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暗语传书与致命试探(2/2)
“取证维艰”……“需耐心与契机”……
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让她既感到振奋,又充满了担忧。振奋的是惊鸿安然无恙,并且掌握了明确的反击方向;担忧的是柳如烟的处境,以及获取证据的艰难。
她将信纸紧紧贴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远方爱人传来的体温和心跳。他还在战斗,他并没有放弃!这给了她无穷的力量。
她必须立刻回信!
她同样采用暗语的方式,铺开信纸,以讨论“纹样研究进展”的口吻开始书写:
“见君来信,欣喜万分。‘惊鸿’纹饰能重现天日,实乃大幸,望君保重,潜心研究,勿以我为念。” (知道你安全很高兴,保重自己,不要担心我。)
“关于‘海外金融符号’之关联,此间亦有耳闻,然渠道阻塞,验证极难。已尝试通过某些‘学术机构’(指侍从室、调查统计局高层)提请关注,或可借助其力,查证源流。” (瑞士银行线索我这边也知道,但难以核实。已尝试推动高层关注,或许能借助官方力量调查。)
“闻‘柳’小姐之事,痛心疾首。其所藏‘拓片’若成绝响,实为巨大损失。不知是否有其他副本存世?或可通过其昔日交往之‘同道’(指柳如烟可能信任的其他人)探寻线索?” (柳如烟的事我很痛心。胶卷是否还有别的备份?或者能通过她信任的其他人找到线索?)
“此间对于‘纹样研究’之关注日增,然亦不乏杂音干扰,恐有‘利益相关者’(指赵德明及其靠山)从中作梗。君在外,务必谨慎,一切以安全为要。盼常通音讯,共克时艰。” (重庆这边关注度在增加,但赵德明势力也在反扑。你在外面一定要小心,保持联系。)
她同样将信用特殊方式折好,封入空白信封,写上了那个上海的邮政信箱地址。
这封回信,既传递了重庆这边的进展和压力,也表达了对柳如烟和胶卷下落的关切,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安全第一的原则。
她知道,这封信跨越千山万水,送达惊鸿手中又需要时间。在这期间,她必须继续在重庆施加压力,同时,也要想办法看能否从其他渠道,打探到关于柳如烟或者那卷胶卷的蛛丝马迹。
希望的火种,因为这一封跨越时空的暗语传书,而燃烧得更加明亮。
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副区长办公室。
赵德明烦躁地在铺着厚厚地毯的办公室里踱步。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一如他此刻阴郁的心情。
沈惊鸿如同人间蒸发,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悬赏金额一再加码,却连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抓不到。这个人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让他感到极度不安。一个能力如此出众、又掌握着他致命秘密的对手潜伏在暗处,随时可能给予他致命一击,这种感觉如同跗骨之蛆,日夜折磨着他的神经。
而禁闭室里的柳如烟,更是块啃不动的硬骨头。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虽然没有亲自出手,但默许了下属的“手段”),那个女人却像是铁打的一般,除了冰冷的嘲讽和那双仿佛能看穿一切的眼睛,什么也得不到。
他几乎可以肯定,证据就在柳如烟身上,或者,她知道藏在哪里。但他不敢真的把她弄死,至少在拿到证据或者确认证据已被销毁之前不敢。死人无法开口,而那份证据若是落在马汉卿或者李特派员手里,他就全完了。
“砰!”他狠狠一拳砸在昂贵的红木办公桌上,震得桌上的文件和水杯都跳了一下。
不行!不能再这样被动等待下去!必须主动出击,逼沈惊鸿现身,或者……逼柳如烟开口!
一个阴毒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他拿起内部电话,沉声命令道:“让行动队一组的吴队长立刻来见我!”
几分钟后,一个面相凶悍、眼神精明的中年男子敲门进来,立正敬礼:“副区长,您找我?”
赵德明示意他关上房门,压低声音,面色狰狞地说道:“老吴,交给你一个绝密任务。给我去找一个人……要活的,但可以适当‘招呼’,别弄死就行。”
“您吩咐。”吴队长眼中闪过一丝嗜血的光芒。
“去找‘裁缝刘’。”赵德明说出了一个名字,那是林薇在上海时经常光顾、为她定制过不少旗袍的一个老裁缝,沈惊鸿也曾陪她去过几次。“把他‘请’回来,仔细问问,关于那位林薇小姐,还有……沈惊鸿,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信物,或者,林薇有没有什么东西寄存在他那里。”
赵德明的想法很直接:沈惊鸿如此在乎林薇,如果拿她在上海在意的人或物做文章,或许能逼他露出马脚!他甚至幻想,那卷要命的胶卷,会不会被林薇巧妙地藏在了某件定制旗袍里,而裁缝刘可能知情?
这是一种赌博,一种极其下作却可能有效的赌博。
“明白!”吴队长心领神会,立刻领命而去。
看着吴队长离去的背影,赵德明脸上露出一抹残忍的冷笑。
沈惊鸿,柳如烟……我看你们还能撑多久!
他走到窗边,看着76号院内那些行色匆匆、面色惶恐的下属,心中那股掌控他人生死的权力欲稍稍压过了不安。
然而,他并不知道,就在他策划着新一轮的阴谋时,一封来自重庆、承载着希望与反击意志的信件,正跨越千山万水,悄然投向上海那个小小的邮政信箱。
命运的齿轮,在明暗交织的轨道上,继续缓缓转动,朝着未知的方向,碾轧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