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八面出击(1/2)
1938年6月20日,第一个得到出发命令的是孙庆原、刘建国带领的苏皖支队,他们进击的目标区域是安徽东部和江苏北部;任务是配合新四军四支队,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阵线;同时,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
部队出发前,彩彩、杨班、郭振兴三人召集所有支队长、政委
开了一个小会。彩彩让各位支队长、政委,一定要牢记、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二是牢记“隐蔽”二字,因为干部培训学校的传统作战方式就是隐蔽出行,隐蔽攻击;并在隐蔽中消灭敌人,壮大自己。三是制定方案要民主,战斗意志要坚决,战术要灵活,坚决不与敌人打类似阵地战那样的消耗战。四是要保护好突击连的每一名队员。
苏皖支队出发时,没有召开誓师大会,也没有送行大会,甚至连出发时间都安排在晚上。
当天晚上8点钟时,当所有的领导和其它支队的支队长、政委们在藕塘镇外的大道上,与苏皖支队的领导们一一握手送别时,彩彩没有伤感,反而是一脸的骄傲。她告诉孙庆原和刘建国,有困难随时找学校,学校等着他们胜利的好消息!
看着精神抖擞的官兵们,看着那威武雄壮,绵延数公里长的队伍,充满骄傲、自豪的何止是彩彩,就连东娃跟李小兵告别时都说:“我们学校是个了不得的单位,总是在不停地创造奇迹,什么时候都别忘了,你以后一定会为曾经是我们学校的部队而感到骄傲自豪的!”
苏皖支队走后,豫皖、豫西、冀鲁豫、冀中、鲁中、晋西这六个支队也相继接到命令,于一个月之内分别启程,开赴拟定的进击目标区域。
这7个支队出发后,陆续发回了很多战报。为保持各支队故事的连续性,各支队的战斗情况,会在后续适当的章节进行集中描述。
现在只剩下一个以原2团为基础组建,但尚未确定名称、支队领导等要素的支队还待字闺中,等适当的时机再择机出发。
在这组建支队并分期出发的一个多月时间中,杨班、江班、小马班安排司务营,在租借数百辆马拉大车的基础上,采用分段、分散运输方式,将储存于藕塘镇、皇甫山上、天堂寨里的一些无法直接使用,或暂时用不了的物资秘密向后方运送。目前,大部分物资已经运抵四川省宣汉县,少部分尚在路上的物资也已经通过了湖北省宜昌地区。
随着各支队的开拔,藕塘镇上的部队也几乎所剩无几。郭振兴让袁表福留下100多人成立定远游击队,在本地继续坚持战斗后,就将其余人马全都撤到天堂寨。
在是否撤离天堂寨这个问题上,杨班和郭振兴有了不同意见。杨班认为,现在大部队已经奔赴前线,在这里的部队将会成为孤军,为保险起见,应该全部撤离。
郭振兴认为,部队在皖西开创的大好抗日形势来之不易,就这样放弃实在可惜,最好留一支部队,依据天堂寨的有利地形与日寇周旋。
彩彩赞同郭振兴的意见,并决定让东娃带一个营的部队在此坚持战斗。但杨班有点不放心,就让彩彩把江班的二妹妹江秀琳留下来做东娃的副手。
为了保持与战场的接触,经过商议后,彩彩命令袁表福带领第八支队到湖北省襄阳县驻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