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329章 实操演练:纤维物证破邻里纠纷案

第329章 实操演练:纤维物证破邻里纠纷案(1/2)

目录

1990年冬的南州,寒风卷着碎雪打在刑侦技术实验室的玻璃窗上,室内却暖意融融。林砚看着三组警员围在模拟现场前忙碌的身影,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口袋里的钢笔,眼角掠过苏晓手中的物证登记本——上面已经记下了不少实操中出现的问题。

“老王,毛发提取要夹根部,不然容易破坏毛囊,没法做后续比对。”苏晓拿着镊子走到“鸡窝现场”旁,耐心纠正着老王的动作。老王脸上泛着红,连忙调整姿势,小心翼翼地将那根棕色毛发夹起,轻轻放在载玻片上:“这玩意儿比抓小偷还难,稍微一动就跑了。”

林砚走过去,拿起放大镜凑近载玻片:“这根毛发的毛鳞片比较粗糙,颜色偏深,大概率是男性的。要是真遇到家禽盗窃案,把这毛发和嫌疑人的毛发样本比对,就能缩小范围,比挨家挨户排查快得多。”

话音刚落,另一边的“供销社柜台组”突然传来争执声。年轻警员小李皱着眉,手里攥着一块蓝色纤维:“林队,这柜台边缘的纤维太多了,有棉花的、有化纤的,根本分不清哪根是嫌疑人留下的。”

林砚凑过去查看,只见模拟的柜台边缘粘着好几根不同材质的纤维,有的是从布料上脱落的,有的是空气中漂浮的。他拿起手册翻到对应章节,指着上面的图示:“大家看,嫌疑人作案时如果接触柜台,很可能会留下衣物纤维。我们可以先区分纤维种类——棉花纤维比较柔软,烧起来有焦糊味;化纤纤维比较硬,烧起来会结球。先把不同种类的纤维分类,再结合嫌疑人可能穿的衣物材质排查。”

说着,他拿起一根蓝色纤维,用火柴轻轻点了一下。纤维瞬间蜷缩成小球,冒着黑色的烟。“这是化纤纤维,”林砚熄灭火柴,“如果我们排查到嫌疑人近期穿的是蓝色化纤外套,那这根纤维就可能成为关键证据。”

小李恍然大悟,立刻按照林砚的方法开始分类纤维,旁边的警员也凑过来帮忙,原本杂乱的纤维很快被分成了三四类。

就在这时,“邻里打架组”的张姐举着手喊道:“林队,我们在桌子上提取到了两枚指纹,但是有一枚特别模糊,怎么都显不清晰。”

林砚和苏晓立刻走过去。只见桌子上,一枚指纹清晰可见,另一枚却只有淡淡的轮廓,几乎和桌面颜色融为一体。苏晓拿出改良版的指纹粉,递给张姐:“试试这个细颗粒的银粉,轻轻扫,别太用力。模糊的指纹可能是因为嫌疑人接触桌子时手上的汗液太少,或者桌子表面太光滑,银粉的附着力更强,说不定能显出来。”

张姐按照苏晓的方法,拿起细软的毛刷蘸上银粉,小心翼翼地在模糊的指纹上扫动。一开始,指纹还是模糊的,但随着银粉逐渐附着,指纹的纹路慢慢显现出来,虽然不如另一枚清晰,但关键的纹路特征已经能看清了。

“成了!”张姐兴奋地喊道,“这要是在真案子里,就能对比是谁的指纹,判断谁先动的手了!”

林砚看着众人脸上的兴奋劲儿,心里也踏实了不少。他拍了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刚才大家的实操都做得不错,虽然一开始遇到了问题,但很快就解决了。这些新技术看着复杂,其实只要多练,就能熟练掌握。而且这些工具都是改良过的,基层派出所也能配备,不用怕没条件。”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李建国拿着一个公文包走进来,脸上带着急色:“林砚,刚接到报案,城东菜市场旁边的巷子,两户人家因为宅基地的事打起来了,还说对方偷了自家的锄头,现在双方都不让步,派出所的人镇不住场面,你赶紧去看看。”

林砚眼睛一亮,对众人说道:“正好,实战的机会来了。大家跟我一起去现场,看看能不能用刚才学的技术解决问题。”

众人一听要去实战,都兴奋起来,纷纷收拾好工具,跟着林砚和李建国往城东赶去。

十几分钟后,众人抵达城东菜市场旁的巷子。巷子口围了不少居民,里面传来两户人家的争吵声。派出所的警员正在中间调解,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是我先占的宅基地,他凭什么抢我的地方!”一个中年男人指着对面的女人喊道,他是住户周强。

“什么你的宅基地?这地方本来就是我家的!”女人也不甘示弱,她是住户刘芳,“而且你还偷了我的锄头,想毁了我的菜地里的菜,没门!”

周强气得脸通红:“你胡说八道!我什么时候偷你锄头了?你就是想赖我的宅基地!”

林砚走上前,亮明身份:“大家别吵了,我们是刑侦大队的,有什么事慢慢说,我们会查清真相。”

见刑侦大队的人来了,周强和刘芳都安静了下来。刘芳率先开口:“警官同志,你可要为我做主!我家的锄头放在菜地边上,昨天下午还在,今天一早起来就不见了。我去菜地的时候,看到周强在他的宅基地上干活,手里拿的锄头跟我的一模一样!我问他,他还不承认,还跟我抢宅基地!”

周强立刻反驳:“那锄头是我自己买的,都用了好几年了!她就是因为宅基地的事故意找茬,还说我偷她的锄头,纯属污蔑!”

林砚看向刘芳:“你的锄头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标记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