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用脑子干活,别让经验框死你!(1/2)
“现在,‘米’的问题,解决了。”
林卫国把文件拍在他们面前,“各位,还有问题?”
周教授嘴巴张了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最后颓然地摇摇头,满脸都是苦笑。
“没……没有了。林总工,我们……服了。”
“既然没问题,那就开干。”
林卫国站起身,一点时间都不浪费。
“从今天起,‘龙脊计划’正式启动。我把项目组分成三块。”
他指着周教授:“冶金组,你们负责‘真空电弧重熔炉’。
这是我们的锅,饭能不能熟,看你们的。”
他又看向王师傅:“机加组,你们负责锻压、热处理设备。
钢炼出来,还得靠你们的手艺变成能用的材料。”
“剩下的人,跟我进材料实验室。
我们啃最硬的骨头,负责合金配方和性能测试。”
林卫国分派完任务,整个“712基地”
就像一头睡醒的巨兽,开始发出低沉的轰鸣。
“712基地”的日子,又干又苦,但也热得烫人。
每天早上六点,军号声准时把人从床上炸起来。
不管你是白头发的老教授,还是浑身牛劲的工人,都得跑操。
这是林卫国的死规矩,任务完成前,谁也不能倒。
早饭过后,整个基地就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蜂巢。
周教授的冶金组最先撞上南墙。
“真空电弧重熔炉”,这玩意儿别说造,在场的人连见都没见过。
林卫国给的只有几张图和一堆数据。
“林总工,您这图上标的‘大功率直流电源’,
要一万安培的稳定电流,国内最好的设备也办不到!”
负责电力的工程师头发都快薅秃了。
“还有这个‘真空系统’,”另一个专家指着图纸,
“真空度要求比科学院的分子泵还高上百倍!造不出来!”
“造不出来,就自己想办法!”
林卫国走进会议室,拿起粉笔就在黑板上画。
“单个电源不行,就用并联。我设计一个‘多相整流叠加’方案,
十组硅整流机组并联,用同步控制器分配功率。”
他擦掉电路图,又开始画真空泵:
“机械泵和分子泵不够,就在后面再串联一级‘低温冷凝泵’!”
“用液氮把残余气体直接冻在泵壁上。这个技术,
理论都懂,没人敢干。今天,我们就当第一个吃螃蟹的!”
林卫国几句话,就把两个天大的难题给解决。
冶金组的专家们看着黑板上精巧的结构图,跟看神仙似的。
林卫国简直就是一本无所不知的“技术百科全书”。
再刁钻的问题,他总能从你意想不到的角度,
给出一个简单粗暴却又管用的法子。
有了林卫国的指点,冶金组的进度快得吓人。
另一头,王师傅的机加组,日子也不好过。
他们要造一台三千吨级的巨型水压机,用来锻压钢锭。
轧钢厂最大的锻锤也才八百吨。
三千吨,想一想都腿软。
“林总工,这活儿干不了。”
王师傅找到林卫国,一张老脸皱得跟苦瓜似的。
“三千吨的压力,光那个主油缸得多厚?
我们连吊它的吊车都没有,更别说加工。”
“谁说非得用一个主油缸?”林卫国反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