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南疆粮饷被克扣,三年欠粮一朝还(1/2)
烛火在案前跳了一下,沈知微的手指停在账本最后一行。那笔“购北狄战马三百匹”的记录还映在眼前,她没抬头,只将纸角折了下去。
门外脚步声轻而急,雪鸢进来,把一封加急军报送上前。她接过,拆开。
上面写:南疆大营已两月未见粮船靠岸,士卒靠野菜充饥,有人昏倒在岗哨上。都督府连发三道急报,皆无回音。
她放下信,走到墙边地图前。南疆的位置被红笔圈着,三条运粮路线中,最北一条已被墨线划去。她盯着中间那条——经琼州出海的水路。
心镜系统启动。
早朝时见过的那个户部员外郎正站在廊下候命,脑中念头一闪而过:“这次走琼州,风浪大,没人会查。”
她记住了这句话。
转身回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命岭南水师即刻封锁琼州港外三十里海域,凡悬挂“广济商号”旗、双桅货船,一律扣押查验,不得放行。
又另写一函,八百里加急送往南疆。
太子裴昭衍接到圣旨时正在校场巡查。他打开看完,立刻召集亲卫,直奔知府衙门。
知府正在厅中喝茶,见太子突然到来,手一抖,茶盏落在地上。
“本宫奉皇后诏,彻查南疆粮政。”裴昭衍将圣旨展开,“从今日起,军粮发放由钦差接管,你不得插手。”
知府脸色变了:“殿下,军粮一向按例入库,绝无差错。”
“是吗?”裴昭衍冷笑,“那你可敢当众开仓验粮?”
知府张了张嘴,没说话。
当天夜里,南疆大营外传来马蹄声。一名水师副将领着两名兵士冲进营帐,跪地禀报:“启禀太子!‘顺安号’已被截获,舱内藏粳米四万五千石,干肉盐包若干,皆为兵部封印!”
裴昭衍站起身:“押谁?”
“船上管事招了,说是知府授意,每年克扣六成军粮,换海船走私货物。这次打算运到海外卖掉,再买些香料回来充账。”
裴昭衍握紧拳头:“三年欠粮,就这么被人卖了?”
他当即下令,所有粮食原地不动,等朝廷派员清点后统一发放。
消息传回宫中时,已是次日清晨。
沈知微坐在紫宸殿东暖阁,看着捷报,脸上没有笑意。她提起朱笔,在《后宫政要录》上写下:“隆兴六年三月十七,南疆截粮船一艘,追回军粮四万五千石,补发积欠。”
然后召来内侍:“拟旨,南疆知府革职锁拿,押赴京师问斩。其党羽十六人,一并下狱,家产抄没充饷。”
又加一句:“今后三年,南疆军需由兵部直拨,不经地方衙门。”
圣旨快马加鞭送出。
十日后,南疆主堡校场。
天刚亮,十万将士已在列阵等候。队伍从堡门一直排到山脚,人人衣甲残旧,脸上带着风霜之色。
裴昭衍站在高台上,身后是数十辆满载粮草的牛车。每辆车都贴着兵部封条,由钦差亲自开封,士卒代表上前验看签字。
第一车米倒进量斗时,有人低声道:“这米……是新的。”
旁边老兵伸手抓了一把,放在鼻下一闻:“有稻香,不是霉味。”
他们已经三年没见过整批新米了。
一辆接一辆,粮食分发下去。每一袋都印着“兵部监制”,每一包都有登记编号。
发放到最后,裴昭衍举起手,全场安静。
他说:“此粮非今岁之饷,乃三年所欠!尔等守土卫国,不曾懈怠,朝廷岂能忘功?”
话音落下,十万将士齐刷刷跪地。
一声吼从第一排响起,接着是第二排、第三排,层层推进——
“愿为太子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