时抬头看他一眼。
“先生,”阿禾端来一碗薄荷水,“您今天讲的那些道理,连巫医都在听呢。他说,要是早知道这些,他也不用总跳祈神舞了。”
轩辕接过水碗,喝了一口,清凉的滋味从喉咙一直传到心里。“巫医也是为了族人好,只是方法不同罢了。”他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炊烟,“等再过些日子,咱们把这些起居规矩刻在竹简上,配上简单的图画,让家家户户都能看懂、照着做。”
阿禾眼睛一亮:“就像百草图谱那样?”
“对,”轩辕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不光有草药,还有怎么睡觉、怎么穿衣、怎么顺应时节过日子。让大家知道,想要不生病,不光靠药草,更得靠自己好好待着自己的身子。”
夜色渐浓,部落里的灯火一盏盏亮起,又一盏盏熄灭,比往常早了许多。轩辕知道,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有开始,就会有成效。他站起身,拍了拍追风的头:“走,咱们也该歇息了。明天,还有更多的事要做呢。”
那么,轩辕为孩童制定的起居规矩会是什么样的?这些规矩能被所有族人接受并坚持下去吗?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