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诱饵已下!绝密文件就这么“忘”在桌上(1/2)
娄晓娥虽然不清楚状况,但看丈夫的脸色,就知道事情不简单。
她一句话没问,立刻转身去办。
林卫国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脑子转得飞快。
现在还不能动他。
对方能把一份档案做到这份上,背后绝对不是一个人在干活。
直接抓人,万一对方是个死士,一问三不知,自己反而失策。
最好的法子是让他自己把尾巴全露出来。
不光要抓到他,还要借他的手给他主子送一份“大礼”。
一个计划在林卫国脑中逐渐清晰。
他要弄一套假方案,一套看上去完美无瑕,实际走进去就是万丈深渊的方案。
然后再“不小心”让这条毒蛇把这份情报自己叼回老巢。
计划能不能成,关键看这份假方案有多真。
要让对方觉得这玩意儿比现在的液浮陀螺仪还厉害。
还要保证对方砸进去无数的人力物力后,才发现走的是一条死路。
这事换了别人,想都别想。
可林卫国脑子里装着一整个时代的工业结晶,这对他来说不算难事。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两天没出门。
桌上堆满画着各种符号和图纸的草稿。
林卫国最终选定的方向是“气浮陀螺仪”。
用高压气体代替液体,把陀螺转子给“吹”起来。
这套方案,理论上比液浮陀螺仪的精度更高。
因为气体的阻力比液体小得多。
但它有个要命的缺陷,就是气体托举的力道太软,根本不抗折腾。
导弹发射时那一下,什么精密的玩意儿都得震散架。
这个问题在几十年后,全世界的科学家砸进去的钱都打了水漂,也没弄明白。
林卫国就是画一张大饼,一张“看起来”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大饼。
他设计了一套叫“多点主动式气压调节系统”的复杂玩意儿。
用上百个比米粒还小的气阀和传感器,随时调整气膜压力硬扛外面的震动。
这套东西在图纸上看,一点毛病都挑不出。
可林卫国在里头埋了好几个要命的“雷”。
比如,他故意写错一种新型压电陶瓷材料的反应数据。
又比如,他在最核心的控制算法里,换掉了一个常数。
这些细节,对方除非把整套系统原原本本地造出来,做上万次实验,否则根本发现不了。
等到他们发现的时候,糟蹋掉的钱和时间,怕是能把他们自己给心疼死。
林卫国将这份“b方案”的全部设计图和文档,命名为“启明一号”。
他亲手抄了一遍,装进一个印着“绝密”的牛皮纸袋。
.....
这天下午,林卫国故意抱着一堆图纸走进陀螺仪总装车间。
王浩正在一个测试台前,一笔一划地记录数据,专心致志。
林卫国走到他旁边那张空桌子,把一堆图纸随手放下。
那个装着“启明一号”的牛皮纸袋,就放在最上头。
“小王,干得不错,数据记得很规范。”林卫国拍拍他的肩膀,算是鼓励。
就在这时,车间门口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
一个保卫科的干事满头是汗地跑进来。
“报告林副院长!军方加密专线!大领导的紧急电话,让您立刻去接!”
这个干事是娄晓娥找来的熟人,信得过。
林卫国脸上立刻显出“惊讶”。
“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他“匆忙”转身就走,桌上那堆图纸和那个绝密的牛皮纸袋,碰都没碰一下。
车间里所有人都看见这一幕。
但谁也没多想。
大领导的电话那肯定是天大的事,忘了拿图纸也正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