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太子巡南洋,海寇势力灭(1/2)
小太监抱着旧册子走过宫墙角下,风掀开一页,露出“洛州、安平、清河”三地名与鹰形朱印。沈知微站在凤仪宫檐下,目光落在那页纸上,指尖轻轻一扣,将纸角抚平。
她转身走进偏殿,召来谍网女官。
“这三地近半年可有大宗货物出海?”
女官低头回话:“洛州盐铁出口增了三成,安平药材走水路居多,清河……查到一批木箱,申报为陶器,实则夹带银锭。”
沈知微坐到案前,翻开南洋商路图。沿海航线密如蛛网,其中几条暗线被红笔勾出,直通外岛。
“北狄细作借士族之手转运赃银,走的是海路。七鹰帮能进京,靠的不是武功,是这条道。”
她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串名字,又划去两个,“让水师提督备船,调精锐登舰待命。”
女官应声退下。
半个时辰后,裴砚踏入凤仪宫。他手中拿着一份折子,递给沈知微。
“太子请旨南巡。”
她接过,未立刻翻看。指尖在折子边缘停了片刻,心中默念启动系统。三秒内,冰冷声音响起:*该让他独行一程了。*
她抬眼看向裴砚。
他站得笔直,脸上没有多余表情,但眼神比往日沉。
她点头,将折子放下,“准了。”
随即取出一道密令,封入铜匣,“交到水师提督手里,只许他一人拆阅。”
裴砚看着她,“你不怕他出事?”
“怕。”她声音很轻,“可他不能永远躲在宫里。”
裴砚没再说话,只是伸手碰了碰她的手腕,转身离去。
三日后,南洋首港。
晨雾未散,舰队已列阵海湾。战船高桅林立,炮口朝外,甲板上士兵肃立。百姓围在码头,远远望着中央那艘主舰。
太子裴昭衍身披银甲,立于船头。
他年十七,身形尚未完全长开,但站姿如松,目光扫过人群时无人敢直视。地方官员迎上前,献上酒礼,恭贺太子驾临。
宴席设在港务厅。桌上摆着海图、贡品与地方呈报文书。一名通译上前,双手捧起一张羊皮地图。
“殿下请看,此湾深阔,可容千船停泊,风浪不侵,乃天然良港。”
太子接过,缓缓展开。
图上标注清晰,水道、暗礁、潮汐皆有记录。他盯着看了片刻,忽然抬头问:“你何时绘得此图?”
通译低头,“三年前奉命勘察,逐年修订。”
太子不动声色,起身离座,“本宫更衣。”
他走入侧室,门关上那一刻,目光骤冷。
自幼随母后旁观审案,他早已学会察言观色。方才那人递图时,手指微颤,喉结滚动,垂目瞬间瞳孔收缩——那是心虚的表现。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铜牌,贴在墙上轻轻一叩。
片刻后,暗格滑开,一名黑衣人跪地听令。
“传令下去,按原计划布防。今夜若有异动,封锁所有出口。”
黑衣人领命而去。
夜半,海风渐强。
远处山影间火光闪动,数十艘黑船悄然驶出隐蔽水道,直扑官船停泊区。海盗们手持刀斧,脸上涂着油彩,口中发出野兽般的吼叫。
他们以为官军毫无防备。
可就在第一艘敌船靠近时,主舰炮口猛然喷出火光。
轰!轰!轰!
连环炮击震碎夜幕,数艘敌船当场炸裂沉没。紧接着,两侧埋伏战舰亮起灯火,铁索从水中升起,横断海湾出口。
火光映照海面,如同白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