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画像背后的线索(2/2)
李娟抹了抹眼泪,坐在椅子上回忆:“她失踪前几天,赵刚总来宿舍找她,每次都吵得特别凶。有一次我半夜醒了,听见张兰在哭,说‘你别逼我’,赵刚还说‘你要是敢分手,我就让你好看’。”
“那你知道赵刚为什么不愿意分手吗?”
“听张兰说,赵刚欠了赌债,想让张兰帮他还债,张兰不愿意,就想分手。”李娟顿了顿,又补充道,“失踪前一天,张兰跟我说,她攒了五百块钱,想偷偷回老家,让我别告诉赵刚。结果第二天早上,我就发现她的行李不见了,人也没去上班,我还以为她真的走了。”
五百块钱,在1985年可不是小数目。林砚心里有了个猜测:赵刚会不会是为了张兰的钱,才对她下了手?
“你知道赵刚在哪个建筑队干活吗?”林砚问。
“好像是在西郊的幸福小区工地,具体哪个班组我不清楚。”李娟回答。
从纺织厂出来,林砚立刻骑车去西郊。幸福小区是南州的新建小区,工地里到处都是脚手架和水泥堆,工人们正忙着干活。林砚找到工地负责人,说明来意。
负责人翻了翻考勤表,眉头皱起来:“赵刚?这个人去年十二月就辞工了,说是家里有事。他平时在工地上就不老实,爱赌钱,还跟工友借过钱,没人愿意跟他来往。”
“他辞工后去了哪,你知道吗?”
“不知道,他走的时候连工资都没结清,就拿了点生活费,急匆匆的,好像怕谁追他似的。”负责人摇摇头。
林砚站在工地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工人,心里有点发沉。赵刚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没有线索,没有去向。他掏出笔记本,看着上面的记录:赵刚,有赌博前科,与受害者有情感纠纷,且在受害者失踪后突然辞工消失,具备重大作案嫌疑。
但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猜测。
回到警局时,王建国已经在办公室等着了。“林警官,张兰的档案调来了,她的老家在苏北的张兰村,我已经跟当地派出所联系了,他们说会派人去张兰家了解情况。”
“赵刚的线索断了。”林砚把去工地的情况说了一遍,“他辞工后就没了消息,连工资都没要。”
王建国叹了口气:“这小子肯定有问题,就是跑太快了。现在怎么办?总不能大海捞针吧?”
林砚坐在椅子上,手指在桌上轻轻敲着,脑子里飞速运转。赵刚欠了赌债,又突然辞工,他会去哪里?如果他真的杀了张兰,肯定不敢待在南州,会不会逃回了老家?或者去了其他城市?
“王哥,你跟苏北的派出所联系,让他们查一下赵刚的老家地址,看看他有没有回去。另外,跟周边城市的警局发协查通报,描述赵刚的体貌特征,重点排查火车站、汽车站这些地方。”林砚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张兰身上不是有一枚旧硬币吗?你去趟银行,问问那枚硬币的发行年份和流通区域,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王建国点点头,起身要走,突然又回头:“林警官,你说这赵刚要是真跑了,咱们还能抓住他吗?”
林砚抬头,看着窗外渐渐散去的薄雾,眼神坚定:“只要他还在喘气,只要他做过那些事,就一定会留下痕迹。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所有线索都捋清楚,等他露出马脚。”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把笔记本上的字迹染成了暖黄色。林砚看着张兰的照片,心里默默说:放心,我们一定会找到凶手,还你一个公道。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在邻省的一个小县城里,一个穿着灰色外套的男人正坐在火车站的角落里,看着手里的报纸,报纸上刊登着南州警方寻找无名女尸身份的消息。男人的眼神闪烁了一下,赶紧把报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起身朝着站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