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皇嗣习机关术,木牛流马启新章(2/2)
次日清晨,太子早早到了作坊。他带来一张自己画的图纸,是木牛流马的改进版,加了转向机关和制动杆。主匠接过一看,眉头越皱越深,最后忍不住问:“殿下……这结构,您真想出来的?”
太子点头:“母后说过,机器不怕错,怕不敢改。”
匠人沉默片刻,终于笑了:“那咱们今天,就试试这个。”
两人蹲在地上比划起来。
另一边,工部递来一份名单,是各地擅长器械制造的民间匠人。沈知微看过后批了红,命人送去御书房,请裴砚定夺。
裴砚看完,对身旁内侍说:“明日召工部议设‘器械院’,专管技术传承。”
内侍应声而去。
沈知微午后去了东宫,见太子不在,便问起近身太监。
“回娘娘,殿下在后院练手劲。”太监答,“说是要学会自己拧紧螺栓,不让工匠代劳。”
她点头,没多留,转身回凤仪宫。
路上经过一处廊下,听见两名宫女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连太子都去搬木头。”
“可不是,昨儿还看见他蹲在泥地里修轮子。”
“以前谁敢想,皇嗣碰这些粗活。”
“可人家做得认真,皇上还夸了呢。”
沈知微没停下,也没回头。
回到宫中,她取出心镜系统当日剩余的两次使用额度,记在册子上。九次用了七次,还有两次可用。
她合上册子,抬头看了看天色。
阳光正照在屋檐一角,映出一道斜线,慢慢往门槛移。
傍晚时分,太子带回一个消息:木牛流马的转向装置试成了,能左转也能右转,还能原地调头。
沈知微听了,只说了一句:“明天带它去校场,试试负重爬坡。”
太子应下,眼神发亮。
当晚,她让人把机关坊这几日的所有图纸都收上来,分类归档。其中一张边缘烧焦的旧图引起注意——那是最初失败的版本,被火燎过一角。她盯着看了很久,让人单独保存。
第二天一早,阳光刚照进工坊,太子就带着新改的木牛流马出发。这次车上装了四袋真粮草,总重超过百斤。
校场坡道倾斜,泥土松软。木牛流马缓缓启动,四足交替前行,轮轴转动,一步步往上。
走到一半,左前轮陷进泥里。
太子没慌,按照图纸上的制动法,先停机关,再用撬棍垫石块。调整重心后重新启动。
车轮转动,缓缓脱困,继续上行。
最终,它稳稳停在校场高台。
全场寂静。
片刻后,一名老匠人突然鼓掌,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掌声由稀落变密集,响彻校场。
沈知微站在台下,看着那辆满身泥痕的木牛流马,也看着台上满头大汗却笑容灿烂的太子。
她转身离开,没参加后续的庆贺。
回到凤仪宫,她提笔在《新政备要》新加一页:
“首辆木牛流马试运成功,载重百斤,越坡无碍。建议推广至边军运粮,减民夫之苦。”
写完,放下笔。
窗外,阳光正照在新立的器械院牌子上。几个工匠正在安装横梁,锤子敲打的声音一声接一声。
最后一锤落下时,一只麻雀从梁上惊飞,翅膀拍动,掠过“格物致用”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