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豁然开朗(2/2)
“你今日登门,怕是不单单为了拜会吧?我听说你最近在跟汇丰谈收购大厦,是不是卡在资金上了?”
张华见荣老开门见山,也不再绕弯子:
“荣老先生慧眼如炬,不瞒您说,我确实是为了收购资金而来。”
话音刚落,荣老先生便微微颔首,眼中不见半分迟疑,
“收购中环大厦做抵押,这笔借贷中鑫接了。”
荣老继续笑着说道:“这事是国内企业在港的重要布局,我们不赚你差价,但风险溢价得算上,比发债利率高0.5个点,怎么样?下次有这种好事,直接找中鑫就行!”
听到这个借贷条件,梁百韬心里都恨不得自己借上一大笔钱。
港岛银行同业拆借利率15%左右波动,而美利坚的发债利率10-12%,国内发债只会更低。
普通人去银行用这种利率借钱,更是想都不要想。
“这就是国家体量的资本魅力啊!”
梁百韬心里不禁感叹道,有那么一瞬间他也想坐上华影集团话事人的位置上。
通过资本操作,收购一堆企业。
张华眼中闪过一丝亮色,语气恳切又不失沉稳:
“荣老先生果然爽快!此次我们计划收购置地旗下资产,包括历山大厦、太古大厦、金门建筑50%股权及愉景湾开发权,初步商谈的总价是23亿港元。华影自筹3亿,余下20亿,希望中鑫鼎力支持,收购后的全部资产作为抵押。
话音落下,王社长微微挑眉。
20亿港元,在港岛资本主义市场都是堪称天文数字。
他要是知道张华这小子用自己的脸面,借这么多钱,这一趟打死都不愿意来!
荣老先生目光深邃地看向张华,语气带着几分考较:
“20亿可不是小数目,光每年利息就接近2亿港元。你倒是说说,华影凭什么能稳稳覆盖这笔利息?”
中鑫作为金融机构,“低吸高贷”是核心盈利模式。
0.5个点看似不多,但20亿港元的大额借贷,累计利息差额是可观收益,且有地皮、中环核心大厦抵押,风险可控。
但这个年轻人的胃口这么大,实在令他有些意外。
张华没有犹豫:“我敢借20亿,核心是赌港岛的未来。市场恐慌只是短期,港岛作为东西方枢纽的地位绝不会变,中环核心地产更是稀缺资产,用不了几年必然大幅升值。”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笃定:“更重要的是,我预判内地企业很快会迎来一波赴港上市潮!现在港岛优质写字楼虽然空置率高,但等这些企业来港扎根,历山、太古两座大厦的出租根本不用愁,单是年租金就能覆盖大半利息。再加上华影自身的营收兜底,这笔借贷的风险几乎为零。”
“是啊!内地企业上市要有办公地点,我怎么没想到!”
梁百韬心头豁然开朗,看向张华的眼神里满是彻彻底底的折服。
这份对市场趋势的精准预判,还有环环相扣的布局思维,实在让人望尘莫及。
毕竟内地企业来港岛上市,有自己的国营大厦,为什么还要租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