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 第271章 墨辩初鸣

第271章 墨辩初鸣(1/2)

目录

十日后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草木萌发的新香。

清河县城仿佛比往日醒得更早一些。

辰时初刻,县衙门口那面新铸的铜锣被当值的衙役奋力敲响!

“铛——铛——铛——!”

清脆响亮的锣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县城的宁静,层层叠叠地传向四面八方。

“清河周报!清河周报第一号!免费发放!人手一份,先到先得!”

李捕头亲自带着一队精神抖擞的新招募衙役,扯着嗓子沿街高喊,声音洪亮,充满了自豪感。

“免费?周青天又发东西了?”

“周报?啥是周报?”

“快!快去县衙门口!周青天发好东西了!”

“识字的老王头,快!一起去看看!”

无数扇门窗被猛地推开,一张张带着好奇、惊喜、期盼的脸探了出来。

街上的行人先是愣住,随即反应过来,如同被无形的潮水推动,纷纷涌向县衙方向。

县衙大门前的空地上,早已搭起了几张结实的长条木桌。

桌子上,一摞摞散发着浓郁墨香、微微泛黄的纸张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每一张纸上,都清晰地印着四个醒目的大字——清河周报!

莫青、莫红、莫海、莫寿四人,以及十来个经过简单培训的本地青年,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莫红负责快速清点,将报纸分成小叠;

莫青和莫海、莫寿则负责发放,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严肃。

“排队!大家排好队!不要挤!人人有份!”

李捕头带着衙役们奋力维持着秩序,嗓子都快喊哑了,但看着眼前汹涌的人潮和一张张热切的脸,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这可是清河县开天辟地头一遭!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汉挤在最前面,颤巍巍地接过莫青递来的报纸。

他识字不多,但“清河周报”四个大字还是认得的。

他浑浊的老眼瞬间亮了,粗糙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光滑的纸面,感受着清晰的墨迹,仿佛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

“真……真的发啊?不要钱?”

老汉声音发颤,难以置信。

“老丈,免费!周大人说了,让咱清河百姓都能看得见,听得懂!”

莫青微笑着大声解释,声音清晰地传到后面。

“哎哟!这上面画的啥?这路……还有这大房子?怎么有点眼熟?”

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媳妇挤了过来,指着报纸一角那副描绘清河即将竣工的水泥路和公厕的简单示意图,惊奇地叫了起来。

她虽不识字,但那清晰的图画却一目了然。

“那就是周青天要给大家修的路!还有那个……叫‘公厕’!”

旁边一个识得几个字的货郎立刻充当了解说员,唾沫横飞地指着图画解释。

“周报上说了,以后城里这些即将修好的水泥板路,下雨不踩泥!还有这公厕,干净卫生,再不用跑老远找茅坑,还脏得要命!”

“真的假的?有这等好事?”

“报纸上都印着呢!还能有假?周青天啥时候骗过咱们?”

“快给我一张!给我一张!我拿回去让隔壁老秀才念给我听!”

人群彻底沸腾了!

识字的人迫不及待地展开报纸,贪婪地阅读着上面的内容:

工程进度:鹰愁涧路基已夯实!青石峪砖窑日日出新砖!

招工信息:水泥厂急招壮工五十名,月结工钱!年终有奖金!管饭!;清洁护卫所,招募人员,专司道路洒扫、垃圾分类、公厕清运保洁!固定月薪!管饭!年终奖!

商税新规详解、新式农具铁犁推广安排、还有一则关于“全民举报偷税漏税有重赏”的醒目告示……

字字句句,都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不识字的人则围着识字的人,焦急地催促:“老王头,快念念!上面说啥了?”

“李二哥,那公厕图旁边写的啥?啥时候修到我们西城根儿啊?”

“招工!招工!水泥厂!老王头你快看看啥要求?我儿子力气大!”

“哎呦,咱这身体不利索的,还可以去清洁护卫所,清理垃圾,养家糊口,我滴老天……周青天呦……”

一时间,县衙门口成了整个清河县最热闹的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