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审讯室揭父案真相,病床前林砚诉心声(2/2)
林砚看着她眼底的笑意,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穿越到1985年,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有李建国的信任、苏晓的配合,还有队里兄弟的支持,他早已不是孤身一人。
“等你伤好了,我把我整理的现代刑侦笔记给你看。”林砚说,“里面有现场微量物证提取的方法,还有犯罪侧写的思路,以后咱们办案,就能少走些弯路。”
“好啊。”苏晓点头,目光落在他的脸上,“对了,李队说你要记二等功,还可能升副队长,恭喜你。”
“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林砚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对了,码头的搬运工明天要送锦旗,到时候我推着轮椅带你去看看?让你也沾沾光。”
苏晓笑着摇头:“我就不去了,你们替我收下就好。不过,你得答应我,以后办案别再这么拼命了,每次你冒险,队里的人都跟着提心吊胆。”
林砚心里一暖,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我答应你。”
两人正说着,病房门又开了,赵伟提着一网兜苹果走了进来。他看到林砚,愣了一下,随即走上前,语气有些生硬:“苏法医,你还好吧?林砚,案子结了就好,之前……是我对你有偏见,对不起。”
林砚没想到赵伟会主动道歉,愣了一下后,笑着说:“没事,都是为了办案,以后咱们还是好同事。”
赵伟点点头,把苹果放在床头柜上,又跟苏晓说了几句关心的话,就转身离开了。病房里又恢复了安静,苏晓看着林砚,轻声说:“你看,大家其实都认可你,只是之前不了解你的方法而已。”
林砚笑了笑,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1985年的南州市,天空很蓝,远处的烟囱冒着白烟,马路上偶尔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他知道,这个案子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要推动市局引进指纹比对设备,要把现代刑侦知识教给更多的同事,要守护好这个时代的安宁,也要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第二天上午,林砚跟着李建国去了码头。搬运工们穿着整齐的工装,敲着锣鼓,把一面写着“为民除害,公正执法”的锦旗送到了刑警队手里。王大叔拉着林砚的手,眼眶红红的:“林警官,谢谢你啊!现在码头太平了,我们终于能安心干活了!”
林砚握着王大叔的手,心里满是感慨。他抬头看向天空,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他知道,父亲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切,一定会很欣慰。
下午,林砚买了一瓶白酒,去了城郊的烈士陵园。父亲的墓碑很干净,上面贴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他把酒倒在墓碑前,轻声说:“爸,案子结了,张彪认罪了,你可以安息了。以后,我会替你守护好南州,守护好这里的老百姓。”
风轻轻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父亲的回应。林砚站在墓碑前,久久没有离开。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不再迷茫——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使命,也找到了并肩前行的伙伴。
回到警局时,李建国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他看到林砚,笑着说:“林砚,省厅刚才打电话来,说想让你去给全省的刑警做个培训,讲讲你这次办‘虎哥’案的经验。你觉得怎么样?”
林砚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啊,我愿意去。能让更多的人学到现代刑侦方法,以后就能破更多的案子,抓更多的凶手。”
李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有你父亲的风范!好好准备,咱们南州刑警的名声,就靠你往外传了!”
林砚看着李建国欣慰的眼神,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属于他的1985年刑侦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