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暹罗医馆兴,投毒寺院破(1/2)
蜡封的一角翘起,沈知微伸手压住,指尖触到一丝湿气。
她转身走到案前,取过火漆刀,划开封口。鸢七站在一旁,低声道:“送信人已审过三遍,只说医馆有三人中毒,再问不出别的。”
沈知微抽出信纸,快速扫过内容。字迹工整,笔锋偏左,是女医正亲笔。信中提到三名患者高热抽搐,呕吐黑血,症状与赤线藤毒一致。但最后一行写着:“井水尚清,香客未动。”
她抬眼看向鸢七:“你信这句?”
鸢七摇头:“我不信。若真无扩散,她不会用最高密语求援。”
沈知微闭上眼,启用心镜系统。目标锁定偏院中的送信人。三秒后,冰冷声音在脑中响起——
“只说三人中毒……实则已在井水中投了半囊‘赤线藤粉’,明日庙会,十万香客饮圣水,必乱。”
她睁眼,目光落在地图上的暹罗位置。那里红点密布,全是医馆和香会路线。
“传令下去。”她开口,“封锁医馆所有水源,严禁任何人取用寺井水。违者按细作处置。”
鸢七领命要走,又被她叫住。
“加一句暗语。”她说,“白梅开三度,勿近莲池。”
鸢七点头退下。沈知微坐回椅中,盯着地图不动。窗外天色渐亮,宫道上传来早朝的钟声。
半个时辰后,裴砚来了。他手里拿着兵部刚报上来的南洋驻军调度单,眉头紧锁。
“东海水师已经合围,西洋舰队退出南海。”他说,“但工部那个主事自尽的事,压不住了。”
沈知微把信递给他:“现在有更急的。”
裴砚看完信,脸色沉下来:“他们想毁的是医馆?”
“不只是医馆。”她站起身,“是我们在海外的名声。一旦十万香客中毒,百姓只会记住大周的药没救成人,不会去查是谁下的毒。”
裴砚沉默片刻:“你要多少人手?”
“不用调兵。”她说,“只要准我用一次紧急传讯令,直接联络女医正。”
裴砚点头:“准。”
当天午时,第一道回信送到。
女医正按指令封锁净水房,并以检修为由暂停供水。香客虽有抱怨,但无人强行取水。可疑人员共十七名,皆为医馆新招杂役,负责煎药、挑水、清扫。
沈知微再次闭眼,启用心镜系统。目标远程锁定其中一名煎药杂役。三秒内心声浮现——
“明日辰时,我会把最后一包毒粉倒入寺中净水缸,只要他们喝下,医馆就成了杀人魔窟。”
她睁开眼,立刻写下新令:“今夜子时,调换净水缸位置,设双岗轮守,诱其现身。”
命令发出后,她召来内务总管,命人准备两套备用方案。一是若细作当场被捕,则立即公布供词;二是若毒已扩散,则启用库存解毒丸,优先救治孩童与老人。
傍晚,第二道回信抵达。
女医正回复:净水缸已移至偏殿,原处设假缸,由两名心腹伪装守卫。全院灯火如常,无异常动静。
沈知微放下信,走出凤仪宫。夜风扑面,她抬头看了眼星象。北斗偏西,子时将近。
她没有回寝殿,而是去了政事厅西侧的小书房。这里靠墙摆着一架铜盘机,是她亲自设计的紧急传讯装置,能将简讯快送至南洋各据点。
她坐在机前,手指轻敲桌面。每一下都对应一个暗码。这是她与女医正之间的第三层联络方式,连鸢七也不知晓。
子时三刻,铜盘突然震动。
她立刻接讯。纸上缓缓显出几行小字:“人已入室,手伸怀中。守卫待命,是否收网?”
沈知微提笔写下:“收。”
三个字刚落,外面传来脚步声。鸢七疾步进来,脸上少见地有了波动:“娘娘,刚收到前线回报,那杂役已被拿下,怀里搜出未使用的毒粉两包。人还活着,正在审。”
沈知微起身:“供出什么了?”
“说是北狄残部收买的死士,任务就是毁掉医馆声誉。背后有人提供毒药和身份文书,但他没见过主使。”
“那就继续问。”她说,“挖出联络方式、交接地点、资金来源。一个都不能少。”
鸢七应声退下。
一夜过去,天刚亮时,第三封急报送达。
细作招认,幕后之人通过商队传递指令,每月初七在曼谷码头的鱼市交接。此次行动代号“断仁”,目标不仅是破坏医馆,更要嫁祸给暹罗本地僧院,引发两国冲突。
沈知微看完供词,将其收入铁匣。她命人将供词副本送往勤政殿,原件密封存档。
中午,暹罗王亲自送来谢表。
他在表中写道:医馆救人无数,此次危机若成,不仅百姓遭殃,我国亦将陷入动荡。沈皇后远隔千里仍能识破阴谋,实乃神明护佑。
裴砚在朝会上当众宣读此表,并下令嘉奖医馆全体人员,赐金匾一方,上书“仁济四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