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灵力波干扰隐形衣(1/2)
第七十一章:灵力波干扰隐形衣
“VR幻境心魔试炼”的成功,如同一场及时的精神甘霖,暂时浇灭了地下实验室内部因绝望和魔气侵蚀而滋生的混乱火苗。弟子们的心志得到淬炼,道心稳固,对玄骨魔功的负面情绪侵蚀有了更强的抵抗力。更重要的是,灵枢的数据分析证实,这种集体性的“情绪逆转化”确实在微观层面,对远在玄骨峰的魔云产生了微弱的抑制效应。这为科学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非对称的战略思路。
然而,掌门云鹤真人从那绝境中传来的、用“星辰密文”加密的指令——“固守待援,保存火种,等待‘星陨’”,却与陈铭和灵枢正在积极筹备的主动出击计划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是遵循最高指令,将命运寄托于渺茫未知的外援?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手中的技术,主动搏取一线生机?
面对这艰难的抉择,陈铭最终选择了理性。他要求灵枢进行了一次冷酷的终极推演,计算两种路径下,流云宗文明火种保存的概率以及地上同门幸存人数的预期值。
推演结果冰冷而残酷:
? 固守待援路径: 在现有资源消耗速度下,地下实验室独立生存超过三个月的概率为41.2%。但前提是玄骨不发动针对性的、毁灭性的地下攻击(概率随时间推移递增至78.5%)。地上同门在无有效支援下,预计幸存人数将在十日内降至个位数。成功等到未知“星陨”外援并扭转战局的综合概率,低于5%。
? 主动出击路径(优化版潜入+干扰): 潜入小队成功潜入并安全返回的概率为11.3%。但若能成功获取关键情报(如丹霞长老确切位置、玄骨魔功核心弱点),或对玄骨造成有效干扰(如短暂中断其力量凝聚),则可为地上残存力量创造突围或固守机会,地上同门预期幸存人数可提升至数十人。但此路径将极大暴露地下实验室位置,导致其被摧毁概率上升至89.7%,文明火种保存概率降至8.1%。
数据不会说谎。固守,意味着几乎放弃地上所有同门,将希望寄托于渺茫;主动出击,则是一场胜率极低、代价极高的豪赌,很可能赔上最后的基地。
看着玉璧上那刺眼的概率数字,实验室内一片死寂。每个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陈铭沉默良久,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却写满坚毅的面庞,最终定格在中央那枚理性而冰冷的灵枢核心上。
“灵枢,”他的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概率,只是基于现有信息的推演。但‘信息’本身,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我们能获得更关键的情报,比如‘星陨’的具体含义、掌门的确切状况、或者玄骨此刻的真实状态……那么,无论是固守还是出击,成功的概率都会改变!”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因此,我决定,执行一个有限度的、以情报搜集为首要目标的主动出击计划。不寻求直接对抗或大规模干扰,而是利用我们最尖端的技术,悄无声息地渗透出去,获取关键信息,再决定下一步行动!这样,既能降低暴露风险,又能为决策提供依据!”
这个计划的核心,就在于一种能够实现真正“隐形”的装备——灵力波干扰隐形衣!它不仅是潜入行动的关键,更是将科学派技术优势转化为战术优势的体现!
“灵枢,重新评估方案二(潜入计划),将首要目标调整为‘最高优先级情报获取’,降低直接对抗权重。集中所有资源,优先完成‘灵力波干扰隐形衣’原型机的最终测试与优化!”
“指令收到。重新规划‘潜影行动’。首要目标:渗透至玄骨峰周边及主峰‘镇魔碑’区域,获取以下关键情报:1. 玄骨魔君当前能量波动精确数据及活动状态;2. ‘镇魔碑’密室状况及掌门生存确认;3. 丹霞长老囚禁地点‘幽冥涧’具体位置及守备力量;4. 任何与‘星陨’相关的线索。”灵枢迅速响应,“‘灵力波干扰隐形衣’项目优先级提升至最高。”
实验室的工作重心再次转移。之前因为心魔试炼而暂停的隐形衣修复与优化工作,以更高的效率重启。
灵力波干扰隐形衣的技术原理,是基于对灵力波动本质的深刻理解。在此方世界,任何物体,只要存在灵力(无论活体还是死物),都会向外辐射特定频率和强度的灵波。传统的隐身术或隐身符,大多是通过扭曲光线或制造视觉幻象来欺骗肉眼,但对于高阶修士强大的神识扫描和灵波感知,效果甚微。
科学派的隐形衣,另辟蹊径,其核心在于“干扰”而非“隐藏”。它包含两大系统:
1. 灵波吸收与中和层: 由特殊处理的“灵力绝缘防护服”基材升级而来,内部嵌入了无数微型的、“纳米机器人清炉术”衍生的“灵波谐振器”。这些谐振器能够主动探测到穿戴者自身散发的灵波,并发射相位相反、振幅相同的“抗灵波”,实现自我灵波的局部抵消,使穿戴者在灵波探测下呈现“零存在感”。
2. 环境灵波模拟与自适应层: 这是技术的精髓。衣物表面覆盖着由“稀土灵光二极管”阵列构成的柔性显示膜,配合高灵敏度灵波传感器,实时扫描周围环境的灵波背景(包括灵气流动、光线、温度场等产生的综合灵波)。然后,通过“人工智能丹方推演”算法快速计算,控制灵光二极管发出与背景完全一致的灵波,从视觉、神识感知等多个维度,将穿戴者完美“融入”环境,如同变色龙。
技术难点在于:灵波抵消的实时性与精确度(稍有偏差反而会形成更明显的干扰源);环境模拟的运算速度和能耗控制;以及最重要的——对抗高阶修士可能拥有的、超越常规灵波感知的特殊探测手段(如因果探查、气运观测等)。
在灵枢的超强算力支持下,修复和优化工作进展神速。两套原型机被修复完毕,并进行了大量模拟测试。但最终,还是需要实战检验。
陈铭决定,在执行高危的玄骨峰渗透前,先进行一次近距离的实战测试——潜入目前已被魔修势力渗透、但防御相对松懈的宗门贡献堂废墟,尝试激活一处隐藏的、只有科学派核心成员才知道的应急通讯节点,看能否与可能藏匿在外的其他残存力量取得联系。
深夜,两名精于潜行和阵法的科学派弟子,代号“影刃”和“幽瞳”,穿上了厚重的原型隐形衣。隐形衣启动的瞬间,他们在肉眼可见的光线下缓缓变得透明,最终只剩下极其淡薄的轮廓。更神奇的是,在灵枢的监控画面上,代表他们灵波信号的光点也几乎消失不见,只有连接到隐形衣内部、由灵枢直接监控的生物传感器还显示着他们的生命体征。
“潜影行动第一阶段,测试开始。保持灵枢链接,随时汇报情况。”陈铭在控制室下令。
“影刃收到。”
“幽瞳收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