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丹药品控终极标准?(2/2)
基石三:环境规则扰动容限。
定义丹药在不同规则环境(如不同时间流速、空间曲率、背景辐射强度)下的稳定性、药力释放曲线和潜在变异风险。为丹药标注其“规则稳定区间”,确保使用者清楚在何种环境下可以安全服用。
这三大基石,共同构成了“丹药品控终极标准” 的理论框架。它不再是一本厚厚的、记载具体丹药标准的“药典”,而是一个动态的、智能的、基于底层规则的评价体系。
随后,联盟投入巨资,升级了所有的丹药品控设施和灵网数据库。新一代的“太初·丹枢”系统,内置了这三大基石标准。
现在,一枚丹药从研发到服用,流程彻底改变:
? 研发阶段: 丹师提出构想,“太初·丹枢”会立刻模拟其规则映射谱,并比对兼容性指数,提前预警潜在风险,指导优化方向。
? 生产阶段: 生产线实时监测丹药的规则签名,确保其符合设计谱图,并将每一批次的“规则指纹”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
? 流通阶段: 丹药信息库明确标注其详细的规则适应性、种族兼容性和环境容限。一位异族修士或身处特殊环境的战士,可以通过个人终端扫描丹药,瞬间获取“太初·丹枢”提供的、针对其自身状态的个性化安全评估报告和服用建议。
? 使用阶段: 甚至开发出了便携式“规则适配器”,可以在极端环境下,微调丹药周围的规则场,确保其药力稳定释放。
这套终极标准的推行,效果立竿见影。跨种族用药事故几乎绝迹,丹药在特殊环境下的有效性大幅提升,与异位面的丹药贸易也因为有了共同的“规则语言”而变得更加顺畅和安全。
更重要的是,它为联盟的丹药体系注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科学严谨性和普适包容性。无论是流云宗的古法灵丹,还是基于外星材料合成的新药,亦或是魔修改良的偏门丹药,只要其规则映射清晰、兼容性达标、环境容限明确,就能在联盟体系内获得一席之地。
这一成就,甚至引起了“青霖界”等贸易伙伴的极大兴趣,主动提出希望引入这套标准框架,以促进更深层的技术交流。
林枫在视察升级后的丹药品控中心时,对林小雨和她的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文明层次的提升。我们终于开始用同一种‘宇宙语言’,来理解和掌控生命与能量的奥秘。这套标准,将是我们丹修文明走向更广阔星辰大海的通行证。”
然而,就在联盟上下为丹药体系的完美升级而振奋时,“太初·丹枢”系统在一次常规的跨位面丹药数据比对中,发出了一个极其微弱、却无法忽略的警报。
警报指向一批从“晶岩界”进口的、用于强化肉身的“熔核锻骨丹”。系统检测到,这批丹药的规则映射谱中,存在一个无法用现有药理模型解释的、极其隐蔽的规则“后门”。这个“后门”在常规环境下完全休眠,但模拟显示,在某种特定高频规则冲击下,它可能会被激活,导致药力逆流,反噬服用者!
是生产工艺的意外瑕疵?还是……又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刚刚建立的“终极标准”,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考验。丹药品控的终极防线,能否识破这跨越位面的阴谋?联盟的警觉性,被提升到了最高点。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愈发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