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 第1116章 盐运急报险,私铸钱币局

第1116章 盐运急报险,私铸钱币局(1/2)

目录

夜色渐淡,烛火在灯罩内轻轻晃动。沈知微靠在裴砚肩头,指尖仍握着笔,纸上墨迹未干。她写下最后一行字:“商税巡查司即日筹建,三年一审,违者重罚。”

裴砚低头看她一眼,声音低沉:“睡会儿吧。”

她点头,却未起身。脑中还在盘算那条“倒刀印记”的线索能追到哪一层。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小太监跪在门槛外,双手高举一封红笺。

“启禀陛下,东宫急报!江南盐运使连发三道加急文书,称市面出现大批伪钱,已波及七府十九县!”

沈知微立刻坐直。裴砚接过文书扫了一眼,眉头紧锁。这种事本不该由他亲审——如今太子监国,理应自行决断。但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钱的事。

她伸手取过副本细看。劣质铜钱泛滥,百姓手里的官钱被挤出市场,米价一日三涨。更蹊跷的是,这些假币做工极精,非民间小炉可为,背后必有大匠坊支撑。而运输路径,全走盐道。

她闭上眼。

脑中机械音响起:“目标心声读取成功——‘只要熬过初审,账册已焚,无人能证我铸钱!’”

睁眼时,她已确认押解进京的盐商主犯确系罪魁。但这人只是台前角色,真正藏在暗处的,是能调动匠籍、熔炉与整条盐路的势力。

她提笔写了一张密笺,只列三问:钱模何来?匠籍何处?熔炉几座?随后交给心腹女官:“送去东宫,交太子亲启。”

天刚亮,东宫议政厅已聚满官员。

太子裴昭衍端坐主位,神情肃然。他年方十四,身形尚未长开,但坐姿挺直,目光沉稳。阶下跪着两名盐商代表,其中一人正是昨夜被押入京的主谋,名叫许元通。

“殿下明鉴,”许元通叩首,“我等所铸乃便民辅币,因官钱不足,民间交易艰难,实为救市之举!”

他身后还站着几位地方商会的老人,纷纷附和:“确有此事,户部早年默许民间自铸小钱……”

话未说完,太子翻开案卷:“你说是便民,可淮北已有饥民卖儿换半贯钱,却被商户拒收官钱,只认你们的新币。一文钱压三成,这是便民,还是夺命?”

众人沉默。

太子继续道:“你既自称合法,那本宫问你——钱模何来?”

“是……是从旧匠手中购得。”

“匠籍登记在哪一坊?”

“这……民间流转,无须上报。”

太子眼神一冷,正要再问,身旁女官低声提醒:“第三问。”

他顿了顿,声音更沉:“熔炉几座?”

许元通嘴唇微动,脑海中闪过七个黑窑日夜不息的画面。

就在这一瞬,女官袖中手指轻掐掌心——那是沈知微教她的信号。她立即俯身,在太子耳边说了几句。

太子霍然起身:“来人!即刻搜查许宅夹墙!”

半个时辰后,禁军押着工匠抬回三具铜模,另有图纸一幅,上绘熔炉结构,标注“每夜千枚”。

许元通脸色惨白。

太子当众展开图纸,冷声道:“你口口声声为民,却私设七炉,仿制官钱,借盐车运往各州,扰乱市价,逼百姓贱卖财物。你可知罪?”

“殿下!”许元通突然抬头嘶吼,“您年少无知,不懂经济民生!我此举乃是补朝廷之缺!”

厅内一阵骚动。几名老臣面露犹豫,似有动摇。

太子缓缓抽出腰间佩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