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 第248章 朱墙金笼雀初啼

第248章 朱墙金笼雀初啼(1/2)

目录

皇城,栖凤阁。

初夏午后的阳光透过茜纱窗棂,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空气里浮动着名贵熏香和新鲜瓜果的清甜气息。

寝阁深处,一方镶嵌在紫檀木雕花镜架上的琉璃镜,成了整个空间最璀璨夺目的焦点。

君玉璃公主站在镜前,身着一袭新裁的鹅黄色宫装纱裙,轻盈的料子随着她的动作如水波般流淌。

她微微歪着头,好奇又惊喜地打量着镜中清晰无比的人影。

镜面光洁如冰,毫厘毕现,将她饱满的额头、挺翘的鼻尖、微微泛着健康红晕的脸颊,甚至每一根卷翘的睫毛都映照得清清楚楚,远非宫中惯用的昏黄铜镜可比。

“阿箐!阿箐你快看!”

君玉璃忍不住原地转了个圈,裙裾飞扬,如同初绽的鹅黄迎春花。

“这镜子照得人好清楚!比铜镜亮堂一百倍!本宫的眉毛是不是画歪了一点都瞧得出来!”

侍女阿箐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小坛贴着红纸的燎原酒放在旁边的螺钿小几上,闻言抿嘴一笑,带着几分与有荣焉。

“殿下容光焕发,画眉深浅都恰到好处呢。这琉璃镜可是稀罕物,听说整个宫里也就咱们栖凤阁和陛下那儿各有一面。”

她拿起酒坛,轻轻晃了晃,里面传来清冽的酒液声:

“还有这燎原酒,柳三公子特意孝敬的,说是和那琉璃镜一样,都出自青云府下那个叫清河的小县。”

“柳三公子说,这酒性子烈,暖身驱寒是极好的,殿下浅尝即可。”

“清河县?周平安?”

君玉璃停下旋转,乌溜溜的大眼睛里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

她皱起小巧的鼻子,努力回忆着:

“阿箐,这个名字……本宫是不是在父皇那儿听过?就是……就是那个父皇夸他‘治县如烹小鲜,颇有章法’的年轻县令?”

“殿下好记性!”阿箐笑着点头,“正是此人。”

“听说这琉璃镜、燎原酒,还有好些新奇玩意儿,都是这位周县令在清河弄出来的。陛下前阵子还夸他呢。”

“治县如烹小鲜?”

君玉璃低声重复着父皇的评语,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好奇的种子一旦种下,便迅速生根发芽。

她忽然丢下手中的玉梳,几步冲到阿箐面前,一把抓住她的胳膊,眼睛亮得惊人:

“阿箐!备车!不,备马!本宫要去清河县!”

“啊?!”

阿箐吓得差点把手里的酒坛摔了,脸都白了。

“殿……殿下!您说什么呢?清河县?那……那在河东道呢!离京城这么远!您……您怎么能去那种地方!陛下知道了可怎么得了!”

“哎呀!怕什么!”

君玉璃嘟起嘴,带着少女特有的娇憨与任性。

“本宫是去体察民情!父皇不是常说要知民间疾苦吗?”

“那个周平安能把一个穷县治理得弄出这么亮的镜子和这么烈的酒,本宫倒要亲眼去看看!再说了,”她狡黠地眨眨眼,“不是有沈指挥使吗?让他陪着去!”

“沈……沈指挥使?”阿箐更慌了,“那位冷面阎王?殿下,沈大人负责皇城安危,怎会陪您出宫游……游历?”

“他不陪也得陪!”君玉璃一跺脚,松开阿箐,像只被惹急了的小猫,“本宫现在就去找他!他要是不答应……”

她眼珠一转,闪过一丝促狭的光芒。

…………

玄武门内,偏殿值房。

值房内陈设简朴,一桌一椅一榻,靠墙的兵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刀剑弓弩。

空气里弥漫着皮革、铁器与一种冷冽的松香气息,与栖凤阁的甜腻奢华截然不同。

沈炼正坐在桌案后,就着一盏清茶,翻阅着几份暗探送来的密报。

烛火在他冷峻如石刻的脸上跳跃,那双深邃平静的眸子扫过纸页上的字迹,如同鹰隼掠过荒原,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痕迹。

他腰间的束带上,悬着一柄式样朴拙、刀鞘陈旧、毫不起眼的短刀,正是那柄带着异域风格的倭式短刀。

突然,值房的门被“砰”地一声推开,带进一阵初夏傍晚微醺的风。

“沈指挥使!”

君玉璃像一团明黄色的云,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裙裾带起的风差点吹熄了桌上的烛火。

她径直冲到沈炼的桌案前,双手撑着桌面,身体微微前倾,乌溜溜的大眼睛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紧紧盯着沈炼那张毫无波澜的脸:

“本宫要去清河县!体察民情!你陪我去!”

沈炼握着密报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上君玉璃那双燃烧着兴奋与任性的眸子,声音如同深谷寒潭,不起波澜:

“殿下,宫规森严。无陛下明旨,您不得擅离皇城。清河县地处边鄙,近日恐有倭寇流窜,危险重重,非殿下凤驾所宜往。”

“危险?”

君玉璃秀气的眉毛一挑,非但没被吓退,反而更添了几分兴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