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当上大队长(1/2)
在攻取三个县城,解除后顾之忧后,王昆就将按照省委的指示,向北去打通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的通道了。
为此,在晚上的时候,王昆先请李宪民、彭伟全、李清一起商量整编的事。
王昆提出:拟新增几名支队领导。建议由李清任支队党委副书记,杨大田任政治部主任,由邓大猛任支队参谋长。同时,支队增设10名参谋人员,2名政工人员。
支队拟下设5个大队,2个特别大队。
原第二大队人员应首先满足榴弹炮大队、迫击炮大队人员需求。
1. 梁平大队,这是在梁平成立的第一个大队,建议叫这个名。大队长:郭振兴,副大队长:刘红成,党支部书记杨明志。
以现有的第一大队1-6中队和1个机枪中队组成。部队规模1500人左右。
2. 宣汉大队,主要是由宣汉籍战士组成,建议叫这个名。大队长:李大顺,副大队长:朱大勇,党支部书记敬成桂。
以现有的第二大队1-8中队为基础整编为6个中队,再加1个机枪中队组成。部队规模1500人左右。
3. 达县大队,这是在达县成立的,建议叫这个名。大队长:何庆东,副大队长:林大齐,党支部书记王承春。
以现有的第一大队7-9中队、第二大队9-12中队整编为6个中队,再加1个机枪中队组成。部队规模1500人左右,如现在人数不够,以后补齐。
4. 榴弹炮大队:由6个中队组成,大队长:鲜国有,副大队长:杨大春,党支部书记鲜国有兼任。
部队规模720人。每个中队1门炮,116人。
5. 迫击炮大队:拟由7个中队组成。大队长:高大壮,副大队长:毛胜雄,党支部书记高大壮兼任。
部队规模580人左右,共装备迫击炮168门。
7个炮兵中队,每个中队:24门迫击炮、136人。
梁平、宣汉、达县三个大队的步兵中队只装备小炮,数量由原先4门增加到12门,18个步兵中队共装备小炮216门。
剩余迫击炮、小炮全部装备侦察大队。
6. 突击大队,大队长:彩彩,副大队长:杨班,党小组长杨班兼任,现在只有杨班、大于班、孙班是预备党员;不定编制,以实际人数为准。
7. 侦察大队,大队长:赵成新,副大队长:温向勇,党支部书记赵成新兼任,部队规模300人。
另设立后勤部,部长:李大田。所有新参军人员全部安排至后勤部,待战斗结束组织训练后,再补充至各大队。
对于以上提议,大家心里都很清楚。组织架构是在支队权限内,根据需要设置的;提出的中队长以上人选,不仅经过战火考验,能力很强,而且都是党员,对组织忠诚,所以大家都没有异议;只是李宪民提出了一条,要求彭伟全要做好二大队的工作。
之后,王昆召集了一次中队长以上会议。宣读了省委关于迎接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的电文,同时宣读了游击军批复的整编命令。
命令宣读完之后,彭伟全讲了几句话,他告诉二大队的同志们,任何人不要有山头主义的思想,游击军只有一个山头。这次大队干部任职考虑的就是能力,以后也一样,谁有能力谁上!
当然,二大队的同志们还要看到差距。一大队打了多少大仗,二大队打了多少?一大队步炮协同,二大队的同志们还没听说过。一大队怎么带出精锐之师来的,二大队到现在还几乎都是新兵。所以,我们任何人都不能有任何想法,我们能够跟一大队的同志学习就不错了,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他们的本事学到家,共同一起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