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326章 实操遇阻:纤维鉴定里的破局点

第326章 实操遇阻:纤维鉴定里的破局点(2/2)

目录

老王带着两个年轻警员负责柜台区域的勘查。他小心翼翼地用毛刷蘸上指纹粉,在被撬的柜台抽屉边缘轻轻扫动,很快,几个模糊的指纹轮廓显现了出来。“快拿载玻片来!”老王语气兴奋,按照林砚教的方法,将显现出的指纹小心地固定在载玻片上。

与此同时,负责提取纤维的年轻警员在柜台角落发现了几根黑色的短纤维,还有一根浅棕色的毛发。“王哥,你看!”年轻警员将纤维和毛发放在白纸上,“按照刚才林队教的方法,我们先试试燃烧法判断毛发种类。”

老王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酒精灯,按照步骤点燃,夹住那根浅棕色毛发放在火焰上。很快,烧焦羽毛的气味散发出来,燃烧后的灰烬一捻就碎。“是人的毛发!”老王激动地说,“而且发质偏硬,和林队刚才说的中年男性特征很像!”

另一边,林砚和苏晓正在查看店内的脚印。因为粮油店地面有少量散落的面粉,嫌疑人的脚印清晰地留在了面粉上。“从脚印的大小来看,嫌疑人身高大概在一米七五左右,”林砚蹲下身,测量着脚印的长度,“脚印边缘清晰,鞋底花纹是横条纹,应该是一双旧的解放鞋,这和我们之前判断的‘可能穿工装裤’的特征吻合,大概率是体力劳动者。”

苏晓则在店门口的台阶上发现了几滴淡红色的痕迹,她用棉签小心地蘸取了一点,放在试剂管里:“这痕迹看起来像是血迹,可能是嫌疑人撬柜台时不小心被玻璃划伤留下的。虽然我们没有DNA检测设备,但可以通过血型鉴定,缩小排查范围。”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现场勘查,警员们收集到了嫌疑人的指纹、毛发、纤维以及疑似血迹的样本。林砚召集众人在粮油店门口汇总线索:“目前可以确定,嫌疑人是中年男性,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穿横条纹鞋底的解放鞋和蓝色工装裤,可能从事体力劳动,且手指有新鲜伤口。”

老王立刻接过话头:“林队,我这就带人去排查周边的居民区和工地!周边工地里有不少工人穿蓝色工装裤和解放鞋,而且大多是中年男性,正好符合嫌疑人特征!”

“注意排查时要带上指纹载玻片和毛发样本,”林砚叮嘱道,“遇到符合特征的人员,可以让他们留下指纹进行比对——虽然没有专业设备,但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指纹的核心纹路、细节特征进行初步判断,再结合毛发的燃烧特性进一步确认。”

老王点点头,带着警员们立刻出发排查。林砚则带着苏晓和赵伟回到刑侦大队,准备对疑似血迹样本进行血型鉴定。路上,赵伟忍不住感慨:“林队,今天这实战比实操课管用多了,老王他们刚才勘查的时候,比早上认真多了,看来只有结合实际案子,大家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技术。”

林砚笑了笑:“基层警员最需要的就是能落地的办案方法,我们推广新技术,不是要追求多精密的仪器,而是要教会大家用科学的思维观察现场、收集线索。只要这些方法能帮他们提高办案效率,就算是达到目的了。”

回到刑侦大队后,苏晓立刻着手进行血型鉴定。她利用实验室里的简易试剂,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很快确定了疑似血迹的血型为A型。林砚立刻给老王打去电话,告知他嫌疑人的血型特征,进一步缩小排查范围。

傍晚时分,老王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里满是兴奋:“林队!找到了!我们在周边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排查到了一个叫刘刚的工人,他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穿蓝色工装裤和横条纹解放鞋,而且他的右手食指有新鲜伤口,血型也是A型!我们比对了他的指纹,核心纹路和现场提取的指纹基本吻合!”

“太好了!”林砚立刻站起身,“控制住刘刚,我们马上赶过去!”

当林砚等人赶到工地时,刘刚正坐在工棚里,脸色苍白。面对警员们出示的证据——与现场吻合的指纹、毛发以及血型鉴定结果,刘刚沉默了片刻,最终低头承认了自己的盗窃行为。

原来,刘刚最近赌钱输了不少钱,欠了一笔外债,听说粮油店的老夫妻早上会去菜市场进货,店里没人,就心生歹念,撬了柜台偷了现金和面粉,准备拿去换钱还赌债。撬柜台时,他的手指不小心被玻璃划伤,留下了血迹,没想到还是被警方通过细微的痕迹找到了线索。

案件告破后,老王拿着现场勘查时的载玻片和纤维样本,激动地对林砚说:“林队,这新技术是真管用!要是放在以前,我们可能得挨家挨户排查好几天,现在靠这些小痕迹,一天就破了案!以后你可得多给我们上上课,让我们也多学几招!”

林砚拍了拍老王的肩膀:“以后这样的实操课会经常办,我们还会根据大家办案中遇到的问题,改良工具和方法,让更多基层警员能用得上这些技术。”

回到刑侦大队时,天色已经黑了。林砚站在刑侦技术实验室的窗前,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推广现代刑侦技术的路还很长,但只要能帮基层警员提高办案效率,守护好老百姓的安宁,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电话再次响起。林砚接起电话,耳边传来了新的报案信息。他挂断电话,拿起警服外套,对着苏晓和赵伟说:“走,城西小区发生邻里纠纷,有人受伤了,我们去看看——正好,让大家再练练现场痕迹提取的技术。”

警笛声再次划破夜空,朝着城西小区的方向驶去。对于林砚和他的团队来说,推广现代刑侦技术、守护一方平安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