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汴京风起(2/2)
而在皇城司衙署内,气氛则更为肃杀。
第二指挥使王西昌、第五指挥使沈炼等核心人员齐聚。梁师成虽未归,但命令已通过加密渠道传来。
“查!一查到底!”王西昌面无表情,声音冰冷,“凡与朱勔、张文远有牵连者,无论涉及何人,何种背景,一律记录在桉,严密监控。陛下有旨,此番要连根拔起,绝不姑息!”
沈炼补充道:“重点监控各军,尤其是旧式禁军裁汰人员聚集之地,防止有人借机煽动。对外,加强对金、夏、乃至交趾的谍报渗透。”
汴京城外,将作大营。
工部尚书苏启明与侍郎宇文恺,正站在一座新建的工坊前。工坊内,水锤轰鸣,刚刚实现量产的平炉钢水正被浇铸成各种形态。
“宇文侍郎,燧发枪的击发机构,良品率可能再提升?”苏启明问道,手中拿着一份格物院杨凡送来的最新报告。
宇文恺信心满满:“苏尚书放心,采用新法炼出的钢材,质地均匀,韧性更佳。杨博士改进了卷黄工艺,如今燧石打火成功率已超九成五。只是……产量若要完全满足神机营换装,仍需时日。”
“时间不等人啊。”苏启明望向南方,若有所思,“陛下南图已定,北防亦需强军。将作监上下,需得竭尽全力。”
登州码头。
海风拂面,旌旗招展。御驾即将启程返回汴京。赵佶看着身旁的宗泽,开口道:“宗卿,登州经此一事,需得一稳重干练之臣坐镇。你随朕回京,这登州知州一职,你以为何人可接任?”
宗泽早有腹稿,闻言立刻躬身答道:“回陛下,臣之副手,登州通判周安世,为人勤勉,熟知海事,协理登州政务、军务数年,于海防建设、市舶管理皆颇有建树,且清廉自守,堪当此任。臣愿举荐周安世暂摄登州知州,以待陛下圣裁。”
“周安世……”赵佶略一沉吟,点了点头,“朕记得此人,确为实干之才。准卿所奏,即着周安世权知登州军州事,务必整饬好登州局面,不可有失。”
“臣代周安世,谢陛下信任!”宗泽深深一揖。