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林顾问的“三板斧”!增压,减重,制氧!(2/2)
他现在缺的不是技术,
而是一个将这些技术变成现实的契机的机会。
……
一九六二年开春,万物复苏。
但国际上的气氛,却一天比一天紧张。
西南边境线上,那个一直自诩“不结盟运动领袖”的邻国,
在某些大国的怂恿下,越来越不安分。
他们不断蚕食我们的领土,建立军事哨所,
甚至主动挑起小规模的武装冲突。
一份份来自前线的加急电报,雪片一样飞进国防科委的保密室。
林卫国作为特别顾问,每天都能接触到这些最一线的战报。
这天下午,国防科委紧急召开一场
由军方高层和各大军工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闭门会议。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
一位刚从前线回来的军区副司令,
五十岁出头的年纪,头发却白了大半。
他沙哑着嗓子开口。
“同志们,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
“我们的战士论意志,论战斗精神,比他们强一百倍!
可我们的装备,我们的后勤,在那鬼地方被拖后腿!”
“海拔五千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一半不到。
别说人了,汽车上去都得喘。
我们的卡车拉着半车货,爬个小坡都熄火好几次。
后勤跟不上,前线战士连口热饭都吃不上!”
“还有枪,零下三十多度的天,
枪油冻得跟铁块一样,拉个枪栓都费死劲。
好不容易拉开,打不了几发子弹,就可能卡壳!”
“最要命的是高原病!我们好多从平原上去的战士,
都是棒小伙子,到那儿没几天就嘴唇发紫,头疼得像要炸开,
连走路都走不稳。这还怎么打仗?”
副司令一拳砸在桌子上,眼眶通红。
“仗打到这份上,太憋屈了!”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总后勤部的部长站起来,满脸愁容:
“我们已经组织最好的医生,也运上去最好的药品。
但高原病这东西没什么特效药,只能靠适应。
适应不了的只能往下撤。”
兵器工业部的部长也跟着摇头:
“枪械的耐寒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
试好几种新的润滑油,效果都不理想。
至于减重,材料就那么些,减无可减啊。”
一个个难题摆出来,却没有一个能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所有人的目光,最后都不约而同地落在角落里,
那个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的年轻人身上。
国防科委的“特别顾问”,林卫国。
科委主任也看向:“卫国同志,你有什么想法?”
林卫国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
“各位首长,各位同志。
我认为我们现在遇到的所有问题,
归根结底是一个科学问题。”
他的声音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我们不能用平原的思维,去打一场高原的战争。”
“既然高原的‘天’变了,那我们的装备,我们的战术,也必须跟着变。”
林卫国拿起一根指挥棒,指向地图上那片高耸的区域。
“首长们刚才提到的问题,我总结为三点:
装备‘贫血’、装备‘过重’、人员‘窒息’。”
“要解决这三个问题,靠缝缝补补不行,必须从根子上动刀。”
林卫国转身走到旁边的小黑板前,拿起粉笔飞快写下这六个字。
“我的方案,也只有三个词。”
“增压、减重、制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