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和谈十城索边患,汗血马赠展雄图(1/2)
待宫人将受惊的汗血马安抚好,清理了石阶上的湿痕后,沈知微抱着一摞卷宗踏入紫宸殿。
她将卷册放在御案旁,目光扫过殿内。北狄使者已跪在丹墀之下,袍角沾着风尘,额头低垂。
裴砚坐在龙椅上,未发一语。朝臣列立两侧,气氛沉凝。
她走到凤座前,并未坐下,而是取出一份玉简,抬手展开。
“近三年,北狄犯我边境十三城。”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焚村七十二,掳民四千六百,毁粮仓九座。边军塘报在此,百姓供词在此,缴获兵器铭文也在此。”
她将几份文书掷于阶前。纸页翻飞,落在使者面前。
“你们说求和,可有半分悔意?既无赔罪,又不退兵,今日空口白话,就想换我大周休战?”
使者抬头,脸色发白:“娘娘明鉴,那些劫掠皆是部族私斗,非我国王授意……”
“私斗?”她冷笑,“若你们管不住部族,便是无能;若能管住却不加惩处,就是共谋。哪一条,都逃不过一个‘罪’字。”
她停顿片刻,看向裴砚。他微微点头。
她收回视线,直视使者:“我要十城为质。三年内若北狄不再犯境,方可归还。否则,每犯一次,多割一城。”
使者双膝一软,几乎撑不住身体:“十城……这等要求,小臣无法应承!”
“那就回去告诉你们新王。”她说,“要么交城,要么开战。由他选。”
殿内无人出声。武将们挺直脊背,文官们低头看着地面。
使者挣扎着起身,踉跄退出大殿。
三日后,同一位置,另一名使者跪下。他带来王书,称愿“暂借五城”,以示诚意。
沈知微当庭拆开文书,只看了一眼便扔到一边。
“五城不够。”她说,“一城百姓所失,何止千人活命?五城能抵多少粮食?多少性命?你家国王若真有心讲和,就不会只肯给五城。”
使者急道:“我国已备牛羊三千头,皮毛万张,愿作赔偿——”
“我不缺牛羊。”她打断,“我要的是边界安宁。若连这点代价都不愿付,说明你们根本不想停战。”
那人伏地不语。
又过了两日,宫门外传来马蹄声。一队骑兵护送五十匹骏马入京,通体赤红,汗出如血,正是北狄视为国宝的汗血宝马。
领队使者捧着礼单跪在殿中:“我国王诚心求和,特献宝马五十匹,望贵国收下此礼,永结盟好。”
沈知微起身走下台阶,绕着其中一匹马看了一圈。马身修长,肌肉紧绷,鼻息粗重。
“马不错。”她说,“收下吧。”
左右内侍立刻上前接收马匹。
有人低声提醒:“娘娘,既然他们送了重礼,是否……松口割城之事?”
她摇头:“礼照收,城依旧索。今天收了马,明天他们就知道还能用别的东西抵账。我不想谈讨价还价的和约,我要的是让他们记住——犯我边土,必有代价。”
她转身回到凤座前,拿起笔,在奏折上写下一行字:
“令鸿胪寺编录此次和谈始末,下发各州县公示。”
旁边内侍问:“是否注明十城之议?”
“写清楚。”她说,“就说大周皇后亲下令,索十城以平边患。一字不改。”
消息传得很快。不到五日,边关百姓已得知朝廷要收回失地。
有老兵站在废墟上老泪纵横,说自家祖宅就在那被占的城里;有妇人抱着孩子跪地叩头,感谢上苍开眼;还有商贩在集市高声宣扬:“沈后一句话,就把北狄逼得送马来求饶!”
边军将领接到命令,开始绘制交接准备图。虽然城池还未收回,但告示已经拟好,只等一道旨意便张贴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