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深耕固本、技术突破与暗流渐起(2/2)
“此事需谨慎。”赵轩沉吟道,“可以继续交易,用烈酒换铁料和盐,这是互惠互利。但关于更深层次的合作,尤其是涉及军械技术,必须摸清对方底细,不可轻易答应。让王老五的人,想办法从商队伙计口中套取更多关于他们背后势力的信息。”
“是。”周福领命。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安澜城内外一片繁忙景象。新垦的田地里,农人们吆喝着牲口,拖着新式的“安澜犁”翻耕土地,播种希望。河边的水车吱呀呀地转动,将清澈的河水引向坡地。工匠营里炉火熊熊,叮当之声不绝于耳,不仅打造农具兵甲,也开始尝试烧制更耐用的砖瓦,为将来建设更坚固的房屋做准备。学堂里孩童的读书声更加响亮,医馆救治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集市比冬日热闹了许多,周边村落的百姓甚至更远地方的小商贩开始汇聚于此,用粮食、山货、手工制品交换烈酒、盐铁或铜钱。一种久违的、名为“秩序”和“生机”的气息,在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悄然弥漫开来。
系统界面上的数据持续向好:
“安澜城(繁荣的县城)”
人口:约13,500人(民心:安定/拥戴)
治安:80/100(良好)
繁荣度:65/100(初步繁荣)
军队:安澜军(战兵600,辅兵200),训练度:精锐(初级)。
这一日,赵轩在李大牛和一小队亲兵的护卫下,巡视春耕情况。看着田间地头忙碌而充满希望的身影,听着远处工匠营传来的富有节奏的打铁声,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就是他想要守护的东西。
“主公,如今我军兵精粮足,民心归附,是否……可以考虑向外拓展了?”李大牛看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征战的光芒。在他看来,固守一城终究格局太小。
赵轩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大牛,根基未稳,不可轻动。你看这安澜城,如今虽好,但犹如一棵新栽的树,根系还未扎深。贸然扩张,若遇风雨,极易倾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这棵树的根扎得更深,更广。待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之时,方可迎风而立,甚至荫庇一方。”
他指着远处正在修建的水渠和更远处隐约可见的、计划中要建立的烽火台和哨卡,说道:“我们的目光,不能只盯着安澜一城。要将周边适合耕种的土地、险要的关隘、乃至那些愿意归附的村落,都牢牢掌控在手,连成一片。这才是真正的根基。”
李大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更擅长冲锋陷阵,但对赵轩的战略眼光,他向来信服。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从官道方向疾驰而来,是王老五派出的斥候。
“报——盟主!紧急军情!”斥候飞身下马,气喘吁吁,“南边五十里外,发现大规模流民潮!人数恐有数千之众,正沿着官道向北涌来!其后方……似乎有乱兵追赶!”
大规模流民?乱兵追赶?
赵轩眉头瞬间皱起。安澜城刚刚获得的平静,恐怕又要被打破了。这突如其来的流民潮,是危机,还是……机遇?
他望向南方,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乱世的波澜,永远不会真正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