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书房夜策(1/2)
省委三号院的书房,
再次成为汉东权力漩涡中一个相对宁静却又高度紧张的决策核心。
夜色深沉,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却照不进窗帘紧闭的房间内。
只有书桌上那盏台灯,洒下一片昏黄的光晕,笼罩着对坐的陆则川和高育良。
高育良的脸上写满了倦意。
他强打精神,将陈海的林城汇报、秘书的吕州简报,以及刚刚结束的、与田国富的那场谈话,向陆则川和盘托出。
没有倾向,没有评判,他传递的只是一种必须亲口陈述的、纯粹的沉重。
高育良凝视着杯中袅袅升起的热气,仿佛那便是眼前迷局的模样。
他声音低沉,对陆则川说道:“则川啊,山雨欲来风满楼。”
停顿片刻,他才又开口,语气里带着千钧之重:“过去只是旁观,如今代理主持这几天,我才算懂了——这‘高处’,何止是‘寒’,更是如临深渊啊。”
高育良缓缓放下茶杯,神色凝重:
“瑞金同志虽然暂时被叫去问话,但他留下的,或者说汉东长期存在的这些病灶,非但没有消散,现在所有的矛盾都摆到了台面上,我们就被推到了第一线。”
“你看,林城的保护伞问题、吕州的矿业争夺、京州商界的暗流涌动,桩桩件件都绕不过去。而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像田国富这样的同志,不显山不露水,却每每于无声处听惊雷。”
陆则川凝神静听,直到高育良话音落下,书房陷入短暂的寂静,他才缓缓打破沉默:
“这些动向,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沙瑞金仅是冰山一角,其下是盘根错节的系统性问题。他的离开,就像在千疮百孔的堤坝上找到了第一个渗水的蚁穴,连锁的崩塌恐怕才刚刚开始。”
他目光如炬,直视高育良:
“中央‘调离问话’这步棋,意味深长。表面是隔离保护,防止火势蔓延;实则,也是一次对汉东班子,特别是对我们两人的‘压力考校’。”
“考校?”高育良抬眼看向陆则川。
“对。”陆则川肯定地点头,“考校我们在权力真空期能否稳住舵;考校我们刮骨疗毒的决心与智慧;更考校我们在漩涡中心能否坚守底线。”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目前涌动的这些暗流,本质上是在试探新权力的成色和底线。王大路想谈条件,姚卫东想找新靠山,甚至黑恶势力也在观望风向。”
“如果我们表现出丝毫的软弱、犹豫,或者急于求成、手段过激,都可能被他们利用,导致局面失控。而一步行差踏错,便是满盘皆输之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