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无字碑林立,千秋共评说(1/2)
天光刚亮,宫人轻手轻脚地捧来朝服,却被沈知微摆手拦下。她从匣中取出那支白玉簪,对着铜镜将长发挽起,动作很慢,却稳。外头传来脚步声,不急不缓,停在门外。
门开了,裴砚站在那里,没穿龙袍,也没佩剑,只一身墨色锦袍,衣襟微敞,像是刚从寻常人家走出来。
他看了她一眼,没问去不去,只说:“我准备好了。”
她点头,起身,披上外衫,随他出门。
两人一路无话,走过长长的宫道,穿过几重门禁,守陵的官员早已候在皇陵北麓入口,见帝后并行而来,连忙跪下行礼。裴砚抬手示意免礼,径直走向空地中央。
这里背靠青山,前方视野开阔,能望见京城轮廓,也能看见远处边关烽燧的残迹。风从山谷吹来,带着泥土与草木的气息。
裴砚停下脚步,抽出腰间短刃,蹲下身,在地上划出一方矩形。刀锋入土三寸,泥土翻起,露出底下浅灰色的岩层。
“就在这里。”他说,“立百座碑,不刻一字。”
随行的太史令上前一步,声音发紧:“陛下,真不留名?史官可记,百姓可颂,为何连一块石碑都不肯题字?”
裴砚没答,转头看向沈知微。
她已走到那方新划的边界前,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翻起的泥土。她的手指很稳,没有颤抖,也没有迟疑。
“功不是我们自己的。”她说,“那些年你我在宫里走一步都要算十步,不是为了有一天名字被刻在石头上。”
她抬头,目光平静:“是为了让后来的人,不用再算那么多了。”
太史令怔住,嘴唇动了动,终究没再说话。
裴砚站起身,将短刃插回腰间,走到她身边,伸手拉她起来。她顺势起身,手掌在他掌心停留片刻,才松开。
工匠们开始丈量土地,搬运石料。第一块碑很快立起,青灰色石面未经打磨,粗糙而沉重,矗立在晨光中,像一道沉默的门。
沈知微走近那碑,抬起手,掌心贴上石面。石头冰凉,沾着露水。
“记得与否,并不重要。”她说,“重要的是,今日的孩童能安心读书,农夫能安耕田亩,商旅能远行无惧。这些,才是我们真正建起的东西。”
风忽然大了些,吹动她的袖口,也吹起裴砚的衣角。他站在她身旁,目光落在碑上,又缓缓移向远方。
“若百年之后,”他开口,声音低,“无人记得我们曾并肩而战,你可遗憾?”
她侧头看他。
他没看她,只是伸手抚上碑身,动作很轻,像在触碰一段旧事。
她收回手,站直身子,“名字被人忘了,没什么。只要这山河还在,百姓还在,我们做过的事,就还在。”
他终于转头看她。
她眼里没有悲喜,只有一种沉静的光。
“此碑无字,”他慢慢地说,“因你我的故事,由后人用真心去写。”
她嘴角微微扬起,不是笑,也不是回应,只是一种确认。
“愿后世评说时,”她接道,“只记大周盛,不记你我名。”
话音落下的瞬间,风更大了。
百座石碑陆续立起,排列整齐,像一片静默的林。风吹过碑隙,发出低低的声响,不似哀鸣,也不似歌咏,倒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说话,声音叠在一起,听不清字句,却分明有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