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打垮敌人主力团(1/2)
李班带回来的3个孩子,大家看了都很满意,于是李班又跑到附近的留耕镇、仁和镇、五星镇、江门镇、上马镇陆续带回来了27个年龄都在十二三岁的孩子(有3个姑娘)。总计30个孩子,组成一个少年训练班。这就是他们这些枪法好的队员,或者叫核心队员培养的第一期队员。
他们现有12个核心队员,准备人人当师傅,按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每人分别带2到3个孩子,对这些孩子进行培养。
由于这些孩子天天吃不饱饭,身体素质极差。来到部队后,杨班先让他们吃好、吃饱,养身体;同时,他也请来警卫排一班班长对这些孩子开展部队纪律、内务、站队列等基础训练。
一个星期后,这些孩子脸上有了肉色,杨班就开始进行早操、进山拉练等身体素质训练;同时,还请彩彩、梅班、马家三兄弟当老师,给孩子们补习文化课。这些孩子全部来自于山区的穷苦人家,对跑步、进山、学习都非常喜欢,天天训练和学习,毫无怨言。
之后,在体质训练方面就慢慢进入了正轨,练上肢肌肉力量、双手抓力,甚至吊着砖头瞄准、射击等。
到1930年年底时,独立团迎来了一场真正的战斗。
那时泸州是四川军阀刘文辉的地盘。驻防泸州的旅部发现派去剿匪的一个连失踪后,立即派侦察兵探查,很快发现了已恢复元气的独立团。旅长急忙向刘文辉和国民党政府报告,却没想到刘文辉态度暧昧 —— 这位川军后起之秀心里清楚,真正阻碍他成为 “四川王”的是军阀刘湘,而非眼前的游击队。他打定主意:只要游击队不威胁根本,就不必浪费兵力清剿。于是对旅长的报告置之不理,对南京政府的命令也以各种理由搪塞。最终国民党政府施压,刘文辉才勉强同意让刘湘的部队进入防区“剿匪”。
刘湘一心投靠国民党政府,接到命令后立刻派驻防永川县的精锐旅执行任务。旅长又指派麾下最得力的团长姜永军,率部开赴江安县剿灭独立团。
刘湘是四川实力最强的军阀,控制着川东大片区域,其麾下 21 军拥兵 8 万兵力,历经百战。自 1926 年在军中建立枪械修理所后,已大批量生产迫击炮、冲锋枪、步枪等武器,弹药储备更是充足。因此其主力部队装备精良程度在国内都首屈一指,被歼灭的 “光荣连” 便是参照其标准配置,可见一斑。
当姜永军带着他那个团沿长江到达江安县后,他就直接带兵前往七洞沟,想要一举歼灭独立团。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当他的部队到达距离下船点20公里左右的燕子岩时,就遇到了大麻烦。
之前,一切都是那样的正常、美好。七月的早晨,气温刚刚好;江边湿润的空气,让人觉得舒适、惬意。
姜永军骑着高头大马,看着他那绵延2公里长的精锐部队,心中满是建功立业的豪情。只可惜,他虽生得逢时,却站错了队伍。他与穷苦的人民大众为敌,注定了他不会有什么好运气。
这不,当他正在做着白日美梦的时候,他的前卫连就出了问题。当前卫连到达燕子岩山湾入口时,就听见一阵枪响,人全部被打倒在地。
姜永军只听见枪声,却没听见炮弹或手榴弹爆炸声,心中疑惑,亲自上前观察。他用望远镜扫遍山湾、山坡、山梁,却连一个人影都没发现。
奇怪,遇见鬼了,老子就不信还真有鬼!姜永军骂道,随即命令 1 营 3 连充当前卫连。这时候的他,豪气冲天、自信心爆棚。就这样的山湾,他不知道攻打过多少次了,就这样一个地势就想挡住他一个团的精锐,想都别想!
当3连到达山湾入口时,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