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有备而来狼狈退,坏消息接踵而来(1/2)
守军显然有备而来,而且对地道环境更为熟悉。他们利用塌陷形成的复杂地形,不断从侧面和上方发起攻击。唐军掘子兵多为工兵,搏杀并非所长,加之猝不及防,渐渐落入下风。
“校尉!不行了!洞口要塌了!快退!”一名浑身是血的队长拉住陈骁,指着不断掉落泥土和碎石的顶部喊道。
陈骁看着前方仍在苦战的几名部下,又看了看摇摇欲坠的地道,知道事不可为,只得咬牙下令:“撤!快撤!”
幸存下来的唐军连滚爬爬地向后退却,高句丽士兵也没有深追,只是在后面发出得意的呼啸声。这条付出了数十人生命和数日心血的地道,就这样被守军识破并破坏。
陈骁狼狈地退出地道入口,望着外面清冷的月光,重重一拳砸在旁边的土垒上。首次穴攻受挫,预示着攻打辽东城之路,必将布满更多的荆棘与陷阱。
地道战的失败,给唐军上下敲响了警钟。高句丽守军并非被动挨打之辈,他们拥有丰富的守城经验和应对各种攻城手段的方法。
然而,祸不单行。就在唐军调整策略,继续以土山和炮车施加压力,并准备新的攻城方案时,来自外线的警报接踵而至。
“报——大将军!契苾何力将军遣使来报,高句丽一支约五千人的骑兵,自北面山区迂回,试图袭击我军粮道,已被突厥骑击退,斩首数百!”
“报——陛下!阿史那社尔将军发现东南方向有敌军大规模集结迹象,疑是高句丽来自乌骨城、白岩城的援军先头部队,兵力不下万人!”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虽然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率领的突厥仆从军骁勇善战,成功击退了敌军的初步试探性进攻,守住了唐军的外围防线,但高句丽援军的出现,无疑给围攻辽东城的唐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现实威胁。
唐军的后勤补给线漫长,一旦被截断,后果不堪设想。而若让高句丽援军与城内守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唐军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营中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李世民连夜召集众将议事。
“陛下,攻城不下,外援将至,我军顿兵坚城之下,乃兵家大忌。不若暂缓攻城,先集中兵力,击破来援之敌?”有将领建议道。
李积却持不同意见:“陛下,我军围城之势已成,土山炮车已占优势,若此时分兵他去,城内守军必乘机出击,则前功尽弃。且援敌新至,士气正盛,急切间难以速胜。臣以为,当进一步加强外围警戒,深沟高垒,阻敌援军于外围。同时,对辽东城施加更大压力,争取在其援军形成合力前,破其一点!”
李世民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帐下众将焦急或坚定的面孔,最终做出了决断:“李积之言是也!辽东城已如瓮中之鳖,岂能因门外有犬吠而弃之?传令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不惜代价,务必将来援之敌阻滞于五十里外!告诉攻城各部,加紧攻势!朕,要在这辽东城下,与那渊盖苏文,见个真章!”
皇帝的决心稳定了军心。
唐军进一步加强了营寨的防御,特别是面向外线的方向,壕沟挖得更深,栅栏立得更密,并设置了大量的鹿角、铁蒺藜。契苾何力与阿史那社尔得到严令后,也主动出击,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不断袭扰、迟滞高句丽援军的集结和前进速度。
然而,高句丽的援军也并非只有一路。几日后的一个傍晚,一支约三千人的高句丽精骑,利用复杂地形的掩护,竟然突破了唐军外围游骑的封锁,如同幽灵般突然出现在唐军主营的东北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