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镇国鼎典藏,自毁程设计(1/2)
天光初亮,凤仪宫的烛火终于熄了。沈知微起身时,裴砚的手还搭在她的腕上。她没有抽开,任他握了一会儿。他睁开眼,声音低哑:“还疼吗?”
她摇头。
昨夜的事已了结,邪教头目伏诛,供词呈上,王氏余党的名字被勾出。他们谈了很久,说到后来,话也不多了,只是坐着。她靠在他肩上,两人谁也没睡。
今日是镇国鼎揭幕的日子。
她换了礼服,素银边深青长裙,发间只簪一支玉蝶钗。裴砚穿玄金龙袍,腰佩御剑。两人并肩走出宫门时,日头正升过城楼。
铸鼎台在皇城南面,三丈高台垒石而成。鼎尚未揭开红绸,四周围满官员百姓。工匠赵承恩立在台前,白须微颤,手中捧着一对玉钥。
沈知微走上台阶时,脚步很稳。腹中孩子轻轻动了一下,她顿住半息,继续前行。
裴砚站定在鼎前,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全场落针可闻。
“此鼎,名镇国。”他的声音传遍四方,“非为炫耀武功,亦不单记功业。它所载者,乃我大周气运、万民所托。”
沈知微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一卷图纸,递给赵承恩。
老匠人双手接过,展开一看,手指猛地一抖。他抬头看她,眼里有惊,有疑,还有某种难以言说的震动。
她没说话,只点头。
赵承恩低头再看,图纸上画的是机关结构,双心锁引动地火暗流,密钥需帝与后同时嵌入才能启动。一旦江山易主、神器将辱,鼎可自焚于烈火,不留片瓦。
他忽然跪下,额头触地。
“皇后娘娘……此思通天地!”
台下人群骚动起来。有人皱眉,有人交头接耳。一名老臣忍不住出列:“鼎乃国之重器,自古求其不朽,何以设毁?岂非不祥?”
沈知微转头看他,目光平静。
“你说它不祥?”她问。
那老臣挺胸:“历代鼎器皆传千秋,未闻自毁之理!”
她没反驳,只看向赵承恩:“你来说。”
赵承恩仍跪着,却已开口,声音沙哑而有力:“诸位可知,鼎为何物?”
无人应答。
“它是信。”他说,“是百姓对朝廷的信。若朝廷失德,百姓不信,鼎纵然存世,也不过是一堆废铜。反之,哪怕它化为灰烬,只要人心尚存,信便不灭。”
他又指图纸:“这机关,不是为了毁鼎,是为了护它。宁可烧尽,不让奸人窃据。这不是不祥,是誓。”
台下渐渐静了。
沈知微走到鼎前,伸手抚过鼎身铭文。那是她亲自撰写的《治世箴言》,共三百六十字,一圈圈刻在铜壁之上。
她回头对裴砚说:“你说得对。让它只属于我们这一代人。”
裴砚点头,将手中玉钥插入鼎耳左侧孔洞。
她也取出自己的那一把,嵌入右侧。
咔哒一声轻响。
鼎身铜纹泛起微光,像是被阳光点燃。紧接着,三声嗡鸣自内传出,低沉悠远,如钟振谷。
封印完成。
赵承恩老泪纵横,双手颤抖着摸向鼎脚,喃喃道:“老臣……不负使命。”
台下忽然有人跪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