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百姓的战争(1/2)
汉斯的“慈善攻势”如水银泻地,迅速铺开。
印着基金会标志的白色卡车,满载着面粉和玉米,开进了西风县周边的每一个村庄。
金发碧眼的“志愿者”们,说着蹩脚但热情的中文,亲手将一袋袋粮食,送到村民手中。
他们抱着流鼻涕的小孩合影,握着老乡皴裂的手嘘寒问暖。
“老乡,你们辛苦了。”
“我们基金会的宗旨,就是帮助世界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粮食和种子,都是免费的,请放心使用。”
对比之下,南华集团的“苛刻”就显得格外刺眼。
想拿高工资?可以,得完成每天的土地改造任务。
想分红利?也行,得参加夜校培训,考试及格。
想买内部价的自行车、缝纫机?没问题,得成为季度优秀员工。
一切都和“绩效”挂钩。
“凭什么啊?那帮洋人都白给,你们倒好,还要咱们拼死拼活地干!”
“就是,都说南华是国家支持的,我看就是来挣我们穷人钱的!”
类似的抱怨,开始在村头巷尾流传。
甚至有几个村子,直接拒绝了南华农业勘探队的进入。
“咱们不要你们的拖拉机,我们要基金会的免费粮食!”
消息传到京城。
“老大,这可咋办啊?”
“那帮孙子太会演了,现在好多人都把他们当活菩萨供着了!”
“我派人去村里宣传,说他们的种子有问题,结果被人家当成骗子给轰出来了!”
马伟一脸委屈。
“有个老娘们儿,还拿扫帚打我,说我嫉妒人家长得帅!”
江晚念被他逗乐了。
“你本来就没别人帅。”
“这不是重点!”马伟抓狂。
“重点是,咱们的民心,快被他们瓦解了!”
江晚念放下手里的文件,神情淡定。
“急什么。”
“他演他的阳春白雪,我们唱我们的下里巴人。”
“我就不信,几袋免费粮食,能比得上真金白银的收入,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
她拨通了沈国栋的电话。
“沈厂长,一个月内,我需要你赶制出五百台‘红星’牌缝纫机,和一千辆‘飞雁’牌自行车。”
“另外,再生产一批小孩子玩的铁皮青蛙和陀螺。”
电话那头的沈国栋一愣。
“江总,拖拉机生产线正忙着呢……”
“拖拉机不能停,这些也得造。”
“咱们南华重工,不能光造大家伙,也得造点老百姓过日子用的东西。”
“这是政治任务!”
沈国栋一听“政治任务”,立刻挺直了腰板。
“是!保证完成任务!”
接着,江晚念又给袁立德打了电话。
“袁老,光出宣传册不够。”
“你得带着你的学生们,去村里开夜校,办讲座。”
“别讲那些高深的理论,就用大白话,给农民们算一笔账。”
“用我们的种子和技术,一亩地能多收多少斤粮食,一年能多挣多少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